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三农问题是打造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三农问题是打造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三农问题是打造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2005年2月19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农民是否安居乐业,对于社会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就是要有效解决好最核心的三农问题。

一、三农问题的表现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

当前“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农民收入问题、农村市场消费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村社会发展问题,其他问题要么是由这四个问题引发出来,要么与其紧密相联。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三农”问题,表现在宏观层面上仅仅是一个农产品供给问题,或者说是食品安全问题;现在三农问题已经从食品安全问题演变成一个以收入、消费和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1、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惠及十几亿人民,特别是应该惠及处于比较贫困的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收入渠道的不断拓宽,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富者越富,贫者越贫,收入分配的集中度越来越高,社会财富逐渐向少数人集中。改革开放以来的27年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1978-1985年,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57倍缩小到1.86倍。1983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2:1,但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体制开始改革,城乡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

1,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1,2003年扩大到3.23:1。城乡居民收差距是明显偏大的。2004年风调雨顺,政府从开春就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和给粮农直接补贴等惠农政策,加上市场上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涨价,农业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增加6.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实际增长仍然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了3.53: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以及农民尚需从纯收入中扣除柴草等不可能成为消费基金“、三提五统”和用于再生产的部分,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约为5:1-6:1。还要考虑到,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别。即使在一些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别也不像我国这样大。农村的群众贫困问题最为突出。若以国家标准来算,我国农村有2610万绝对贫困人口,4977万相对贫困人口,两者加在一起近8000万。

城乡差距拉大,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2000年,我国总体上已实现了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由于农民收入少,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的生活质量、文化教育水平、卫生医疗条件、社会福利设施等等都比较落后,就谈不到社会进步,与小康水平也还相差甚远“。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现象较为明显,普遍存在“二元”结构,差异非常显著。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占全国人口总数70%的广大农民达不到小康水平,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城乡差距拉大,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三农”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必将出现粮食和农产品减产,有些工业生产缺乏原材料,市场农产品供应不稳,物价波动,势必引起人心惶惶,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2、农村市场消费问题。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极其缓慢,同城市居民的差距不断拉大。从1993年到2002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上增长了2.58倍,而县及县以下仅增长了1.87倍。到2003年农民人均年消费支出水平是城市居民的1/3,消费差距比八十年代扩大了40%以上。由于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农村市场需求明显偏冷,导致其在全社会中的市场消费份额出现了萎缩的趋势。例如,在1990年农村市场消费在全社会中的份额是53.2%,1995年降到40%,2002年进一步降到36.7%,2003年又进一步降到35%,2004年继续下降到28%。当前,农村投资不足,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为,在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在紧缩投资和压缩消费,势必会给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困难。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要想启动内需首先必须将占全国2/3人口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鼓励他们投资,刺激他们消费,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增长才会有动力。

