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四农数据解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三农”问题已逐渐衍生为“四农”问题。那就是,在原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农民工问题凸现,并成为“三农”问题的瓶颈。所以,这里使用“四农”的概念,主要从一些权威资料中选用第一手数据,疏理“四农”问题的难点线索。
一、农业:粮食安全和土地安全
2004年,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9.2%,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一年之内,农业比重和贡献率如此大幅度提高,是非常特殊的恢复性跃升现象,是中央扶持农业政策的推动效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和土地安全是农业的两大难点,也是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的基石。
我国农业的世界比较及粮食人均占有水平。我们用占世界7.4%的土地、9%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0%的人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稻谷产量约占世界的1/4,约为国内粮食产量的2/5;小麦产量约占世界的1/6,约为国内粮食产量的1/5。但这种量的人均占有还是低水平的。2004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362.2公斤;1990年,人均393.1公斤;1985年,人均360.7公斤。20年间,我国粮食人均占有水平呈倒U型,反映出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不稳定性。
国际粮食市场特点和我国农民粮食储备习惯。我国年粮食消费量大约在4.9亿吨左右,世界粮食贸易量在2.3亿吨上下,只相当我国年粮食消费总量的46%。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有一个特点越来越明显,就是中国对粮食的需求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国际市场粮价。因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尤为关注。另外,我国粮食商品量很低,生产量的60%左右农民自己消费。与此相关,农民都有粮食储备习惯。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2004年农户净储备粮为人均148公斤,60.2%的农户有4个月以上粮食储备。这对于保证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我国粮食消费由四大块构成:一是口粮,这是粮食安全的核心,大约占粮食消费的50%以上。口粮安全是狭义的粮食安全。二是饲料粮和工业用粮,每年都有上升。目前这部分用粮占粮食消费总量的37%以上。三是种子用粮,由于种子生产专业化、产业化步伐加快,需求逐年减少,占粮食消费总量的3%左右。四是役畜用粮及损耗占7%。这四大块的消费比重呈“三降一升”趋势,即口粮、种子用粮及役畜用粮及损耗逐步下降,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稳步上升。
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很大,总量增加。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每人一天要吃1斤以上的粮食;20年后的今天,城市居民人均每天吃的粮食6两左右。国家统计局有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全年购买粮食78.2公斤,平均等天4.2两。但人们并没有少吃,不同的是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是口粮消费减少,食用油、肉蛋奶、蔬菜、水果大量增加。同一来源的数据表明,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全年购买油、肉、蛋63.5公斤,平均每天3.5两。如果再加上蔬菜(122.3公斤)和水果,人们食物消费总量比20年前大大增加。尽管如此,粮食安全还是食物安全的基础和核心。
近期我国粮食产量与消费量处于“紧平衡”。20多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在1978年3亿吨的基础上,连续登上3.5亿吨、4亿吨、4.5亿吨、5亿吨四个大台阶。但总体上看,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不足,基础不稳,年度波动较大,主要受制于耕地短缺和自然灾害。2000年开始,全国年总产量满足不了总消费量,每年大概有400-600亿斤缺口。粮食生产与消费“紧平衡”具有两方面现实意义:一是可以使粮食价格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波动,使农民种粮有稳定的心理预期;二是通过进口一些粮食,主要是小麦和大豆,解决我国粮食结构性短缺问题,也等于进口紧缺的耕地资源。当然,这种“紧平衡”也有一定安全风险。
2004年我国粮食生产创三个历史最高水平。为迅速扭转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下滑态势,保证粮食安全不出问题,中央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各级农业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拉动、资金扶持,科技服务等发展粮食生产。2004年粮食总产恢复到9389亿斤,分别创总产增量最高水平、单产最高水平、单产增产最高水平。一年内创出这三个历史最高水平,成绩来之不易,对于宏观调控和稳定全局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在国家大局中具有重要分量。从土地的自然属性看,它是一种几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再生25mm的土表就需要300年。这种再生速度对于迅速耗蚀的土地并没有多少补偿作用。