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艺术院校教学管理及人才培养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艺术院校教学管理及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艺术院校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能力培养与目标定位不明确

我国现阶段大多数艺术院校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目标定位上不够明确,这是艺术院校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没能将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培养的目标融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发展的需求之中,缺乏宏观教育的大视野,缺乏对事物的总体考虑和分析,导致目标定位与能力培养相互杂糅、界限模糊,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是没有突出应用型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要知道,新时期艺术院校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更要有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唯一渠道。此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是我国艺术院校改革过程中十分倡导的教育形式。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实践活动与教学管理脱节

美术专业技能是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所必须具有的艺术表现手段,学生需要走进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增强自己美术专业的心理素质,提升自己的美术专业技能。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断地进行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给创作带来鲜美的题材,另一方面能够使自己的美术专业技能及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在具体创作中得到创新应用。因此,只有不断地进行实践活动,才能够达到较高的创作水平。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专业审美水平、创作水平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尽管当前较多的艺术院校都相当重视实践活动,但是在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大量深入社会的各种活动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配合,因此必然会与课堂教学在时间方面产生一定的冲突。怎样才能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耽误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下满足师生深入群众、深入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的需求,这是当前阶段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实践教学与实践基地管理无法充分兼顾

实践是艺术的根基,二者密不可分。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够内化为自己的艺术才华,实践教学则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艺术院校在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方面,实践活动并非积极地进行,而是被动地承受,如何实现基地和教学管理的科学对接,制定出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是各个艺术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就业竞争不配合

根据我国文化产业需求来对艺术院校的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进行改革是现阶段一个重要的事项。新时期的艺术院校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艺术知识结构,还需要有实际应用的能力,但是综合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艺术院校普遍存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就业竞争不配合的问题。

二、艺术院校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因素的影响

艺术院校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部分天赋较高的学生身上,无法顾忌到所有的学生,难以顾及到所有学生之间的合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要学习渠道就是自我管理,教师无法对他们进行全盘地指导,这无疑严重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升。实际上,艺术学院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信息的传递,还要注重实践能力和艺术灵感的培养,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教师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时传递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将智力资源利用起来,解决实践问题,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分析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课程框架体系不合理;第二,艺术课程专业性和广泛性的沟通不足;第三,艺术教学流程还需要进行完成;第四,艺术教学内容有待更新;第五,艺术课程体系与完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针对艺术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学者专家已经开始对艺术教育进行重新审视,在目前的文化现状中,艺术院校应该教什么内容,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如果能够充分发现人才、重视人才,就必须要将人力资源纳入到目标定位范畴中。要宏观管理,全盘掌握,高屋建瓴,纠正现阶段艺术教育碎片化管理的问题。就我国现阶段艺术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与目标定位存在不确定问题,未将培养目标纳入到文化产业体系中,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界限模糊,未提出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非市场性因素的影响

虽然目前我国艺术院校教学事业得到了系统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大量艺术院校毕业生涌入市场后,用人单位的现状并未得到改善,学生的知识水平明显与文化市场无法保持一致。可以看出,目前以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为主的艺术教学课堂与市场出现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充分解决文化市场与艺术教育之间的脱节问题,为社会提供应用型、急需型的针对性人才。

(四)其他局限性因素的影响

艺术教育改革需要将依据放在实践教学上,将技能知识、理论知识以及素质的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以就业最为最终导向,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可以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培养出大量应用型人才。但是,这却受到了较多局限性因素的影响。如何合理开展教学活动成为了艺术院校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三、艺术院校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措施

(一)教学管理措施

教学思想的更新必须要建立在教育改革基础上,确定出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盲目性管理,形成生动丰富的教学改革新局面,这需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控制好教学管理科学化。艺术院校教学科学化,要求必须掌握好艺术教育的普遍规律,并且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出必要的管理原则,将其作为必须遵守的硬件。同时,应用各类现代化管理方式来制定教学管理决策体系、教学课程监控系统以及信息反馈系统,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动态管理。第二,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管理,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来办事,坚持原则,不徇私,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性发展。此外,还要坚持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和经常性,避免教学出现脱节问题。同时,还要注重考核与评估,做好常规检查和监督工作,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指标评估体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促进人才培养的科学化

在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中,艺术院校应该在教育制度、办学理念、教学实践等多个层面上进行改革,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艺术院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采取“两类人才一起培养”的教学模式,增加和拓展人才培养的途径,使学生在毕业后不仅能够在社会职场中胜任自己的艺术专业工作,还可以成为社会急切需求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此外,优化人才培养还应该培养出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家。在人才培养上,要重点对学生的艺术思维、文化素质与创新潜能进行培养,培养他们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第二,推行学生自选课。艺术院校要淡化专业教学的界限,推行学生自选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来选择课程,设置出科学的课程结构,将学生选课放在核心地位,在学分制框架中合理制定修学计划,构建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第三,推广学分制度。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下,学分制可以起到提升教学质量、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的作用,哪位教师最受欢迎,哪些课程是热门课程,学生都可以一目了然。因此,学校必须要大力推广这一制度,鼓励学生自主选课,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并且给予充分的褒扬,使作品、比赛、深入生活等进入“学分制”管理,正确处理好课程时间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时间的科学安排,并制订相应的监控措施和方案,为社会培养出大批专业化的人才。当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崭新时代,艺术院校的教学活动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艺术院校要敢于对教育进行深化改革和大胆创新,使其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并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常态,在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

作者:魏钦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