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湖北生猪行业和三农问题关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1生猪养殖发展的历程
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之美称。自然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南北气候兼备,适宜养猪生产。此外,湖北养猪的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畜牧业和全国广大农区畜牧业一样,属于家庭种植业的补充和兼业,农民利用种植业的产品剩余进行兼业化生产,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这种养猪形式的特点体现在:一是家庭饲养所花的时间中、多为不记时的早晚空余时间,劳动力多是辅助劳动力,实质上是对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利用;二是家庭饲养除消耗少许精料外,大部分为农作物的副产品(茎、秆、藤、叶)、粮食加工副产品(糠、麸、饼、糟等),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三是饲养所需的栏舍,一般是家庭住宅或厕所周围附属物;四是家庭饲养,小群分散生产力水平低。直到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农民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我省生猪生产才得以迅猛的发展,养猪业由副业逐步变成了我省的支柱产业。
1.2建立健全生猪繁育体系,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
为了促进养猪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我省各级兴办了一些畜牧场,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许多良种猪与地方猪杂交。1965年至1983年间,先后从英国、瑞典、荷兰、日本等国家引进良种猪,有11批计448头(公137头、母311头),对生猪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改良作用,但由于没有系统的杂交改良计划,盲目进行杂交,导致猪种混杂、性能退化。从1979年开始开展猪的经济杂交和生猪“四化”模式(即:母猪地方良种化、公猪外来良种化、肥猪杂交一代化、配种人工授精化),建立生猪良种杂交繁育。生长速度比原来提高15%左右,瘦肉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1982年分期分批投资,基本形成了“三群”(即良种猪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配套的良种杂交繁育体系,到1989年良种猪核心群能繁母猪2453头、繁殖群母猪27400头、生产群母猪106万头,地方良种公猪1284头、外来良种公猪5800头;开展人工授精点达到20427个,全省基本实现了“四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繁育体系,提升生猪品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从1992年开始,省政府决定每年拿出财政专项资金200万,用于开展以“优化繁育体系、优化饲料日粮、优化饲养管理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养猪“三优化”计划项目,使全省猪的良种杂交繁育体系得到了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面向不同市场和适应不同饲养条件的良种繁育体系。从2000年起,开始实施优质三元猪繁育体系,以“杜长大”外三元和“长大本”内三元杂交猪生产为典型模式,使生猪生产水平和质量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我省生猪产业比重已超过60%,生猪生产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1.3当前生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社会化生猪生产仍然存在着“五低两高”的难题(五低:集约化程度低、生猪的品质低、生产水平低、出栏率低、经济效益低;两高:死亡率高、生产成本高)。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生猪生产组织方式的滞后,缺乏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相悖的矛盾。这样,在生猪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影响农民增收和稳步发展的问题。
一是生猪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品种改良落后。小规模的饲养场和农民分散饲养的生猪品种仍为土杂猪,出售价格每头低于良种猪100元左右,每年影响农民收入大约400多亿元。
二是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违规和违法使用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时有发生,饲喂“瘦肉精”屡禁不止,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控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是动物疫情是制约当前和未来生猪生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2003年发生的SARS,2004年发生的禽流感,2005年发生的人猪链球菌病等,随着规模化饲养量的增加又带来了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四是各级政府部门出台许多刺激规模养猪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型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是历史上最多的,各地新涌现出的养殖小区已成为当地生猪生产的主力军。但是,建设的规模化和规范化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较为突出。
2生猪产业化与“三农问题”的必然关系
2.1养猪业发展与“三农问题”之间的相关性养猪业在改革中前进不断发展壮大,科技含量逐步提升,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养猪大国,2004年生猪存栏量4.72亿头,占世界总量的51%,产肉量4872万吨,占世界总量的47%。全国生猪存栏出栏6.28亿头,占肉类消费量的65%,人均猪肉消费量28kg。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猪肉消费仍然呈增长的势头,在农业产业化的大背景之下,生猪生产表现出了与“三农”之间的密切关系。
(1)由传统式、小规模、粗放式的养殖转向工厂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养殖。有资料显示:在生猪出栏总量中来源于规模产量呈增长态势,而一家一户的出栏逐年下降,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35%~40%的农户不养猪。