从土地的社会属性看,土地在我国革命、建设、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拉开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在农村进行的,由此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基;八十年代初,实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两个凡是”的僵局,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我国耕地面积有关数据。据最新资料,我国耕地面积18.37亿亩,草地面积60亿亩,林业用地面积27.6亿亩,荒地面积16.2亿亩。但以往还有三个不同数据:农业部统计“中国的二轮承包耕地面积是14.25亿亩”,国土资源部称“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有耕地18.51亿亩”,国家税务总局提供的数字则为“2003年全国农业税计税面积12.6亿亩”。应该说,这三个数据并不矛盾,有联系也有区别,是统计口径不同所致。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地方还有“黑地”的问题,有的省份“黑地”甚至达10%左右。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国外一些组织和机构认为中国的耕地面积在20亿亩左右。
土地安全的第一个矛盾,人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在全世界26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中国耕地总面积与美国大致相当,并列第二;但人均仅为1.41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资源的一半,不到俄罗斯的1/8,美国的1/6,印度的2/3。不仅如此,我国的耕地面积中,有70%多是中低产田,产出量比发达国家少很多。人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是农村土地问题的总根子。
土地安全的第二个矛盾,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全国土地利用变更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耕地减少量为1422万亩,耕地面积由2003年的18.51亿亩降为2004年的18.37亿亩,与1996年相比耕地净减少1.14亿亩,人均耕地由1.43亩降为1.41亩。这是非常危险的速度。针对这一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03年下半年以来严控土地“闸门”,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国务院就土地问题连续发了5个文件,采取了十分严厉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工业化、城市化必然对土地有大量的需求,这在相当长时期内无法从根本上转变。
土地安全的第三个矛盾,土地规模经营的冲动越来越强烈。我国农村现在是一家一户承包土地经营,全国2.49亿农户户均7.3亩,耕地块数5.8块,这样微小而细碎的土地规模是典型的不经济。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农村有一个矛盾正在激化,就是外来的承包种植大户与本地零散农户的矛盾,土地纠纷往往是这一矛盾的具体表现。某省农场一位职工种了5万亩地,良种补贴一下子得了100多万元。这种情况集中反映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强烈冲动。要追求农业利润最大化,首先在土地经营要上一定规模,但必须从国情出发。
当前土地安全的突出问题是乱征滥占耕地。目前,工农产品“剪刀差”的问题基本解决。但对农民土地权益层层盘剥的地价“剪刀差”,给农民生计的近期伤害和长远影响不可低估。据统计,1987至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395万亩,按人均耕地不足0.7亩计算,至少3400万农民因征地失去或减少土地。有关方面资料显示,现在全国起码有4000万失地农民,60%的失地农民生计困难,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成了“三无农民”(无地、无业、无保障)。某省调查分析,若征地成本价为100%,其收益分配格局是:地方政府占二至三成,企业占四至五成,村级组织占近三成,农民仅占5%-10%。有专家测算,近20年有关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征用耕地的价格“剪刀差”,从农民身上至少拿走50000亿元。
土地安全实质是国家安全。在我国,无论科技怎样进步,社会怎样变迁,土地都是农业的命根子,也是农村的命根子,更是农民的命根子。研究“四农”问题,必须把土地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上;解决“四农”问题,必须维护土地安全和农民的土地权益。只有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粮食安全才能得到基本保证。耕地安全是土地安全的关键,土地安全决定粮食安全,同时也决定农民的命运和农村的稳定。
坚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假如这个制度不坚持,不但土地安全没有保证,农村稳定没有保证,甚至会动摇农村整个经济制度。困此,要高度重视土地安全问题,深化对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理解,特别要防止土地兼并和土地私有化两大危险倾向。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多种实现形式,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要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的经验,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农村土地制度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
二、农村: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