3、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只有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达到提高农民收入、富裕农民以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目的。20多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批批农民离开了世世代代耕作的农田,涌向勃兴的城市和沿海地区,形成了全国瞩目的民工潮。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仍十分突出。一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我国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0%,文盲半文盲占15.6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6.64%。在农业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成为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有关研究表明,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中国需要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58.5%。三是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我国城市职工下岗数量增加,城里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这无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困难。四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弱。我国乡镇企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是,由于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地区布局不合理,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减弱,从而导致就业容量减少。另外乡镇企业由于资金增密,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内涵式生产,因而对简单农业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五是城镇化水平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看,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都伴随大量人口转移。而在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差距都很大,我国城镇化水平为37%,与同等GDP水平的国家比要低许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和发达国家的70%~80%。六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设置了重重障碍。既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风险,又使进城民工遭受岐视,其权益屡受侵害。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成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4、农村社会发展问题。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一是农村教育滞后。现在不少城市已在普及高中教育,而在中西部农村,还有很多的乡镇连九年义务教育还不能普及,特别是初中教育,辍学的学生很多,现行的教育资源、教育投入在城乡间的分配极不合理。城市比农村富裕,城市基本上能够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而农村的义务教育实际上由农民自己承担。近几年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中小学教员的工资改为以县为主但不少中西部的县财政也很困难,实际还是负担不起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亿元,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用在农村的只有23%。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许多农村孩子却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湖南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孩子从进校门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共需支出80元,九十年代需支800元,到2004年需支出约3万元,如此昂贵的学费,让农民感叹不已。二是农村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滞后,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目前,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有近7000万户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的行政村还没有通公路,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的村子还没有电话。二十一世纪八十年代前,农村各个乡镇普遍设有科技推广站、文化站,这些年因县乡财政拮据,多数已经散了,偏远乡村农民多年看不到一场电影。最令人担忧的是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恶化,90%的农村合作医疗已垮了,乡镇卫生院很多是勉强维持,有些已人去房空,有些连房子也卖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比改革前还严重。农民家庭一旦有人得病,到城里治病,往往由此陷入贫困。所以许多农民只能小病扛,大病拖,听天由命。据卫生部统计,全国农村人口中40%到60%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一些贫困地区,尤其是西部,60%到80%的患病农民死在家中。

现在农村和城市得的病都不同。城市居民得的病一般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数是富贵病;农民得的病是肝炎、肺结核、痢疾、地方病(血吸虫、克山病等)、营养不良,多数是贫穷病。据第三次全国营养普查:6岁儿童的身高,农村是110公分,城市是113公分,相差3公分;16岁青年,农村是158公分,城市是164公分,相差6公分。城乡差别的恶果已经影响到下一代,而农村的青年和儿童占70%,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二、破解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

三农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直接带来城乡矛盾、工农矛盾的进一步加剧,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提出了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为我们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从多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根本上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统筹城乡发展,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现在,我国正处在从人均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个阶段既是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我们要深刻汲取国际社会及国内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

2、着力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一是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二是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完善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逐步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扩大政策性银行对“三农”服务的范围,遏止农村资金外流趋势。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减轻动物疫病和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四是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通过粮食直补等办法,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创造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外部环境。鉴于我国农村居民数量太多,国家财政实力还不够强大,要30%多的城里人扶持和帮助60%多的农村人,一时还有很大难度。因此,应从多方面确立战略性的长期的富民政策,让农“民有其利”,进而构筑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

3、着力转移农村劳动力。一是要调整城乡就业结构,打破城乡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按市场经济规则,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减缓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带来的压力。二是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逐步解除户籍制,给农民自由迁移的权利,允许广大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全国各地自由选择自己的居住和工作地点,实行国际上通行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及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使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三是要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要树“立城市是全国人民的城市,不是城市人的城市”的观念,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四是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以住房、医疗、养老、劳保、就业、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二元福利保障制度,是城乡分割体制的内核。二元福利保障制度是城市化的重大障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覆盖全体公民,要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同时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农村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构建城乡结构的和谐。

4、着力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单靠农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农村自身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难以承受社会事业发展所需的巨额资金,应当把农村社会发展放在与城市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对待,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公共财政政策,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上级财政的投入力度,并且列入各个年度的财政预算予以落实。一是加快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趋势。在发展中国家,免费义务教育也十分普遍。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包括人均GDP只有中国1/3的老挝、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都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要把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快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步划。二是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重点是加强农村医疗体系和药品供应体系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配备比例和医疗水平,加强县医院和乡卫生院的硬件建设,通过建立配送中心和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降低药品流通成本和价格,形成布局比较合理的县乡医疗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加强农村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全面建立农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重视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普及法定传染病防治知识,坚持开展经常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普遍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生活习惯。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采取切实措施,采取各种形式,加强乡镇站和村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是搞好农村居住环境建设。在积极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认真搞好村镇建设规划。要加强水利、道路、通讯、电力、自来水、排水、垃圾、绿化等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地整理和田间道路建设,逐步创造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的农村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