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以产教融合为中心,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产教融合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十多年时间,其概念是指导产业与高职教育形成融合发展。但从当前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分析,还没有明确的实施策略。因此,需要针对产教融合形式以及深度融合策略进行分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产教深度融合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其教育本质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并根据社会产业结构发展需求为各个行业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我国高职教育在经历多年的发展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专业结合设置地区产业有所偏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市场发展需求。因此,需要精心设计出具有适用性特征的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现状分析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最早是出现于江苏无锡市技工学校。其学校于2007年提出了产教融合概念,但在经历十余年的发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实施策略。随后,我国教育部在职业教育相关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要求。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研究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现象。2016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必须要加大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并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了指示:对于我国职业教育,需要以现代化教育体系来要求,并针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基础建设能力进行强化。在指导纲要中,针对产教融合、校企业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以深度融合的方式开展产教融合,并以此来促进高职院校老师与产业技术人才之间形成有效的双向交流。同时,还需要加大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及课程内容的教研力度,实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产教深度融合成为了我国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但由于缺少相应的行文来对产教深度融合提供保障,对于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及实践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与探究,最终让高职院校为社会以及市场输入更多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设计

(一)构建健全的政策顶层设计以及相关配套支持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主要是围绕现代学徒制以及混合所有制办学为主。因此,政府需要健全政策顶层设计以及相关配套支持,从而才能够让校企业合作以及产教深度融合提供可持续动力。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通过政府的统筹规划,完成多方联动。政府作为重要的职能部门,需要发挥出其职能作用来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协调多方参与的方式,让所有资源都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并充分发挥出不同资源所具有的优势,切实地将产教深度融合落到实处。2.健全政策方面的顶层设计。中央提出了依法治理理念,意味着立法和改革决策形成了衔接,在开展重大改革时可以有法可依。从另一个层面上来分析,这也是立法主动适应改革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表现。所以,在开展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缺少法律支撑的情况,可以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针对性修订来解决。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可以实现对当前不适应混合所有制办学内容进行清理。同时,还可以针对混合所有制办学各类法律问题进行补充说明。从而才能够明确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具体定义以及属性,实现高职院校改革具有有效法律依据。3.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当前部分企业通过参与现代学徒制以及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办学,可以减免一定的税费,并可以获取相应的财政补贴等。这样的政策对于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积极性会有所提高,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多的合作对象,为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二)构建具有长效性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

校企合作的持续性,有利于产教深度融合。为了能够形成具有长效性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需要构建起有利于校企持续合作以及产教深度融合的治理结构。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够构建起有效的合作机制。1.构建产教融合所需的各类机构,明确合作双方责任权利。通过合理规划,在各类机构的监督与协调作用下,可以为产教融合提供有效的组织与制度保障。2.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为核心,合作双方共同制定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管机制。通过实现有效的监管机制,可以为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3.构建产教融合协调机制。从某个层面上来分析,产教融合双方利益诉求并不是完全相同。因此,在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合作双方会形成一定的矛盾,造成“融而不合”的问题出现。所以,需要在进行合作前构建起双方以及第三方共同参加协调机构。通过多方共同制定相应的制度框架,有利于为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矛盾提供协调与化解方法,提高产教深度融合的实效性。

(三)引导高职教师定位科研方向,提高科研项目的转化率

为了能够让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得到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高职院校教师产、学、研能力的培养力度,从而为开展高层次产教融合奠定基础。为此,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构建合理化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准入标准,严格将其标准列为高职教师的招聘遴选依据。2.构建长效性的分层次、分类型在岗教师生产实践培训机制。通过此机制,可以促进师资队伍“双师”比例的不断提升,有效增强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产、学、研水平。3.构建合理化的激励机制。这里所提及的激励机制,主要是以产学研激励为主。通过激励机制的引导,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产品研发、生产工艺改进等工作中。对于取得较好成绩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可以激发教师投入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自主性。4.构建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标准。在进行职称评审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独立设定、双师导向、分类考核”的原则。从而才能够对更多的教师形成引导,让其将科研方向定位于应用研究方面。打破传统的科研模式,提高高职教师的创新意识以及生产工艺革新意识。此外,要求教师针对学生所参加的不同类型专业资格证书考核以及技能比赛进行指导,可以将指导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列为高职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参考。

(四)提升产教融合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其学校的管理团队以及管理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针对性地提高产教融合层面的管理水平,可以为产教深度融合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大高职院校管理队伍培养力度,将管理队伍培养列为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划重点工作。2.结合产教融合要求培养管理队伍。新时期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的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通过针对性培养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深入到具有产教融合经验的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或者安排其进入到合作企业管理岗位开展顶岗实践,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其管理水平。3.制定合理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在此环节中,需要将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在产教融合中所取得的工作成果,列为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从而可以引导管理队伍全身心地投入到产教深度融合工作中。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加大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市场以及相关企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想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基于产教融合模式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产教深度融合的研究,制定出适用于自身院校的产教融合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为社会以及市场输入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开金.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文化机理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2]胡昌荣.五位对接: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J].职教论坛,2017(12).

[3]黄海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探讨[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作者:王荣 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