农村首先是一个地域的概念。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在这样大的国土面积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只有3万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这3万平方公里之外的国土面积是广义的农村,为城市面积的320倍。农村问题纷繁复杂,但如果把视野聚焦的话,主要是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两个方面。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建国50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的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差距有多种表现,但主要集中在农村。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各方面的差距,在城市有“屏蔽效应”,在农村有“放大效应”。特别是到偏僻农村调研,就会发现相当广大的农村是面貌依旧,很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反差是直观的,也是真实的。
我国目前城乡差距主要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1,但专家们分析,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接近6:1。这两个数据的不同点是加上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实际差距,这样就使城乡差距翻了一番。还有一组数据可能还没有被人们注意,那就是1998至200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4.3%。8.6:4.3,城镇正好是农村的1倍。这个增速比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难以避免,“马太效应”将继续掘深城乡差距的“鸿沟”。
国外的城乡差距有多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在2:1左右。据世界银行对36个国家的分析,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1,极少超过2:1。即使在一些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不像我国这么大。就这一点上说,中国确实是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城乡差距不仅仅在于居民收入的差距。我国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差距4倍以上,城乡居民拥有病床数的差距是6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储蓄的差距7倍以上,高中学校城乡的差距是12倍以上,城乡人均拥有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差距是50倍以上,农村居民的年死亡率长期高于城镇居民至少1个百分点以上。从经济学角度讲,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决定社会事业进步的差距;反过来,从社会学角度讲,社会事业进步的差距,又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比如教育,农村孩子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少于城市孩子,这就使城乡下一代的差距提前拉开。
造成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四个二元”。现在人们比较关注二元结构和二元经济。实际上,更为重要或者说最根本的原因是二元体制和二元社会。后两个“二元”是前两个“二元”的症结所在。如果从逻辑关系推演,这里有两个循环:一个循环是,二元结构产生二元经济,二元经济产生二元体制,在二元体制框架下,形成二元社会。另一个循环是,源远流长的二元社会,是生长二元体制的土壤,二元体制的惯性保护着二元经济,二元经济衍生出加剧城乡差距的二元结构。当前,解决“四农”问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无疑应该首先毫不犹豫地向二元体制开刀。
城乡分割由来已久。建国之初,有过一段短暂的好时光,农民可以比较自由地进城务工。1954至1956年全国有7700万人迁移,这是历史上户口迁移最频繁的时期。但好景不长,到1956年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问题非常突出。为此,在1956年12月后的一年里,中央政府连续了9个限制农民进城的文件,堵截农民进城的措施愈加严厉,甚至搬运工、保姆都不许招农村人,并且还在城市设置收容所,集中遣返进城农民。那些年,分割城乡的主要措施,是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这之后,城乡分割的壁垒全面形成。
农村的贫富差距在三个层面拉大。一是村干部与普通村民的贫富差距。在许多地方,村里最好的房子都是村干部家。因为村干部占有农村稀有的行政资源,进而能够更多地占有其他资源。二是种养大户与贫困户的贫富差距。不管政策做出如何限定,农村土地资源集中和兼并的趁势客观存在。某种程度上,农业经营规模的差距就是贫富的差距。三是农村能人与病弱残疾农民的贫富差距。能人是农村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不是村干部,也不是大户,但有头脑,能力强,很适合在城乡夹缝中发展。这些人包括包工头、经纪人等。此外,还有打工赚钱回家创业或建房的一部分人,也是比较富裕的一端。
农村贫富两极分化的态势值得关注。农村社会出现新的分层,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客观事实。据国家统计局按五等份分组对农村居民纯收入统计,2000年,高收入户年均为5190元,低收入户年均为802元,高低差距是6.47倍;2003年,高收入户年均为6347元,低收入户年均为866元,高低差距是7.32倍。2004年情况虽有好转,但两极分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而城镇居民2003年的高低差距是5.3倍,农村高出城镇的2倍,两极分化的程度严重于城镇。当然也应看到,在一些地方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带动示范作用,涌现出了一批致富带头人。
