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满足我国工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政府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随后,传统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新时期制造产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显,技师学院的教学工作与技术人才培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加之现阶段缺少针对机械制造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资料,技术院校的教学实践面临较大的挑战。鉴于此,本文拟就“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机械制造类专业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展开分析,以期为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械制造类专业;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之一,制造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建设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8世纪中叶,工业文明正式拉开序幕,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制造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实际问题。在新一轮产业变革、科技变革之际,“中国制造2025”概念被提出,虽然其核心内容为智能制造,但其本质是机械制造。面对“中国制造2025”,技师学院应当采取何种教学模式,培养适应产业变革的机械制造类专业技师,成为教学实践的一大挑战。

1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技师学院是在原高级技工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技工院校,是技工院校的最高层次,其主要任务为培养与相应产业、相应岗位工作实际需求向符合的高技能人才。在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技师学院的教学质量与技能人才的培养也受到了关注。从技师学院的既往教学实践来看,虽然与高等教育相比,技师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切实解决了高等教育存在的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足或者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但在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等方面,技师学院的教学活动也显露出了一些缺陷。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就业岗位的具体特点是制定教学方案的导向。一般而言,技师学院设置的专业,多是针对一线、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与较强实践能力需求的,其就业的岗位环境也相对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技师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与执行的难度。尤其是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等方面,都将被提出更高的要求。

2“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机械制造类专业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技师学院的教学活动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企业岗位“宽口径”与人才培养“窄口径”之间的矛盾,静态培养模式与动态岗位变化之间的“错位”问题,技师学院的相关决策者应当审慎思考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根据新时期相应产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转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实践层面考虑,在当下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下,“拓基础”是其基本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拓基础”是解决静态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的首要环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拓基础”要求相关的教学单位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采取灵活的考核体系;“拓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岗位的灵活变动等奠定了基础。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拓宽学生的基础,对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就业等皆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强根基”是在“拓基础”的前提下,对教师与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从既往的教学实践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看,学生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后,能否满足相应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学生的“根基”是否牢固相关。换言之,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理论方法以及实践操作技能掌握的情况越好,则其在完成学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也越强。“淡专业”是适应当前背景下企业“动态岗位需求”的一种教学思路,建立在“淡专业”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较好的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宽口径”要求。但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淡专业”并不意味着专业知识不重要或者不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淡”的含义是淡化领域内专业知识与其他非专业知识的区别,是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尽快适应动态岗位埋下的伏笔。“重运用”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技师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活动中,考虑到“中国制造2025”对技能人才提出的实际需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应当在以往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关注岗位环境下可能用到的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机械制造技术等的实践应用,进而为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保障。“灵考核”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评估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从现阶段采用的考核方式来看,其与转变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新形势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之间尚存在一定的错位,积极调整学生的考核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机械制造类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综合上述分析来看,“拓基础”需要与“强根基”配合,继而保证学生拥有稳固的理论基础;“拓基础”要求“淡专业”,进而满足岗位变更这一需求;“拓基础”、“强根基”、“淡专业”需要“灵考核”的配合,以掌握人才培养的现状;而“拓基础”、“强根基”、“淡专业”、“灵考核”的最终落脚点,是“重运用”。五个要素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侧重不同,但又不可分离,即五位一体。

3结语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技师学院对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要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就必须重新审慎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积极转变教学模式,进而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真正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宋晓丹,万哨凯.专业建设视角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7(18):54-57.

[2]汤华波,车宏军.校企合作下的中职学校“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威海市水产学校为例[J].现代教育,2018,642(08):18-20.

作者:魏召辉 单位:潍坊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