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人事管理论文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篇
1人事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1.1整合、集中资源在此之前,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高校现有人事管理系统如何进行薪资计算以及查找员工;可能会采取Excel、FoxBase来计算员工薪资,但如果教师养老金、社保公积金、教师个人信息等放在不同位置时会出现大量重复工作。使用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将所有员工信息、教师信息、员工资费信息、教师社保养老金信息集中插入数据库,基于多表关联开发和数据库的开发技术进行保存和查询,将人事资源与数据库直接联系,便于及时获取全面信息,减少信息查询和保存中的重复过程,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难度。
1.2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发全校统一的人事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而且可以看到,经过整合的信息资源还可以导出信息资源报表和数据分析表格,让学校领导根据新生数量、新生报考专业分布图、各专业就业信息等对全校师资资源和专业课设置进行全面正确地认识。同时也可根据各数据分析报表和员工历年综合表现,在校园招聘会上推荐给各大企事业单位,从而提升学校就业率和就业速度。
2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1系统设计方法自从70年代计算机诞生以来,出现了众多系统设计方法,而现阶段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SystemDevelopmentMethodology)是迄今为止运用最广泛的设计方法。系统开发中应秉承如下几点原则:
(1)确定各阶段需求和任务。系统开发为便于管理和控制,应采用自顶向下式的整体性开发设计,即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又可使各子系统模块紧密联系,并通过各功能模块的编程和调试,逐步组合成整个人事管理系统,使开发和使用阶段变得简便。
(2)模块结构独立。在基于MVC结构技术开发的过程中,三层架构具有独立性,各层分工明确,耦合性较低,有效达到了系统开发的“高内聚,低耦合”的要求。
2.2数据库设计现阶段,所有的信息系统设计均是围绕数据库为核心进行功能模块设计,是系统的核心来源,其JSP、HTML取值均是源于数据库,数据库设计是整体信息系统设计中最关键部分,关系着系统的成败。在具体数据库表设计中,可分为如下信息数据表模块:
(1)员工信息表设计。员工信息包括学号、班级、专业、籍贯、政治面貌、出生年月、入校日期等常用信息。另外,员工表要与教师表进行多对多关联映射,即一个员工可以有多个教师,一个教师也可以对应多个员工。
(2)教师信息表设计。教师信息包括职工号、院系、班级体、出生年月、荣誉履历、籍贯、入职年月、教龄、政治面貌等常用信息,员工信息除了与员工信息表进行关联映射外,还应与职工工资表进行外键对应关系。
(3)职工工资表设计。职工工资信息包括职工号、职务工资、教龄工资、教师津贴工资、院系津贴、社保公积金缴费情况等常用信息。此外,数据库设计还包括考勤情况表、专业技术职称表、员工档案表、员工缴费信息表等。多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各表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高校大数据量设计,笔者建议使用Oracle数据库。
3各功能模块设计
3.1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设计和实现基本信息主体包括员工、教师以及院系领导。
(1)添加。本模块主要针对员工信息表、教师信息表和工作经历、学历表的多表操作,将获取的教师或员工信息插入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中。
(2)修改。在保存完数据后,针对不符合需求的数据可进行修改操作,先查询出对应职工号或员工号的数据信息,再根据确认后的数据进行修改。
(3)删除。删除的定义是对不符合条件或信息有效期过期的人事信息进行删除操作,从技术实现上来说,删除操作可能涉及对数据库多表进行级联删除,主要用于教师离退休、员工离校等。但是需要保留教师的某些对学校声誉有重大作用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教研成果等,所以删除不是删除某条记录,而是针对数据库字段选择性级联删除。
3.2后台管理模块设计后台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用户的增删查改维护及角色权限的分配等功能,是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模块,青海民族学院数据主要依靠SQLserver进行管理维护。
4人事管理系统在全国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变,高校信息化建设愈发成为学校教学工作迈向科技化、高效化的重要渠道。虽然我国目前人事管理系统信息化程度不高,人事管理系统尚未跟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建立紧密或横向联系。但在人事系统应用前景中,笔者认为,借鉴国外先进人事管理系统可以得出结论,人事管理系统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会彻底取代传统工作模式,以信息化、数据库、系统化设计模式为高校大数据化时代的到来提供技术保障。
作者:杨雪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第二篇
一、引言
不管是哪一个单位,管理的成效无不受到人事管理的直接影响。人事管理对于高校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其将会对高校的学风、教风甚至是校风都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教育经历了很大的变革,我们的传统的人事管理在某些方面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我们的高校应当找出一个更加适应现展的管理方式。在现代化管理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即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在一个单位中充当的是和谐运作的润滑剂的角色,在现代管理中居于一个精神要旨的地位。本文就现代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的对象及其特点和原则进行探究。
二、现代高校人事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人群特点
高校中的教职工就是现代高校人事管理的主体,这些人群从事的是高等教育的科研活动或者教学活动,他们基本上都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学历,自我意识比较强,同时思维也比较敏捷,属于人事管理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在基本的物质要求之外,很大一部分员工认为自己的更重要的一个内在工作动因就是在自己从事的工作上实现自我价值。所以,高校教职工总体上会有如下的一些比较明显的群体特征。一是有着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很大一部分的教职工在获得特殊的知识技能的时候付出了很多精力,他们渴望自己的辛勤工作做出的价值被社会认可,从而肯定自己的自我价值。在寻求自我价值肯定的过程中,他们努力钻研,积极创新,通过理论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实践,所以,这个群体会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二是有着较强的自主创新意识。高校教职工是学术的研究者,为了适应现代大学生活跃思维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他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所以有着较强的创新性。三是有着较高的心理需求。高效的老师有着来年更好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素养,拥有较高的学历,属于社会知识技能型人才群体。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民主观念比较强,对于社会的公平公正有着较为突出的需求。他们渴望被社会肯定的要求强烈,他们的自身的精神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比物质需求更为强烈。人文关怀是基于人性假设下的高校人事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应用人文关怀,才能更好地激发每一位教职工的潜能,促进教师工自我价值更好地实现,从而达到一个高校更高的总理管理目标,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现代高校人事管理的中的人文关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公正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一是人事相宜。