缩小城乡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艰巨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总体思路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城乡统筹方略和同志作出的“两个趋向”重要判断,以工补农,以城促乡。坚决打通二元体制,一方面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计划失效的问题。通过经济结构的变革促进社会结构的变革,通过社会变革推动经济结构变革。近期的关键是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拆除城乡生产要素配置的壁垒,弥合城乡社会关系裂痕。
三、农民:近忧与远虑
多次说过,谁得到了农民的拥护,谁就得到了中国。他还曾说,中国农民甚至比英国或美国的工人还要好。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没有用处。讲这些话的历史背景,今天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但仍能振聋发聩。中国的农民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农民,是最具坚韧性、最有创造性的农民。遗憾的是,农民也是最容易被边缘化的阶层,他们的近忧与远虑,无疑也是国家的近忧与远虑。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阶层,也是最大的弱势群体。截至2004年底,我国有7.57亿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2%;城镇人口5.42亿,占41.8%。一般来说,城镇人口的比例也就是城市化率,乡村人口数量也就是农民数量。农民作为农业劳动者,是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阶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课题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分成10大阶层,农业劳动者为第九阶层。在这10大阶层中,农业劳动者阶层占42.9%,是一个最大的弱势群体。因为这个阶层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是少得可怜的耕地,拥有的组织资源几乎等于零,拥有的文化资源也极其有限。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一个影响全局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由快速加温到慢慢降温,由高速增长到低速徘徊,目前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拐点。2004年结束了7年的低谷期,实现了6.8%的增长。这个速度为1997年以来最高的,但低于1979年呈2004年平均增长水平。1979至1983年,农民收入连续5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有两年超过19%。然而,从1986年开始,农民增收就显现出后劲不足。除了1996年由于粮食大丰收和粮价上涨,农民收入增长9%以外,其他17个年份都低于2004年的增长水平,最高的年份是1988年的6.4%,最低的年份是1989年的负1.6%。这样一比较,有两点需要保持清醒头脑,一是6.8%的增长难能可贵,2004年是不可多得的农民增收年;二是在这样一个新的平台上,农民增收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农民增收结构发生积极变化。这里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分析的数据,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略有不同,但也许更能说明问题。农民收入主要由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四部分组成。2004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737.7元,增长12.2%;工资性收入991.4元,增长9.4%;转移性收入145.1无,增长23.9%;财产性收入63.1元,增长6.7%。这一串数据表明,家庭经营收入是基础,占总收入的59.2%;工资性收入是新增长点,潜力很大;转移性收入虽然只增加28元,但农民人均从国家得到的收入为52.1元,增长64.9%,这说明惠农政策将成为今后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
农村居民贫困状况不可低估。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610万,贫困发生率由30.8%下降至2.8%。这确实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但又不能不指出,目前农村贫困标准还没有与国际通行的贫困标准相接轨,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贫困标准为人均纯收入668元,按每公斤小麦1.6元计算,只能购买417.5公斤。更为重要的是这668元是贫困标准的上限而不是下限,有的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只有500元左右,吃饭都成为问题。如果按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概接近1个亿。这就涉及到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因,如果套用这两个概念,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相对贫困人口近1个亿,中国的反贫困任重道远。
农民未富先老,农村人口加速老龄化。2005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突破1个亿。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将逐步凸现。未富先老现象,在农村最为普遍。种地的人大部分是60岁上下的老人,40多岁的妇女。农村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之所以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主要原因是严格的户籍制度掩盖了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指出,近年来城市用工的年轻化,是以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为代价的。我国发展道路上老龄化“陷阱”越来越近,农村和农民将首当其冲。
