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5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篇:校企模式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卓越工程师计划”正在推动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校企互通,理工结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即是一种结合高校和企业资源,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了保证“校企互通,理工结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在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3+1”培训等方面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施
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学校“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就是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从人才培养质量上看,我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毕业生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能力不如“985”、“211”大学,而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又不如高职高专等职业院校。我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离“卓越”这一目标较远,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但由于毕业生不具备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企业需要花费很大培训成本、很长的培训时间去培训毕业生,使之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同时,顺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及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改革形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校企互通,理工结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改革。为保证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我们在下列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优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原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不清晰、不具体导致我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点不突出,讲授内容全面,但不够深入。为此我们完善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标准,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黑龙江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面向应用型人才的本科生培养定位,制定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优化后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面向我国、我省及黑龙江垦区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IT企业和各企事业单位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专业态度、扎实的基础知识、持久的学习能力、清晰的系统思维、高超的技术、良好的管理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成为顺应创新创业趋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系统开发人员、系统分析师、架构师等软件高端人才。
二、完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我院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原有的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完善的“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完善的措施之一就是在学生学完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在大三学年根据学生爱好、兴趣、特长分方向培养。一个方向针对爱好编程的同学开设的软件开发方向,另一个是针对不太喜欢编程的同学开设的多媒体技术方向。通过分方向培养,适应了市场需求,大大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完善的另外一个措施就是在大四学年开展“3+1”培训。院里与北京达内教育集团、北京蓝桥组织、哈尔滨云图培训机构、用友集团等多个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式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就业等能力。完善后的教学计划通过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一,砍掉原有过时的专业基础课,新开设了软件测试、UAP开发系统、管理软件业务流程操作等市场需要的课程,为软件开发方向学生快速适应“3+1”培训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加强课程设计环节。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多人一组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例如通过开设UAP开发实训、管理软件真实项目仿真设计、企业运营综合案例分析等课程设计题目,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及合作能力。针对多媒体方向学生,开设Maya动画设计、视频处理、音频处理、Sketchup建筑建模、3DSMax动画设计等专业课和实践课,这样学生毕业进入公司后,能很快适应角色。
三、创新教学方式适应
“卓越计划”要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媒体,探索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方式。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方面措施:一,对于专业任课教师实施了新媒体培训,使教师转变观念,把现代教育理念,例如,“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融入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并学习国内有影响的“网易公开课”、“新浪教育”、“百度学术”等频道和教育网站,把不清楚的知识点、不精通的技术自己先弄懂、弄精。二,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兴的网络教学资源,建立班级同学QQ群、微信群,把课堂延伸到课下,随时和学生交流,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同时,专业课教师要积极开发“微课”、博客、QQ空间等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自己开发的所教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吸引学生学习。三,自主研发了计算机系“OnlineJudge”平台、安卓智能手机学习平台,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教学平台,开通了《Jave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多门课程的网络教学,使学生亲身参与体验这种教学方式转变给他们带来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这些实施网络化教学的课程中,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在线或留言的方式随时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及时得到任课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解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四,完善“精创新、通实践”教师队伍。为了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必须培养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的“精创新、通实践”教师队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使他们精通学科理论与专业知识,学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每年至少2名专业教师去攻读博士学位,每年至少2名专业老师去参加国际或国内访问学者。同时要求专业课任课老师每年必须到合作企业培训实习1-2个月,一方面丰富专业任课教师的项目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对企业专家导师进行理论指导,从而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四、构建和实施
“校企互通、理工结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运行新模式“校企互通、理工结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运行新模式是一种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互动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起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化素质、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根据当前IT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状况,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必须构建和实施“校企互通、理工结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运行新模式。实施“校企互通、理工结合”的“3+1”人才培养运行新模式,必须贯通学校、企业、学生这三个主体一致性,制定出适合“校企互通、理工结合”的新政策,明确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三方共赢。我们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三方面:一是学生在学校期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创新创业团队,鼓励学生进入教师实验室,积极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中。
给学生提供经费,参加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带领学生积极申请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及理工结合能力。二是为切实保障学生利益,企业要选派精通专业的专家能手为学生提供培训和服务,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习设备、实习场所等条件,同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考核管理和劳动报酬支付制度,形成校企互动、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的双赢局面。三是构建“校企互通”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1”订单式培养过程中,构建了适合企业需求和高校学分要求的模块化教学方式。在学校前3年学习过程中,设置了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在这些专业课模板教学中,要求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企业的需求和技能。在第4年企业培训过程中,设置了企业实践考核、企业素质考核等模块,在这些企业培训模块中,也要求企业专家老师渗透相应的专业基础理论,从而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学生要把所学的知识、技能、经验全部贯通,同时要求学生只有通过了企业的考核,并且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达到良好时,才能置换相应的学分,达到学校毕业的要求。
总之,“校企互通、理工结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提高了学校就业率,顺应了国家创新创业大趋势,为我校卓越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杨靖,王建民,刘春奎,李瑞丽.基于“卓越计划”的烟草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223-224.
