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物流信息化服务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农业物流信息体系中包括农业市场信息、农业物流的资源信息,而现在农业信息系统和农业物流信息体系所能提供的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这是导致在途损失严重,影响流体保值增值的重要原因,由于农业生产、运输和消费在地点上是分散的,且都会成为需求方或供应方,所以物流增值服务网络应该是分散的、自组织的对等网络。
关键词:农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保值
一、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国外农业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70年代工作重心是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初以来,研究重点转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技术因具有可及时、准确、经济、全面地搜集所需信息的特点,因此,信息网络正在迅速向发达国家的农村延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中心网络系统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于1975年创建的AGNET联机网络,可提供200多个不同用途的农业软件。其他如美国的AgcomputingInforlinc、AGRISTAR、GRIN,英国的AGRINET,日本的CAPTAIN,澳大利亚的CISC,荷兰的EPIPRE,加拿大的GiassRotsInformart等都是较有名的农业信息网络。这些网络服务于农业生产管理,已取得巨大成效。
二、中国农业物流信息化服务
农业物流的流体——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生化特性有别于一般物流的流体,所以农业物流系统及储运条件、技术手段、流通加工和包装方式都具有独立性,而农业物流的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也具有专属性,加之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以及生产的季节性与常年性消费需求之间的对立,造成了农产品供需的时空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途径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物流。随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的实施,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投资和产品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农产品物流作为协同发展的关联产业也将步入快车道,农产品物流将越来越成为农业产业化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十五”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意见》提出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快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
21世纪是信息经济的时代,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世纪,而信息化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农业物流信息体系中既包括农业市场信息,也包括农业物流的资源信息,而现在农业信息系统和农业物流信息体系所能提供的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这是导致在途损失严重,影响流体保值增值的重要原因。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把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不但能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而且能降低农业信息的获取成本。基于INTERNET,处于不同地域的生产者可以使用农业专家决策支持模型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浏览WEB多媒体文档,还可以随意连接其他农业信息网站。它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物流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物流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信息系统具有六大战略意义:提升农业聚集效应,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专业化,加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三、物流信息化服务系统
1.我国目前农业物流信息化系统的不足
在国内从信息收集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应用与开发搜索引擎技术、自动编辑系统、自动撮合系统。比如,北京农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自动编辑系统、自动撮合系统。中国农网的所有栏目均具备模糊查询功能,方便用户对信息的搜集。从信息的传输、方面,基于互联网的传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全球资源共享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自己需求的信息传播。
目前的物流信息系统主要采用的是两层或三层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在两层C/S模式下,客户端需要通过网络远程与服务器交换数据。这样,网络上可能会有大量数据传输而造成网络瓶颈;另一方面,这种模式的维护费用很高,而且这种模式造成了信息系统的重复开发。现代物流趋于全球化,加上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开放产品的查询信息给所有的潜在客户,所以服务器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三层C/S模式由客户平台、中间层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在这种模式中,中间层将客户与数据库隔开,减轻了网络的压力。但是三层模式会给应用系统带来性能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且很难确定性能故障发生在哪一个特定的服务器或网络连接上。B/S模式中,用户界面完全通过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主要的事务逻辑还是在服务器端实现。B/S的主要缺陷有两点:第一,企业是个有序实体,而Internet面向的是一个无序的集合,B/S必须适应长期C/S下的有序需求方式;第二,企业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基于Internet技术上的应用,与这些应用连接,是B/S的一项极其重要而烦琐的任务。
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物流信息系统还存在信息市场发育的基本条件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交互性差,信息内容单调,信息产品和技术的实用性差,信息咨询服务滞后等不足。
2.农业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方向
开发基于对等网络的农业物流应用软件,使物流服务网络中的结点所具备的功能模块:
信息及:用户通过信息平台将自己的需求信息到物流增值服务网络上。为了保证有效信息的可用性,用户在信息的同时,要系统选择一些结点作为自己的,将信息复制到这些结点上。为了防止过期的信息占用存储空间,需要一种机制,对存储空间中的信息进行控制。
信息搜索:由于信息分布在网络上不同结点,系统提供一种高效的搜索机制向用户提供全面的搜索结果。
信息过滤及优化:随着网络上信息量的迅速增加,系统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动态信息流进行过滤,仅把满足用户需求的文档传送给用户,以运筹学中优化物流系统的模型为理论依据,可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
信息安全:为了保证信息的可靠、有效以及整个物流网络的安全高效,需要对信息者的身份进行认证,防止散布虚假信息、有害信息等。各模块相互合作,使系统的操作性、安全性、效率性有机结合,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四、结论
由于农业生产、运输和消费在地点上是分散的,且都会成为需求方或供应方,所以物流增值服务网络应该是分散的、自组织的对等网络。这应该是以后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时应该考虑到的。这个对等网络上结点可以代表农户、农业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中心或超市、农贸市场等参与农业物流过程的供/需方个体。与传统的物流信息网络相比,在这个对等网络中没有中心的服务器,传统的物流信息网络中服务器上的信息被存放到对等结点上,网络具有较好的储藏性,不需要中心管理或控制机构,因此不需要在管理上进行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资,降低了投资成本。网络中包含了供应和需求双方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广泛的信息,实现了供需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