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必须要培养出更多的信息人才才能应对社会发展。文章对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以及人才培养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0引言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在21世纪,国家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需要的是具有实践经验的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也充分体现出我国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制定的“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基本发展方针。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当前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关键课程,其受到的重视程度很高,人才需求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对新时期下教育工作的要求,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教师以及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并且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信息技术教育还面临较多问题,比如教学重视程度不够高、教学手段单一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信息素养产生极大影响。

1信息技术教育概述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和推广,在学校教育中,课程越来越丰富,信息技术就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力推广的应用型学科。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第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信息化时代,信息就是资源,教师应该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即信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信息能力、道德等。第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数据的处理至关重要,学生要学会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信息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而且对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新技术,这也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平台,而且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提高信息实践能力。

2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学理念陈旧

教学理念陈旧是由于长期采用填鸭式教育模式所导致的,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填鸭式教育可以学习到理论知识点,但是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毫无用处,而且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长此以往,让学生不敢进行实践练习,实践能力随之下降。而信息技术教育又是重要的实践型课程,必须要对各种知识点进行充分应用,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的意义和价值,传统、陈旧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有极大影响。

2.2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比较薄弱,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前面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继续学习知识的基础,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的基础能力较弱,当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的时候,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就很难理解到其中的要点,这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有极大影响。另外,由于学生本身的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差,所以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不懂得如何去激励学生,就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上积极性不高。

2.3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性不强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考试之外,学生应该要学会将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要学会对各种知识进行变通应用。检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也不仅仅是看考试成绩,更多的是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利用水平。在当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方法也比较陈旧,教师理论化讲解各种知识,将这些知识点生硬地传输给学生,导致信息技术课程脱离实际。

3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3.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中心,是主体,教师必须要明确这一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随时更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知识、软件等方面的内容,而应该更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改变思维,在课堂上不能再以教师为中心,而应该要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自主探究的机会,教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启发和引导的角色,给学生指点迷津,例如当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首先让学生学会预习、复习,总结出自己遇到的难点问题,然后在课堂上统一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3.2创设问题情境和角色情境

学生一般都会将自己当成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个性特点比较突出,课堂上充满趣味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整个课堂都充满期待,从而根据自觉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东西、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更加欢快地氛围中学习,掌握更多的内容。例如在讲解“获取和浏览计算机上的信息资源”这一课程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了解老师的情况吗?如果我把自己的基本信息、喜欢的游戏和音乐、摄影照片等放到电脑上,那么你们要通过什么方法才能浏览到这些信息呢?这一问题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教师还可以进行引导:如果利用电脑的网上邻居功能来浏览其他电脑上的信息资源呢?这个课题就可以很好地与前面的问题联系起来,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情境,带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对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方法等进行讲解,比如利用网上邻居对其他电脑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浏览、通过资源管理器浏览存储在本地的资源、学会对各种多媒体文件进行打开等,一步步地完成教学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更好地掌握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创设良好的角色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布置相关任务,鼓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再进行角色互换,教师变为学生,学生变成教师,由学生来讲解相关知识,然后由教师进行评价。例如在“制作演示文稿”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素材搜集、素材加工、制作文稿、演示文稿”等环节,学生可以亲自在讲台上讲解具体的方法,然后由教师在台下记录学生的表现以及学生所讲授的知识,最后再统一进行评价,找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解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让学生变得更加自觉。

3.3采用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必须要技巧学生的练习力度,对一些信息技术动作等进行练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练习的时候必须要保持多样性,不能千篇一律地重复某些知识。多样化练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即使是同一个项目,也应该要时常变化练习的方式,比如可以在课后进行上机练习,这种方法是最常见、最普通的,是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每一周都应该要安排至少一节上机课,让学生能够及时对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和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和解决问题。再比如可以开展任务教学,通过“设置任务与考核奖励”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任务中去,完成相应的任务,激发起学习及解析。如“高级动画制作”内容教学中,就可以采取任务教学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5~6个人为一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制作相应的动画内容,有的小组制作了简单的动画片,有的小组制作了动态明信片等,最后由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综合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对于获胜的小组进行奖励。这样的方法就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是一个团队,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团队中各司其职,完成自己的任务,增强了学生彼此之间的交互性、合作意识。

3.4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保持互动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有教师一个人的努力,学生不配合,也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必须要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对配合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师应该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和形象,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以及拘束的心理,与学生做朋友,真正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放开,大胆提问、专心学习,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教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将学生带入到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比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保持亲切自然的表情,保持认真谦逊的态度,用热情洋溢的语调向学生问好,让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效地调出学生的拘束状态。当教师保持良好的教态时,学生也能更好地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需求,大胆发言,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必须要从小抓起。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要脱离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以创新教育为导向,开展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创新意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要参考文献

[1]尹金田.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科研,2016(2).

[2]徐全欣.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5).

[3]焦志桥.浅析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

[4]陈林.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讨论[J].未来英才,2017(11).

作者:何乐臻 单位:广州市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