即某个岗位的设置要喝从事这一岗位工作的人的能力相适宜,防止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二是对利益分配做好平衡。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不劳不得、少劳少得以及多劳多得的方式回馈给教职工相应的酬劳。三是保证竞争的公平性。高校只有形成一个一定的公平竞争的环境,对人才的优劣性进行区分,选拔人才坚持从优原则,才能给所有的教职工公平竞争的权利。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一个最好体现就是在高校的人事管理中运用这一管理原则,以及在高校的校园文化以及整体氛围的营造中融入这一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主要包括有如下的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效管理的主体为人,而一个高效发展的主体也同样是人。二是高校的发展目标中应该包含一项重要目标,即教职工的个人发展。三是民主思想是开展人事管理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四是在每个部门中都应该运用人事管理,人事管理还属于不同的部门协同人事管理的一个过程。五是明确人事管理改革的方向。笔者认为应坚持除去教职工束缚、将教职工的潜能激发出来,帮助教职工实现个人的更好的发展这一方向开展。
3)坚持公开原则公开原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向。一是制定不同的规章制度的过程应当是公开透明化的。不管是哪一个管理部门都应当先采取和分析教职工的意见再制定出规章制度。二是规章制度的内容应当是公开的。不管是什么方面的规章制度,它的内容都不应该成为一项隐秘内容,而应该是可以被管理者随时查阅得到的,如果不符合这样的条件,则不应该赋予这项制度任何的效力。三是在一些必须要保密的过程之外,其他的过程、结果以及主体等内容都应该要进行公开。
4)坚持激励原则顾名思义,激励也就是指鼓励、激发,激励方式能够对教职工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都进行很大程度的提升,是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一个意义重大的内容。一个高校的主要目标为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为社会建设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人才,还有开展科研研究,为社会的发展给予科技上的支持,从而创造出社会效益。在高校中,教职工正是执行这一项功能的主体,如何才能让教职工更加积极主动地实现科研和教学目标,这成为了学校要考虑的课题。而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则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激励机制不仅应该包括有物质方面的激励,还应当有精神方面的激励。
四、结语
高校管理离不开人事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人事管理能够对决定高等教育的成败。优质的高效管理首先应该对教职工这一管理对象的属性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开展管理的时候融入人文关怀,并且对人事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的原则有一个正确的把握,给予教职工应有的尊重,注重发挥教职工的内在潜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从而达到更高的人事管理目标,进而加快高校的总体社会目标的完成步伐,促进教育的发展。
作者:纪可妍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第三篇
1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信息化建设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而通过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对高校人事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加工,实现高校人事资源的共享。因此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必要性:
1.1提升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效率。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大大提升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效益,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人事工作内容复杂、程序繁多,涉及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导致人事管理环节出现失误而导致人事管理效益的低下,而通过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避免中间环节失误,提高高校工作效益;二是高校人事信息化建设避免了以纸质为载体的人事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人事信息查询速度,同时也克服了人事信息的丢失等缺点;三是优化了人事管理的程序,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简化了人事管理信息化处理的程序,使得复杂的人事管理信息更进一步得到整合与优化。
1.2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将事务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注重的对教职工的行政事务管理,而信息化建设则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激励、考核等手段,实现高校人事管理模式的主动性管理,首先通过“以人为本”理念,高校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事管理工作的现状,高校管理者、教职工以及学生等主动参与到高校人事信息化建设中;其次高校教职工通过人事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自身价值信息。教职工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与高校同事之间的交流,掌握高校人事资源信息等。
1.3提高高校人事管理方案的执行力。高校针对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制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但是解决方案在制定好后,却因为具体的高校人事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不到位等,导致问题并没有有效的解决,而通过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这样可以提高在人事管理中因为人员的客观因素而导致的失误等,并且为高校人事管理问题提供各种方案,并且推动人事管理方案的执行力。
2现阶段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高校所重视,高校也增加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但是与国外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相比,我国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2.1高校管理者缺乏信息化建设意识,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全面。当前高校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差异性,一方面高校管理者缺乏信息化建设意识,他们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高校的管理者对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全面,他们仅将信息化建设看作是计算机的简单操作,因此在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高校管理者只是通过大量的购买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而忽视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结果导致信息化建设只是将人事管理工作的某一个具体的事项实现了信息化,比如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还是以单独人事管理工作为主。