[2]冯伟林,向从武.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4+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当代经济,2016,1(2):124-126.
作者:路阳1,霍凤财2,康朝海2,任伟建2 单位: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东北石油大学
第二篇:企业需求模式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由于缺乏对教学实践和专业技能应用的重视,如今高职计算机的培养模式并不利于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本文主要通过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弊端的研究,分析如何在企业需要模式下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培养模式;企业需求;实践实训;人才培养
1.高职现有培养模式弊端
计算机专业的高职教育旨在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并能为社会提供计算机运营维护等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内容等方面的存在弊端,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不能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
1.1不严谨的课程体系
现有的高职课程体系可分为必修课、选修课、毕业实习及论文。诸如操作系统、单片机原理、数据库原理等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虽然可帮助理解计算机组成及开发等原理及以后更深层的学习,但对他们近期的目标帮助不大。缺乏与时俱进的课程更新体系,与学生在本专业社会需求明显不符。
1.2缺乏培养专业技能
一成不变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得整个课程体系仅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忽视对专业技能的培养。通常情况下采取模块化教学方式,生硬地拼凑各个学科知识。虽然近年来,对企业需求和就业指标的要求,促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方式的推广,但是对于许多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基本的编程、维护、网站开发等专业技能仍显陌生。
1.3教学知识滞后
由于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过于封闭,使得专业所授知识与社会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目前正是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阶段,课本知识的更新换代,教材也不断推出的新版本,各种新的软件技术和软件工具应用的新功能,都要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但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重新学起,工作适应性差,譬如许多高职仍在使用经典版本的office2003,使得许多新推出的效果得不到推广。
2.解决措施及建议
2.1优化课程体系
目前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元网络化的发展,计算机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可分为硬件维护、软件设计、网络系统管理等不同的应用方向,这决定企业对具备行业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更为渴求。因此,高职在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时,对于高职类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以实用为主,理论为辅,进一步与企业接轨,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专业性,保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进行教学规划时,可将部分基础课、通选课调整为选修课,通过讲座等形式进行教授,也可方便后期学习。并将实用性的专业课作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像数据库类的SQL、动态网站设计、Photoshop等实用性课程有助于学生充实自身技能。另外,强化实训的整个课程体系地位,这是适应在企业需求模式下,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
2.2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改进
企业项目的完成需要各成员相互协调,分工合作,而在教学过程中,可模拟企业项目开发,按照团队合作形式完成实践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成多个项目开发团队,学生将以团队形式展开交流和讨论。项目具体工作的最终落实由团体合作完成,其中教师需要定期了解项目进度、调动每位学生参与积极性并提出相应建议。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保证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获得相应的资格认可。这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故在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进时,需要注重为学生考取资格认证做足工作。
2.3提倡实践教学
由于学习目标和程序调试技巧的缺乏,实践难度把握偏颇等原因,造成学生上机学习质量普遍偏低,学习效率低下,大部分时候只是敷衍了事,整个实践过程缺乏思考总结。针对这种现象,应该更多地提倡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主要涵盖记忆、模仿、应用等学习方式,有助于加深知识理解.熟悉并掌握程序调试技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应当利用好教室与机房资源,二者相互结合,做到先学后练。在学习新的知识时,趁热打铁,安排上机操作课程,通过实际操作熟悉新知识,并对实际遇到的难题进行总结归纳,在课堂一并解答。例如,在课堂学习完循环语句后,可以安排上机测试,要求学生自主编写代码实现某功能,并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带回课堂。采用此方式,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接着还可采用项目学习法进行教学,通过课程设计方式,锻炼学生程序设计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出色地完成企业所布置的任务。项目学习法通常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完成网页策划、软件设计等项目,教师需要定期进行任务检查,并及时提出指导。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知识分析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2.4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机制
校企合作构建实训基地作为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机制的重要方面,旨在提供有指向性的实训环境,让学生早早地熟悉企业文化,能够熟悉企业需求下的人才要求,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整个教学过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监管,并可适当与学生的课程学习、考试相结合,完成初步的项目开发。这有利于缩短学生就业的适应期和培训期,提高就业率。另外,学院可根据企业的人才需要,实行“定向式”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为企业输送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例如为动画制作行业培养视频后期人员,为网络客户端培养前端开发人员等,这可以降低员工招聘的风险及成本。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可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资源,利用好教学和实践二者优势,培养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人才。