农村人口性比例严重失调。据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男女比例失调的趋向非常明显,男性66976万人,女性63012万人,男性多3964万人。男女比例失调问题在农村尤为严重,有的省份男女比例已经超过了130:100。也就是说,在相应的年龄段,130个男人中可能有30人找不到配偶,而这30人的绝大多数肯定是农民。由于性别比例失调造成的婚姻积压,已经被国外别有用心的人纳入中国威胁论的一部分。有美国人危言耸听地说,中国未来为了解决严重的性别比例问题,会选择地区霸权主义道路,甚至通过战争转嫁矛盾。
四、农民工:民工潮与民工荒
农民工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演进而出现的独特阶层,民工潮和民工荒是我国就业问题的独特现象,它不但涉及到农民身份转换和农民工权益,关系到工人阶级成长壮大,还影响到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我国就业结构的大体轮廓。到2004年底,我国就业总人数为7.52亿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3.52亿人,第二产业就业1.69亿人,第三产业就业2.30亿人;城镇就业2.64亿人,乡村就业4.87亿人。这组数据有“两个大头”:一是三次产业就业的大头在农业,二是城乡就业的大头在乡村。这“两个大头”说明,我国64%以上人员就业在农业和乡村。由此可见,无论是按产业分就业,还是按城乡分就业,农业和乡村都为就业承担着巨大压力。正因为这种巨大压力的存在,“盲流”就演变为声势浩大的民工潮。
农民工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到底有多少?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因为这一社会群体的组成比较复杂。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全国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为1.38亿,但其中有一部分不是农民工;而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分析,2004年农村劳动力到乡以外就业人数达1.02亿,但其中不包括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这两个数字显然不能简单相加,但又不能随意相减,这里只能对总数做一个保守估算,目前全国农民工大概在1.8亿人左右。
民工潮现象还将长期持续下去。八十年代初,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城务工就业,民工潮现象愈演愈烈。I亿多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大规模、大跨度流动,就是持续多年的民工潮现象。1994年全国春运客运量为12.2亿人次,2004年达18.9亿人次,10年间增长6.7亿人次。一般认为,农民工占春运客流的60%以上。决定农民工涌向城市有两个决定性变量。一是城乡收入的差距;二是城市对农民工的需求。这两个变量在我国充分具备并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民工潮现象也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方面调查,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在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农民工是农民向城市居民过渡的桥梁,是农村联结城市的纽带。农民工对改革开放的贡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对农村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稳定的贡献都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当然。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民工荒发出我国农村青年劳动力短缺信号。近两年来,民工短缺的报道屡见媒体,不仅技工难招,普通工也难招,其原因说法不一。有研究分析表明,从供给总量来说,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农民工供大于求显而易见,问题主要出在农民工的需求结构上,尤其是缺少25岁以下的女性农民工。比如,全国农民工中25岁以下的劳动力占47.3%,而广东东莞市缺工的需求17~25岁之间农民工占87%,男女性别比例为1:4。但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15-25岁的乡村劳动力只占全部劳动力的18.7%。因此有人推算,25岁以下农民工存在700万人的供需缺口。大量情况表明,我国农村已经进入青年劳动力短缺与中老年劳动力过剩并存的阶段,这一矛盾提前表现为民工荒。
民工荒是农民工“用脚投票”的结果。民工荒现象,很值得进一步深思。经过市场经济洗礼,农民工理性经济人的特征日趋明显,他们学会了“用脚投票”。首先,农业生产效益与打工收益的成本比较,中央的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收入,有些农民选择了在乡务农。其次,哪里农民工的就业环境较好,企业待遇较公平,农民工就流向那里。再次,城市对农民工的拉力、推力因素,农村对农民工的拉力、推力因素所起的综合作用,也是决定农民工“用脚投票”的重要依据。
关键是要给农民工公正平等的待遇。城市和企业使用农民工,还有一些不平等的条件、不公正的待遇。歧视农民工不仅造成对农民工权益的伤害,还在于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不平等。随农民工流动的大概还有2000多万儿童,大部分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其中有10%的流动儿童失学。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乃至“四农”问题,最终的出路是给农民完全的国民待遇,给农民工真正的市民待遇,这将是中国农民的最后一次彻底的解放。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