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症结与出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重任。由于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以及经济体制转型的影响,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必须积极改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路径,以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人才;路径
30多年的改革发展让我国在国际社会上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创新驱动力弱、发展模式粗放仍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瓶颈,未来发展我们必然面临提高创新能力的重大挑战。而提高创新能力,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创新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肩负起时代的重任[1]。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一员,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并促进地方提高创新能力。这意味着地方高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应用能力。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往往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弱势群体,办学基础薄弱,在人才培养中面临诸多困境,培养机制、路径都有待改进和提高。
一、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症结
(一)创新环境缺失
创新需要突破性的思维和创造力,需要肥沃的创新土壤,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育环境。只有在鼓励探索、支持兴趣、重视实践的土壤中,创新之禾苗才能茁壮成长。然而,当今社会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们从小就被灌输了“好好读书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才会有好前程”的观念。笔者曾在就职学校进行过针对在校大学生学习与择业的随机调查,结果是77%的被调查者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找到好工作。于是,很多学生为了前途而读书,根本没有探索性学习的意愿,只是机械地记忆和应试,好奇心、批判性思维乃至创造力完全被扼杀。
(二)受功利主义影响
转型期商业的发展以及功利主义的渗入严重冲击着传统价值观,求名争利、物质崇拜、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结果是社会资本集中流向了科技含量低但资源稀缺的行业,而人才资源则倾向于朝着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流动。调查显示,63%的被调查者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作为理想的就业地。显然,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大学生也是一心谋求实际利益,无意也无暇进行创新实践。
(三)创新实践形同虚设
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然而,传统教育模式带有明显的封闭性,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地方高校亦难幸免。随着扩招教学资源趋于紧张,而学科、专业之间界限鲜明,难以资源共享;现有师资主要来源于“985”、“211”名校,其所受教育基本是指向研究型方向,缺乏实践经验和指导实践的能力。此外,多数高校与地方联系很少,致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学生鲜有机会参与应用性科学研究,被冠以创新实践之名的暑期社会实践往往也是走过场,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甚至没有关联,无法进行实践训练。
(四)教师评价体系凸现利益导向
教师评价是以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绩效为对象的评价活动[2],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地方高校教师评价也仿效“985”、“211”高校,关注的是取得多少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呈现“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特点[3]。这就导致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成果的取得上,教学照本宣科、应付了事,教学效果完全被忽视。同时,学术浮躁、学术道德失范现象频生,重复性研究、无新意的成果屡见不鲜,创新性思维、创造性研究更加鲜见,对人才培养构成了负面影响。
二、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困境的根源
(一)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束缚
传统文化有许多精髓值得借鉴与继承,但也有不利于新事物产生的负面因素,影响创新思维的形成。首先,创新需要独立的思考,而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强调的是统一、集体意识,个体意识必须从属于集体意识,于是从众心理甚嚣尘上,严重降低了人们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其次,创新需要突破原有的框架,打破旧的规则,而传统文化中崇尚权威的特点十分鲜明,容易导致人们缺乏质疑与批判的精神,形成对原有框架和规则的依赖。最后,创新需要探索和求实的精神,要敢于冒险和牺牲,而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却让人害怕失败,不敢冒险,不善竞争,形成了知足常乐的心态,抱着这样的心态恐怕难有真正的创新。
(二)“知识中心”教育模式的制约
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基本上是以吸收知识为中心,注重继承和记忆,重复性思维日渐强化,创造性思维逐渐弱化,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重严格纪律、轻自由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此模式影响下,高校逐步走向了模式化培养的路径,统一授课、统一考试、统一实验、统一社会实践,培养的人才可谓千校相同,万人一面,普遍缺少个性和创造力。在地方高校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仍占据主流,多数课堂只注重传授教学内容,采取的仍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死板单一,缺少启发和实践,学生往往是暂时记住了一大堆符号,但却没有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识与能力,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受到制约。
(三)“功利主义”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成功转型,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产品日渐丰富。与此同时,追求财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氛围愈演愈烈,人们的一切行为均以功利主义为评价标准,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有没有取得经济效益,甚至在衡量一项政策时也以有无经济效益为标准。这样的氛围让高校亦难独善其身,生存竞争迫使高校走向功利化,人才培养的方向、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均以市场热门需要为出发点,但却忽略了市场的真正需求。结果是众多学校在专业设置、办学定位上趋同化,一些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盲目跟风,缺少相关的师资和硬件,导致师资队伍、教学基础设施与专业教学要求严重不匹配,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学生普遍缺乏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三、推动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就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激发创造潜能,最终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走向成功。为此,全社会及地方高校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共同努力。
(一)培育利于创新的文化土壤
文化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而且还可以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创新的实现,需要培育适宜创新的文化环境和土壤。具体而言,就是要有一个包容性的文化环境,不仅要包容特立独行的超越常规的思维和行为,对有独立见解、不会轻易附和的人给予宽容与尊重,而且要包容失败,要对失败者给予理解与尊重。这样,人们才敢于打破常规,提出并坚持与众不同的见解;才敢于探索事物的本源,尝试发现新现象、开拓新视野,个人的才能、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二)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创新思维的能力形成于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使其育人职能实至名归。首先,要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体会成长的自由和乐趣,顺应自我,追逐梦想;其次,要破除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打破考试崇拜观念,构建以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后,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以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为目标组织教学,鼓励学生突破常规,追根寻源,放飞想象力,开发创造力。
(三)实现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型
时下,很多地方高校在办学中盲目追求“综合性”、“全科式”规模扩张,办学特点不突出,培养的人才缺乏社会适应力和创造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是必然的选择。为此,地方高校首先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内涵建设上,通过内涵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其次,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及自身实际,理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明确转型的对象与目标,从而落实办学定位,培养个性鲜明、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并以此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
理论和实践能否密切结合影响着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这种适应力最终会影响其创造力。地方高校要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服务岗位的基本素质,加强实践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产学研合作教育恰好为此提供了平台。所谓产学研合作教育,指的是高校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政府、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合作,建立集教学、生产、科研、人才培训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把产与研融入教学环节的一种教育模式[4]。这种模式搭建了学生实践训练的平台,通过应用型的科研及实践训练,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当前盛行的重研轻教的教师评价体系束缚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重视社会需求及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建立符合地方高校特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淡化功利思想,积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过程。同时,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学习和掌握知识,而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或理智[5],这就要求高校应结合办学定位构建学生评价体系,从知识、能力、品格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并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娉婷.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9).
[2]谷成.基于高校教师工作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J].高教论坛,2010,(3).
[3]杜丽丽,方平.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定位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5).
[4]蒋渊,陈光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3).
[5][英]约翰•亨利•纽曼;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节本)[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16.
作者:赵丽 袁华 单位:韶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