2.5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对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进行社会需要、市场需求、就业整体环境等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行业需求制定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提前了解各个企业的需求特点,更好更早地找到奋斗目标。
3.结束语
社会及各企业都希望高素质的人才,为其带来最大化的效益,这首先要求高职学生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很好掌握某项技能,务实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其次,各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探索企业需求模式下的高职类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学习实践教学体系,通过革新教学,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级技能型计算机人才,促进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伟,王盟.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众科技,2006(2).
[2]潘陆益.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的构建[J].职业论坛,2005(2).
[3]杨秀芹.高等职业教育出路之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1.
作者:王东利 单位: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及研究
【摘要】本文依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建工集团校企合作创建的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学院,通过构建“理事会+企业学院”办学机制,吸收陕建集团先进的企业文化、技术成果与人才评价方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体,情境化教学、融合式育人、共享性运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教育企业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借助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平台,不断拓展和深化与大型知名企业间的全方位合作,在与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的同时,不断探索校企之间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按照“面向社会行业、校企合作培养、优先服务企业、互惠共赢发展”的原则,与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共同筹备组建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和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学院。对企业学院条件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形成了校企合作“理事会+企业学院”的专业办学模式。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学院定位于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按照“1+5”的证书设计,学院负责校内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企业负责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工作,并为学生颁发实践技能培训证,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实行专业技术人员互聘、共享和挂职锻炼,实现了校企创新共赢。
一、彰显企业特色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1.全方位、全过程的校企合作
由企业总集团与高职学院共同成立校企合作平台机构———校企合作理事会,在此平台基础上,校企成立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学院,由学院院长与企业总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担任理事长,分院院长与总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任执行院长,各教研室主任与各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任成员。企业学院管理机构全方位、全过程负责企业学院办学运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企业学院从企业各集团及高职学院确定招生委员会,负责从学院专业新生中择优确定属于企业学院的学生;企业学院从企业各集团及高职学院选择高级工程师与教授联合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企校7∶3的比例确定专家组,审议企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与人才考核评价是由企业学院组织企业工程师与学院教师共同完成。学院教师主要完成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专业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实务教学,企业工程师主要完成对学生的部分专业实务及岗位实务指导。由工程师与教师共同开发及实施教学实训项目,顶岗实习由企业工程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担任指导教师。对专业实务及岗位实务考核标准与考核实施由企业与学院共同完成。(3)由学院每年选派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赴企业顶岗,由企业对学院教师进行双师素质及岗位能力的培养;同时,企业学院依托学校的陕西省职业岗位培训及考核点进行职工培训。由学院教师与企业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攻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2.鲜明企业烙印的专业办学
企业学院一般由行业领头企业与高职领头学校强强联合共建,鲜明的工学结合特色及显著的企业烙印的专业办学是其区别于传统职业教育的最突出的特点。(1)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学院专业办学方向。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秉承“以人为本,敬业守信,建造精品,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坚持省内省外并重、国内国外并举的经营理念。这些企业品牌文化与企业开拓创新精神是企业学院专业办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必将引领企业学院专业办学。高职教育服务需求主体是企业,高职教育的特色和培养的人才要对企业的“胃口”,取决于两个主体文化的融合程度,本质是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程度。(2)企业管理与技术制度融入专业教学过程。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作为行业领头企业,拥有领先行业的管理模式及技术工艺,陕建学院将陕建集团这些管理模式及技术工艺(施工工法2010-2013),以专题形式融入日常专业教学,不仅有利于企业学院学生在企业的零距离上岗,又丰富了专业教学内容。(3)企业市场需求促进专业教学内容及时更新。为适应陕建集团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需求,陕建学院专业教学增加有关FIDIC合同条款、国外主要技术规范介绍等教学内容,利用企业海外归来专家现身说法;同时,利用陕建集团平台收集行业市场信息、各类专题会议资料,并将这些要素融入日常教学,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又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
