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民快速增收关键城市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民快速增收关键城市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民快速增收关键城市

开启农村市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等等,所有这些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并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极为重要的目标,都迫切要求尽可能加快农民增加收入。中共中央以“2004年一号文件”来推动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可谓完全必要、非常及时。

一号文件提出的九条措施针对性很强,只要落到实处,农民收入快速增加是完全可能的。而要贯彻落实一号文件,除了广大农民自己以外,特别重要、非常关键的是,城市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笔者之见,虽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农民自己不可能置身事外,但如果城市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那么,对农民快速增收的促进作用将远远超过农民自身的努力。

一、一号文件的许多重要措施需要城市去落实

按照笔者的理解,尽可能快速地提高农民增收的幅度,一号文件提出的“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等措施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从农业自身发展的方向而言,这些措施对加快农民增收也具有一定的治本意义。但是,在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内部再怎么“挖掘”,也很难产生足以使农民收入增长到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而只有在农业、特别是农村以外“挖掘潜力”,我们才有可能尽快达到让农民快速增收的预期目标。所以,一号文件提出了更多措施需要城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政策措施。

——比如,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快速增收,更需要的是城市做好工作。从经验来看,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落后地区的农民增加收入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进城打工。为此,一号文件明确对城市提出了“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的任务。实际上,中央把“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以快速增收作为一号文件的第四项任务提出来,表明对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增加收入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也是对城市在这一方面的努力寄予了很大希望。要达到这一目标城市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必须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央对城市提出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过去城市在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快速增收的时候,许多工作是不到位、或不够到位的,他们必须调整过去的一些政策,“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防止变换手法向进城就业农民及用工单位乱收费”;“把进城就业的农民工看这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已经落实的要完善政策,没有落实的要加快落实。对及时兑现进城就业农民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国家已有明确政策,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更得力的措施,明确牵头部门,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权益。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包括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也需要城市充分利用主要集中于城市的教育资源,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作出努力。

——比如,在征用农民土地的时候,城市必须把本来属于农民的利益还给农民。建立并规范地执行保障农民利益的土地征用制度,不仅是失地农民的生存保障,也是保证广大农民收入快速增加的一个机遇。现阶段因为征用农民土地发生的矛盾,其实质就是作为强势者的城市与农民争利,表现为:任意征用农民土地,而不给予农民法律规定的补偿;即使按照原有法律规定的补偿数额,实际上也不能给予农民足够的补偿,使许多失地农民失去了生存保障,更谈不上增加收入了。所以,一号文件要求“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严格遵守对非农占地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这些任务实际上就是对城市提出来的,在征用农民土地时只有城市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失地农民才能有新的生存保障,从而得到一个快速增加收入的机遇,同时也可能为全体农民建立与城市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带来机会。

——再比如,城市对落后农村地区的扶贫,也应当成为贫困地区的农民快速增加收入的一个途径。一号文件把“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作为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提出来,虽然对各级政府提出的任务,但主要应当是对城市地区而言的,因为即使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总体上还是比农村富裕。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来看,因为采取了优先发展城市现代化的战略,所以才会有今天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是农村、农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才有了城市的繁荣和富裕,所以,扶贫不仅是城市道义上的责任,更是一种必须付出的补偿。

可以说,一号文件作为中央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的指示,通篇没有对农民本身提出太多的要求,几乎所有的要求都是对设在城市里的党政领导机关提出来的,而所有由党政机关执行的这些举措,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城市帮助农村和农民。只有城市积极主动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号文件才能落到实处,农民快速增收的目标才能实现。

二、城市将是农民快速增收的最大受益者

城市为农民快速增收发挥作用不仅是其责任,更是其利益所在。以笔者之见,实际上,农民收入快速增加以后,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农民自身,而恰恰是城市!

第一,农民快速增收将极大地推动农村市场的开启,从而极大地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居民收入带来更大幅度的增加。

观察经济增长过程可以发现,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一是投资,二是消费,有专家测算,居民消费每增长1%,便可以带动GDP增长0.5%。在这两种途径中,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显示为GDP的增加,却不一定带来就业增加和收入增长,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的可能性则远远高于投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数据显示,在英国的1.565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2.6018万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中,私人消费占了70%左右,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增长使2003年英国个人平均收入增长率为3%。有专家提出,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左右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占GDP的份额一般为61%。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GDP仍处于低收入国家水平的国家来说,最终消费率应保持在65%—75%之间比较有利于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内需条件,而我国居民的最终消费率1999年为47%,与国际水平存在14个百分点的差距。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计算,2003年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约为41.1%,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投资。而消费水平低,除了其他因素外,根本还在于收入水平低,随着农民收入快速增加,农民的消费能力自然水涨船高,农村市场必将得到有力地开启。而农村市市场的扩张必然使主要来自城市的工业品生产更加迅速增长,这不仅将给城市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将给城市居民带来更高的收入。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达到了8%以上,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只达到4%,从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之比来看,国家政策调节的力度再大,也不可能让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停下来等着农民赶上来,只能是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加快,城市居民收入将更加快速地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了,消费结构的层次也会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会更大,而对居民收入增长拉升的幅度也会更大。据统计,我国已有相当数量的大中城市人均GDP接近或超过3000美元。如江苏省的武进市、昆山市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天津市和南京市2003年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口将加入到消费结构升级的行列,汽车及商品房消费热潮将在更多的城市逐波掀起,本轮消费结构升级在我国将会持续10年以上,消费需求较快增长也将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显而易见,中国的城市如果能够抓住一号文件提高农民收入的机遇,必将极大推动城市自身消费结构的提升,而更快速地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当然,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的时代,当中国农民快速增收以形成强大的有效的消费需求、推动中国农村市场的强烈开启之时,其中的好处不一定都能够为中国的城市所独享。以笔者之见,谁要想将来得到更多,谁就要现在投入更多!

