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民增收面临困难和建议选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04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极大地调动起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加上市场粮价回升、农业生产气候条件适宜等多方面有利因素,农民增收呈现近年来少有的好形势。据统计,2004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增加
314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收入增加最多和增长最快的一年。但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化解,2005年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任务还很艰巨。
一、2004年农民增收的特点
影响2004年农民增收的重大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三补贴、两减免”政策,不仅重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粮食价格回升。自2003年底以来,粮食价格持续回升,回升幅度之大是1997年以来从未有过的,粮价回升保护了刚刚调动起来的农民种粮积极性,种粮农民也因此获得丰厚的回报。三是全年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2004年全国所遭受的自然灾害也是1997年以来最少的。受其影响,
2004年农民增收呈现新的特点:
1、农业收入创历史新高。
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农业收入是农民收人的最大来源。近年来农业收入持续徘徊,在农民收人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下降,但仍超过1/3;另一方面,我国2/3左右的农民半数以上的收入是来自农业。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收入曾出现两次大的增长,对农民增收产生重要影响。第一次是1994年,农业收入增加162元,增长36.2%,当年农民收入名义增长32.5%,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第二次是1996年,农业收入增加156元,增长19.5%,当年农民收入名义增长22.1%,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2004年农业收入达到1056元,增加176元,增长20%,收入增加的数量和收入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收入大量增加,为2004年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作出重大贡献,农业增收因素对当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
56%。
2、外出务工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004年农民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人均998元,增加80元,增长8.6%,保持了稳定增长,是农民增收稳定的重要来源。工资性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外出务工收入增加是主要的增收来源。
2004年外出务工收入增加52元,增长14.9%,对工资性收入增收的贡献率为70%,对全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16.6%。
3、政策性收入大量增加,税费负担显著下降。
“三补贴、两减免”政策是2004年最受农民欢迎的政策,也是近年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打折扣最少、落实得最好的政策,农民直接受益颇多。
2004年农民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购置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三项补贴得到的收入人均16元,其中粮食直补收入人均14元。政府补贴农民的政策和农民得到的实惠之多,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
“两减免”使2004年农民的税费负担人均减少30元,负担下降44.3%。税费负担占当年农民纯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2.6%下降为1.3%,下降L3个百分点。农民的税费负担下降之大和占当年农民纯收入比重之低,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
4、粮食主产区收入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进入新阶段,由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低迷,农业增产不增收,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速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2004年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种粮增收,种粮收入增加对全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55%。种粮效益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受益最多。2004年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25元,比上年增加356元,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8.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5、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幅度超过高收入农户。
低收入农户主要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近年来收入持续缓慢增长,2001年名义增长2%,2002年名义增长4.8%,2003年名义增长1%。2004年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发生了显著变化,收人大幅度增长,增长幅度高于高收入农户。按照农户人均收入水平进行5等分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2004年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1007元,名义增长16.3%;中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1842元,名义增长14.6%;中等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2578元,名义增长13.4%;中高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3608元,名义增长12.5%;高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6931元,名义增长9.2%。低收入农户收入的增幅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比当年高收入农户收入的增幅高7.1个百分点。
6、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赞减缓。
1997年以来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持续扩大,而且呈现加速扩大的趋势,2004年这一趋势发生变化,差距扩大的速度减缓。2004年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3692,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与上年基尼系数提高0.34个百分点的速度相比,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速度有所减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没有继续扩大,收入差距比仍保持上年的3.2:1的水平。
2004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是多方面有利因素同时出现,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有一定的特殊性,2005年要继续保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势头困难较大。
1、农业增收的空间缩小。
一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很小。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是2004年农业增收的重要因素,由于价格上涨,农民种粮的纯收入人均增加了165元。2005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业增收的作用将显著下降。二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也不大。2004年粮食增产,播种面积增加因素的作用占25%,单产提高因素的作用占75%。适宜的气候条件是2004年单产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从目前情况看,2005年再现2004年的气候条件的可能性不大。受耕地面积的限制,2005年播种面积继续大幅度增加的空间也很小。三是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可能性不大。2004年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对农业收入影响很大。如粮食,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农民种粮少增收54元。从目前情况看,2005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很大。一方面,国内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受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成本的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国际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尿素的价格甚至高于国内市场,对国内生产资料市场影响很大。
2、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增势趋缓。
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由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提高缓慢,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主要靠外出务工人数增加。目前,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呈现增势趋缓的势头。2004年,农村常住人口中,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比重为19.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据此推算,2004年新增外出务工劳动力不到500万人,明显少于上年增加840万人的数量。
3、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增收难。
近年来,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投入减少,得到的收入增长速度下降。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2000年增长9.3%,2001年下降5.8%,2002年增长5.6%,2003年增长1.7%,2004年与上年持平。
三、对策建议
1、保持粮价稳定。
2004年粮食丰收,粮价回升,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增幅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农业收入创历史新高,粮食价格回升功不可没。因此,保持粮食价格稳定对2005年农民增收尤其重要。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努力保持粮食及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
2、遏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
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生产环节入手,在政策上加大对生产企业的支持,努力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成本;二是从商品流通环节入手,加强宏观调控,适当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出口。2004年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个重要因素是受国际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影响,生产企业在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供需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大量出口。
3、着力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我国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很弱,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影响很大。2005年的气候条件不如上年的可能性非常大,自然灾害将会增加。因此,要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尽快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4、继续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就业技能。
2004年培训农民工取得一定的成效,在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占15.5%,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培训农民工,一方面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技工的供需矛盾。因此,在完善培训农民工办法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培训农民工的投入。
5、加强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以经营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和社会服务为主,促进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发展,有助于搞活农村商品流通,活跃农村市场,丰富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发展农业服务业,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分工与协作,提高农业生产率。因此,加强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振兴农村二三产业,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