二、工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1.工作过程导向的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
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平台,对接建筑行业标准和建筑企业标准,解析建筑行业标准与建筑企业岗位标准,归纳建筑专业的应知(专业知识)、应会(专业能力)、应有(职业素养),遵循自由人到职业人的人才成长规律,采取企业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企业的工作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岗位要求与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应知、应会、应干融入教学过程去,形成了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情境化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
2.企业要求引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将成为校企深度融合企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组织的一种常态。陕建企业学院采取“职业素质(养)提高+专业能力培养+顶岗实践锻炼”专业教学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到校企合作的单位进行具体的实训和实践活动。学生经过实训、企业的实践活动,可以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与自身在专业技能、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这样可以使学生回到学校学习以后,更加用心、更加刻苦。这种以企业要求引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业务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养成了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3.校企共建及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模式
依托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全国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水利工程专业、工程测量专业等)等教学改革项目,整理成功的企业项目典型案例,利用多种表达形式设计成特色教学的教学案例资源,校企合作共建了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特别是利用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龙头企业的优势,为企业学院学生的生产性实习及顶岗实习提供全真的实习岗位及实习条件。这些教学资源不仅满足企业学院专业教学,部分教学资源已面向社会开放。目前,陕建企业学院组织陕建集团部分企业高工与教师组成团队,以近年来陕建集团成功的项目为案例载体,共同开发了7本陕建系列教材,传播了企业先进文化,提升了企业学院专业教学水平。
三、职业能力为本的人才评价新模式
吸收企业基于岗位标准的过程化人才评价模式,打破目前学院教学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局限性,突出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本的特色,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的人才评价新模式。
1.以现行职业标准的岗位资格考核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陕西省建筑行业关键岗位资格证书考点,学生在校期间有不少于四次参加行业岗位资格考试机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不少于两个岗位资格证书。以行业岗位资格考试考核学生职业能力,实现了专业实务教学评价与行业岗位标准对接。目前,陕建企业学院毕业生双资格证书拥用率达99%,明显高于普通教学班。这些成绩不仅有利于提高行业、企业及社会对企业学院毕业生的认可度,也有利于提高专业实务教学水平。
2.以企业岗位标准的顶岗实习考核
顶岗实习环节是以企业为主、企校联合培养毕业生的关键环节。由于具有明确的就业指向,陕建企业学院的毕业生赴企业顶岗实习目的明确、态度积极。同样,企业以顶岗实习生为自己职工,制定完善的实习计划,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指导教师,以企业岗位标准考核实习生,由企业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给出考核成绩,颁发企业顶岗实习考核证书,实现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与企业岗位标准对接。
3.层次性过程化的人才评价模式
吸收企业人才评价模式的优点,以项目及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及专业技能为目的,构建了层次性过程化的五级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根据陕西企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该体系由1个毕业条件、32个学习领域(模块化课程)标准、192个学习情境(职业化项目)标准、524个学习单元(工作性任务)要求、3144个学习步骤(六步法过程)要求共五级构成。该体系由大到小,即毕业条件→学习领域(模块化课程)标准→学习情境(职业化项目)标准→学习单元(工作性任务)要求→学习步骤(六步法过程),形成倒金字塔的教学目标体系。同时,该体系由小到大,即学习步骤(六步法过程)→学习单元(工作性任务)要求→学习情境(职业化项目)标准→学习领域(模块化课程)标准→毕业条件形成正金字塔的教学评价体系。其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步骤,即六步法包括: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步骤。
结语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和特色的重要体现。本文依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建工集团校企合作创建的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学院,通过构建“董事会+企业学院”办学机制,吸收陕建集团先进的企业文化、技术成果与人才评价方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体,情境化教学、融合式育人、共享性运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桂林、沈建根:《企业学院概念、内涵与机制》,《高等职业教育》2013年第1期。
[2]陈亚鸿:《高职院校举办企业学院的困境与出路》,《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3]苟兴功:《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16期。
[4]史小波、朱利军、郭家星:《基于“企业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21期。
作者:冯旭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校企合作与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路径