第二,农民快速增收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从而不断提高城市化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在我国,农民快速增收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由于我国现代化实行的是城乡二元战略,农村一直远远落后于城市,一旦有机会、有能力进入城市,农民们会争先恐后、跑步前进的。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和农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必将有更多农民从农村土地上转移出来、进入城市。而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已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浪潮,我国城市化水平已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目前的37%,预计到2010年和本世纪中叶,将分别达到45%和65%,在未来20年中国实现由农村化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里,将会有8亿人口进入城镇生活。

从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的经验看,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绝不是给原有的城市居民带来负担,而是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改造旧城、整体上提高生活质量的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转变为市民的途径通常有两种,一是个别农民到城市打工发财致富,通过支付数额巨大的金钱买得城市户口和住房,才得以在城里定居;二是在城市周边的农民因为城市向农村扩张而卷入城市,这些农民带着土地进城,这些土地在城市的“经营”下,都化成了巨额财富,主要为城市居民所享有。以笔者的观察,农民进城的方式不可能很快改变,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变,因而,城市化进程越快,原有城市居民将获益越多。所以,城市居民们只管等着享用农民们快速增收的成果吧!

三、现阶段城市至少可以为农民增收做四方面工作

如果城市帮助农民快速增收,那么它们可以做的事情非常之多,笔者认为,所有城市都应该按照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尽快制定一个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扎扎实实地为农村发展作出努力。在现阶段,至少有这样几件可以做和应该做的事情立即着手去做。

第一,帮助农民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阅读中共中央的这篇一号文件,最让我兴奋的是这段话:“从2004年起,确定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表明中央已经确认,国有土地出让金应当至少部分用于农村的建设发展。那么,这笔钱既然可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为什么不可以再分出一部分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呢?笔者建议,将国有土地出让金三七分成,城市用30%,农村用70%;在70%中,20%“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0%用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

这个建议的理由是:1、现在国家正在着手建立新的土地征用制度,所有国有土地的转让将通过拍卖来进行,这必将使国有土地更多增值,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即使只分到其中的一小块,也将是很大一笔财富,不可以再像过去那样由城市独吞。2、国家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目的是要开启农村市场,而如果没有一个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即使收入再多的钱也不敢轻易消费,因为没有社会保障,大多数农民就不会有信心去消什么费,特别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而如果农民赚了钱也不敢、不愿意消费,国家费那劲干什么?

第二,帮助农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或许有人会说:让城市拿钱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你这不是缘木求鱼、痴人说梦吗?它吃饱了撑的?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城市帮助农村搞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民快速增收,但实际上还是帮助自己。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好了以后,受益主要还是城市:首先是城市土地将因为周边地区交通、能源、通讯等设施的建设而迅速升值,城市必然从中获益良多;2、农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农民把农副产品拉出来,更有利于城市把工业品运进去,当然要拉动农村的工业品消费,城市当然要因此增加就业和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城乡进一步协调发展,城市可以得到更多好处,因而应该有这样的长远眼光,主动去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帮助农民快速增收。

第三,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服务

城市在这一方面的任务一号文件已经讲得很具体了。笔者再提几点具体建议:一是城市在制定市政建设规划的时候,应当安排在市区一些区域建设一些专为进城农民所用的廉租房,让农民一到城市就可以找到成本最低的安身之处,而且便于管理,民工劳务市场建设、职业培训、计划生育、子女教育、社会治安等等工作都可以很方便地加以解决。二是城市应该在进城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更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现在相当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之前没有什么知识技能的准备,到了城市常常因为不能适应城市需要而找不到工作,如果城市根据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主动地对已经进城的民工加以培训,或者与民工输出地的政府合作进行培训,那么必然会取得双赢的效果。三是城市应该主动帮助农民工和用工单位签定劳务合同,帮助农民工取得城市职工都有工伤、医疗、失业、养老四项保险,帮助农民工拿到应得的工资。

第四,支持农村大力发展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动员和组织城市居民去农村创业

现阶段我国农村市场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民承担着沉重的子女教育费用,使许多农民为了子女教育,根本不愿拿出钱来作什么消费。“农村教育农民办”,加上近年来的教育产业化浪潮,用有舆论的说法,教育已经成为“催生贫困户”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更是相当普遍。在推动国家更多承担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经费的同时,城市应当主动配合国家,把集中在城市里教育卫生资源送到农村去。比如,城市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一些措施,让城市里的教育卫生部门与农村对口部门进行合作,比如,可以规定城里的教师、医生等人员每个人都必须到农村为农民提供两年的无偿服务,不仅使城市的教育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锻炼和培养人才,更可以让农民享受更好的医疗、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也减轻农民在这些方面的负担。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除了帮助农村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以外,城市还可以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和各方面人才特别是大学生去农村创业,特别是在帮助农村发展二三产业方面,城里人去农村发展,不仅可以帮助农民,而且自己也将发财致富。实际上,许多农村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机遇,有着大量的商机,谁第一个赶到那里,谁就可以抢先富裕起来,关键是许多人不了解这一点,缺少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城市应当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鼓励城里人去农村考察和调研,相信许多思想活跃、敢想敢干的城里人,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一旦发现了那些商机,又有政策支持,他们一定不会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