2.2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差。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的处理能力是决定人事管理系统先进与否的关键,而系统内的数据库又是影响信息化系统处理能力的核心,因此发挥人事管理信息化作用就是要提高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全面性,然而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在建设的初期阶段,存在着信息不完整、数据输入审核不严、相关数据信息落后等,结果导致数据库的真实性、准确性没有办法得到保障。同时人事管理系统的共享性也不高,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还不普及。
2.3人事管理信息化人才技术缺乏。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为此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能力,还要熟悉与现代化技术相关的各种知识,比如要掌握应用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知识,还要掌握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知识,但是分析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者的结构,不难发现: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者大部分是从教师岗位中转化而来的,其没有人事管理的专业知识,更为严重的是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者缺乏计算机操作技能,尤其是对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与总结能力不足,结果导致人事管理工作与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不符。
3加强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我国信息化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为我国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氛围。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以“以人为本”理念,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先进的管理体制,为此在以分析我国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3.1提高高校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高校管理者是高校工作的领导者,高校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决定着高校工作水平的高低,为提高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校管理者转变思想意识,提高对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是高校管理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主动人力资源思想纳入到信息化建设体系中;二是提高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系统的正确认识。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依靠简单的硬件设备建设就能够实现的,而是必须要通过软件设备、硬件设施等多方面的协同投入才能实现,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增加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3.2研究和制定信息工作规范,加快人事信息更新速度。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实现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的动态性、时效性,因此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是要完善人事信息化建设制度,通过完善的信息化制度,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动态化管理,并及时对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的更新;二是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公开性,打破传统的隐蔽模式,高校要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通过公开、公正的构建信息化系统,将最新的人事管理信息汇总到信息化系统平台,进而接受各方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监督;三是强化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分级管理。高校信息化建设是由不同的管理部门所共同构成的,因此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要形成逐级分级的管理模式。
3.3加强全局观念,树立资源共享意识。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就是对高校人事资源信息进行整合与处理,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处理。基于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性与统一性,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者具备要具备全局意识,实现资源共享。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工作者在工作中要主动与高校各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及时将信息传递给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避免出现各部门单独信息处理所造成的信息重叠。同时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平台要具有互动的查询功能,高校的二级单位可以登录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平台自由的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而降低相关数据的差错性。
3.4积极引进与培养人事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如果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无论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再怎么完善,都不能发挥其功能,因此高校要将提高人事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质作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高校要积极引进具有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要重点引进具有人事管理专业知识与信息化知识相结合的人才;二是高校要提高对人事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要加强对现有人事管理工作者的再教育,当然高校开展的再教育培训要根据人事管理工作者的具体岗位而定,并且培训的内容也要有侧重点。
4结束语
总之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为适应教育新形势而发展的,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促进高校科学管理,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通过加强高校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制定规范的信息工作规范,强化高校全体员工的全局意识,引进与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提高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高校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作者:朱东洋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