摘要:校企合作是专业性应用型高校的一种重要的教学途径,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符合时代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深入建立、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深入探讨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共同行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计算机专业
如今,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不断地深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内,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实现了进一步的加大,许多高校正施行联合办学,许多高校将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入地施行。可以这么说,这将会是未来的一种高校发展的趋势。从高校自身的角度看,现如今中国高校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综合性研究型、专业性应用型、职业性技能型。其中的专业性应用型高校即是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下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类型的高校是有地域性的,准确地说,是因地制宜地培养合适的应用型人才。由于以上诸多理由,便不得不加强对于市场需求的研究,必须经过现实可行性分析,考虑施行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一种互补关系,甚至可以共同培养,使应用型人才成为真正得以应用,学会应用,掌握应用,真正地达到该类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这是一种可行的途径。但是国家政策是提倡校企合作,许多高校也确实积极响应,按照校企合作的理念,进行研究、探索,不过从目下的总体情况看,校企合作体制还待进一步完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是应用型人才中典型的一种模式,应用型计算机人才迎合了信息时代的社会需求。在此将以此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例,探讨和分析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提出几点深化校企合作的可行性建议,以供同行参考批评。
1因地制宜确立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渐渐成为第二大类高等院校(即专业性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它的提出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流程,在不同的地域,或者不同的高校背景,其具体施行的策略与方法是不能等量齐观的。有的地区的高校能与当地企业合作的十分融洽、密切,但是其模式搬到其他地区就难以施行。所以我们还需有一种“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念,否则照搬照抄只会事倍功半。应用型人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求,面向社会窗口。这个“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是简单的套语,而是需要具体分析的,从时间上看,是符合时代的潮流,即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需要明确了解到计算机发展的特点,更新换代的规律;而从地域上看,必须深入调查、掌握某个特定地区的地方(即所指高校的所在地)的发展需求。由时间与地域上的全面分析,才能确立出该地区具体的应用型计算机学生迎合当地发展机遇的模式与目标,这是谈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之于校企合作的第一步。现在的本科高校情况,大致是假期都有组织实习,一般是暑假或者寒假,深入企业中去实践、体验、掌握技能。经过初步调研工作,可以了解到国内大企业,譬如华为,对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标准,了解到校企合作应当注意的具体事项及专业要求。可以由此确立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改革与创新的专业教学目标。
2实施校企合作的可行性方案
校企合作的目标确立,然后就是居于现实的可行性实施方案。其实国家已公布多次人才培养方案,而且一年一年在改进、完善。这方面高校专家与企业技术人员是常常讨论研究的,他们做过努力,并制定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方案。现在需要施行的是,将这些既定方案具体化、可行性化,确保教育以学生为本,教学中培养、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实践见习,并且提倡、加强专业实习实训。在教学中融入企业元素,比如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课堂,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专门讲介专业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实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补。学校也可以多次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实地考察,实地感受,甚至动手实践,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企业是我们学习、实践的优秀场地,通过校企合作,使应用型学生不仅学得理论,更在学习当中拓宽视野,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即了解企业模式与流程,掌握企业工程技术,熟悉企业岗位要求。
3全时空的校企合作模式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在课堂的理论知识,更要在实践操作中习得。除了在课堂中融入企业元素,到企业里实地感受,还可以通过社团组织课外活动,让企业实践与校园学习模式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丰富多彩的应用型技能掌握、专业技术素养提高的多种途径。一般来说,制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时,需要越具体越好,需要考虑时代特点与地域发展情况,而理念和方案确定之后,其具体实行手段是需要突破时空限制的,也就是“全天时”、“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即无时无刻不在高校,无时无刻不在企业,或者企业即是高校,高校即是企业。使学生在高校内即能完全融入企业模式中,实现一种“企业式”生活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在专业技能,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由耳濡目染的方式使学生的应用型综合素养逐步提高。由校方或者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方式。营造企业模式,让学生愉快地参与进来,既能提高对应用型专业的兴趣,又能得到实地锻炼,在欢快中学习、掌握应用型技能。
由于近几年校企合作的提出,与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与支持,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在当今技术更新换代十分快速的时代,还远远不够。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这样的模式还不是很成熟,还不是很完善,还处于一种初期探索阶段。所以在校企合作这一方面,有必要继续深入讨论,加强可行性创新研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只有高校和企业之间都能积极推动参与,积极创新、探索、实践,才能形成校企合作的优良模式,产生有效的成果,培养出优秀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林惠,方新,陈瑞阳.应用型本科综合性课程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6):133-134.
[2]徐海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0(20):152.
[3]韩高军,王存文,王忠等.行业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2):20-21.
[4]卢洁,白先放.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理工科课程的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1):74-76.
[5]汪禄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2):42-44
作者:石桥1,李少峰2 单位:1.博斐逊企业,2.汉江师范学院
第五篇: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校企共育模式的目标是培养职业型人才,但是在此种模式的运作过程中,很多合作项目却未能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本文从知识转移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校企共育人才的模式效用。
关键词:高职;校企共育;知识转移
一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伴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及高校扩招的热潮,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上升,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已达749万。而且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能提供给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不会有明显的增加。每年有超700万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是当今政府、社会面临的艰臣的任务。虽然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学历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占有优势。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除了学历水平更看重其业务水平工作能力。难以把所学理论知识内化,应用至实际工作中去,这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原因。孙占权指出,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2.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1)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模式下的高职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专业的教学方法,还要掌握所属的行业的最新动态以及了解最新技术,具备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除了具备一定的课堂讲授能力,还要能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实战演练”。
(2)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采用半工半学的形式。学校始终秉承职业教育的目标,联系校外资源,使企业以参与人的身份进驻学校教育之中。学生也以从业者的身份深入到企业之中去。学生可以将所学应用到工作之中,随后把实践经验等信息反馈给学校,给学校的实践教育的提升提供参考。
(3)课程内容是围绕着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中心作编排的。除了基础课程,专业理论知识,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内容更注重职业操作的体验。新开设了一些衍生的职业课程,如职场的礼仪,并运用个别教学方法进行现场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感受到职场氛围,处于职场情境之中,面对的是真实的商业环境,从而对职场有切身体验。
二、知识转移机制的研究
1.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移。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认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有显性知识的来源就是探索实践。大学作为知识传播阵地,所教授的内容其实是前人的实践体验,也就是编码过的隐性知识。前人将隐性知识经过总结归纳成为易于接受与传播的显性知识,成就了现今知识代代相传的主要媒介—大学。现当今各大高校承担了知识编码的重任,高校将所掌握的隐性知识如经验、服务、技能转化为形成易理解的显性知识转移给企业。
2.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移。显性知识有着大众化开放式的特点,但是也有不能直接投射到特定情景的缺陷。因此,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实践者必须通过对显性知识应用,内化为其隐性知识。这种转化过程可以通过培训、咨询和实际的业务操作将高校所学的显性知识转化为企业职员头脑中的可直接运用的知识。现代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提高了这种转移模式的可行性。企业职员可以通过一系列相关技术和方法将大学所学显性知识加以拓展、延伸和重构,形成属于企业自身的系统性隐性知识。大学毕业并不是人才培养的终点。一个大学成绩优异的同学其能力的高低要通过他们在职场的作为来判断。评判一个人是否是人才最有话语权的是用人单位。现当下毕业生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虽然满载着信心进入了职场,却发现几年的“准备”都排不上用场,这些“准备”都是理论都是纸上谈兵,却不能很好的解决工作上的实际问题。课堂知识并不能指导实践。“知识”没有转化成“能力”。辛苦三年大学生涯结果变成了无用功,究其根源还是知识转移环节出了问题。
三、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对知识转移的作用
人类文明,知识的传递的主要途径与阵地是学校。从这个角度出发,高校应该是知识转移的源头。也就是知识转移的起点。高职院校的本质就是创造知识转移的环境和制度,促进知识的传播。但我们是否就凭此可以断定,高校就是知识转移的唯一原点?与此同时,国外的研究却持有不同的观点,虽然在知识转移中,高校发挥重大作用,但是依然不能认定高校就是知识转移的唯一原点。他们的注意到知识的转移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增添全人类的知识储备。相反,任何一个企业存在的根基就是核心竞争力,是不同于大众化知识的储备。这需要把显性知识进行内化转化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理论知识是在高校广普教育模式下能够获得的。而高校毕业生如何获得企业的的青睐,技术层面的隐性知识的获取至关重要。如果说高校的知识是存在于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那么企业的自身的知识库存是相对封闭的局部的。因此,比起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它触及到了知识相对封闭的商业领域,打通了知识转移的各个环节,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知识的共享,为知识转移打通了道路。通过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引进,高校不再是知识转移的唯一原点,显性知识通过职业实践活动的开展转化为隐性知识。随后通过合作共享一部分资源,以及实践的反馈,又能把一部分的隐性知识,也就是时间技术层面上的知识加以编码,转为显性知识。由此,企业也成为了知识转移的另一个原点。两个主体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四、如何使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最大效用
1.现今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转移瓶颈
由于校企共育人才的模式具有明显的人才培养的优势,各大高校纷纷加入校企合作大潮之中。如今各大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方兴未艾,但是此模式下知识转移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虽然从总体上说,校企合作的目标和出发点是好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知识转移脱节的问题。但是,由于高校和企业双方在组织文化、管理理念合作目标、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着分歧,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参与主体间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虽然在传承和积累信息知识方面,高校虽然占有优势地位,但是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及商业活动中,企业却比高校掌握更多的时代最前沿的最新的资讯与信息。而企业处于保持核心竞争力的考虑,又可能在校企合作中对其技术有所保留,这就无形中阻断了知识的转移。这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反而起到了阻碍作用。
2.案例分析
(1)订单式合作模式,学校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南京商业学校先后与京北方科技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鼎鑫旺科技有限公司,金陵饭店,网讯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校企双方共同投入资金于校企共育人才培养项目,并由企业选派高层管理人员参与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由高校派出实训教师赴企业顶岗实习,并将实习所吸取的经验融入教学之中。与此同时,企业也将派出业务骨干人员到学校教学前线辅助教师的日常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在订单班的学生之中传播其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的引导知识转移。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清晰,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的评测,以及来源于企业的实践评价。对于企业而言,在选拔人才时,可以直接参照学生评测结果,也节省人力成本。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形成了更加良好的对接。企业作为合作的一方,是希望所获取的知识成果的过程是符合投入产出比的。那么,什么是企业衡量校企知识收益的标准呢?一是标准是获得的知识本身是否具有价值。二是识转移的最终效果是否能够有效的节约研发经费和研发时间。这就是上文提到的成本问题,如果校企合作能降低相关的人力成本甚至是时间成本,企业就有利可图。企业在知识转移的配合度也会提高。所以在高校与企业决定合作前,必须对知识转移的收益进行预估,否则企业不但不能促进知识转移的促进,还会成为阻碍因素。
(2)生产与学习研究结合的方式。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山东省商业集团总公司建立了一个生产学习研究的联合体。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不单单是为企业输送一般从业人员,它还深入企业的研发中心,为企业的产品的研发科技创新产生实质性的作用。与此同时,企业的中心试验室又为学生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学生通过切身实践与实验而得到的成果,归纳为显性知识进而可以运用到企业生产中去,形成良好的知识的转移。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项目成功的一个关键点是合作企业有相当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在兼顾生产的同时每年会将大额资金投入实验室用于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但是这恰恰是我国很多企业欠缺的。目前我们很多校企合作项目,企业扮演的角色是技术的接受者,对于技术短缺的企业来说可能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企业技术落后是硬伤,却无法根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校企知识转移之间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即通过校企知识转移最终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反过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又对校企知识转移产生正面的影响。所以,在校企工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知识转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俊玲.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案例评述[J].教职论坛,2013(03).
[2]孙占权.基于知识转移视角的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5:1-2.
[3]张伟贤.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
作者:张斯琪,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