(2)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温饱型走向小康型,对猪肉消费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强调以品质消费和安全健康消费为主体,给规模化生产带来了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3)在政府兴办大农业、畜牧产业化发展的背景推动下,由原来一家一户的养猪转变成企业型或养殖小区的集约型模式,延伸了产业链。将“种植—养殖—加工—分割—配送”以及有机废弃物的处理综合利用一体化发展。
(4)近年来,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出现了“以工哺农”,“产业互补”及资源优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增强了企业抵卸市场风险的能力。
3生猪产业化发展,对“三农问题”的直接贡献
我国进入到加入世贸组织后过度期,畜牧业恰逢结构调整的新机遇。养猪生产该如何发展,在农业经济中如何占居重要地位,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加速粮食转化、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都将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3.1生猪的产业化发展呈现新格局,成功的经验和典型模式值得重视和推广
我省进入到生猪产业化发展时期,无论是大型养猪企业还是广大农村,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方式,也是现代生猪发展的必然。下面仅就典型的“养殖小区模式”和“企业模式”的特点分述如下:
(1)规模效益型的养殖小区发展模式。湖北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生猪养殖小区”,是我省典型的生猪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紧紧抓住实施“优质瘦肉型猪10万头养殖小区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其示范应用课题”,项目区生猪产业被黄冈市政府列入“京九”沿线优质三元猪生产区,被省政府列为优势农产品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规划和全省新建畜禽养殖小区板块建设项目的机遇。狠抓生猪养殖小区建设,生猪产业有了超常规发展。目前,该区已建成5万头生猪养殖园区1个、万头养殖小区4个、3000~5000头专业猪场5个、队级1000头以上养殖小区8个,存栏能繁母猪9800头,从事专业的养猪户783户,从业人员1328人。2004年生猪出栏12.05万头,农业户平出栏20.76头,人均出栏6头,项目区户平、人平出栏数居全省首位。2004年小区出栏生猪实现产值8400万元,利润3000万元,农业人口人平实现养猪纯收入1205元,全区从事专业生产的养猪户783户,户平纯收入3.07万元,从业劳动力1328人,劳平纯收入1.81万元;2003~2005年6月累计出栏29.42万头,创产值1.87亿元,利润6076.5万元。
项目设计按“五化”方案定位,即“养殖规模化、服务系列化、投资民营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达到“八个”示范:园区示范、科技示范、标准化生产示范、规模养殖示范、机制创新示范、服务(技术、销售)示范、生态环境示范、效益工程示范。养殖小区按“五统四分”管理模式运作,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良种引进、统一饲料配方、统一程序免疫、统一销售结算;分户投入、分户饲养、分户结算、分户承担经济责任”。项目区生产通过了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无公害畜禽产地”认证。项目区的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100%,配合饲料入户率100%,生猪免疫密度100%,科技入户率100%,商品猪网上销售比率在70%以上;繁殖母猪年产仔2.2胎,年提供商品猪25头,育肥猪日增量900g,饲料利用率3∶1,养殖小区生猪产值利润率25%,头平纯利250元。生猪养殖已成为该区农业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生猪产业已经成为管理区农业经济中的一大支柱产业,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2)“生猪产销一体化”模式,成为唱响“三农”的金曲。我国居民肉食制品的消费比例约8.4%,与欧美发达国家所占60%~70%的比例差距很大。“无公害”冷却肉既是一种高品质的猪肉食品,又是肉食品的一种新的消费形式,在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历史,在我国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大连、天津等地最近几年也开始生产上市,产销量约占消费总量的30%以上。但目前中粮武汉肉食品有限公司为市属第一家冷却肉加工企业,生产“绿色食品”,被称之为“安全食品”倍受国内外市场关注。中粮集团2003年在武汉市江夏区投资了中粮武汉肉食品有限公司“安全猪肉食品工程项目”。项目建成年出栏种猪2.4万头,商品肉猪20万头的养殖基地,年产20万吨饲料的饲料厂和年屠宰加工生猪达50万头的肉食品加工厂,完成产业化配套工程,实行“饲料———种苗———商品猪———肉食品加工———配送”全程控制系统,从而彻底解决猪肉食品安全问题。加工生产的“家佳康”小包装产品,按冷鲜肉标准化生产。推行HACCP卫生管理体系(美国食品危害关键控制点体系),杜绝现场分割的二次污染,彻底解决猪肉食品的安全问题。该产品品质优良、使用方便、安全卫生,消费者乐于接受。2004年7月“家佳康”安全冷鲜肉获得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并且已经通过了“绿色食品标志”及HACCP的认证工作。2004年5月,在湖北(武汉)农业博览会上,“家佳康”安全冷鲜肉获得“最佳畅销品”奖。
4生猪产业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的潜力巨大
4.1“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和加强
我国畜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显示:目前的良种繁育体系仍然不能适应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是种畜场结构不够合理。全国原种(曾祖代)场不足2%,种畜退化较重,选育不力,严重影响了种畜育种和种畜质量。二是种畜场规模小,经营效益低。在全国2959个种猪场中,平均存栏母猪230头;而饲养200头以下的猪场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国有猪场也是经营状态不佳,效益低下。三是基础设施简陋。四是种畜资源保护不力,丢失严重,不利于新品种的选育与开发。
4.2生猪产业的优势逐渐显露
(1)生猪质量优、规模大。一是种猪生产质量优、规模大,我省已经成为全国种猪供应大省和强省,是全国种猪购买首选地;二是商品猪质量优、规模大,2003年全省出栏商品猪3023.68万头,为全国第八位。其中外三元猪出栏320万头,占10.58%。内三元猪出栏1600万头占出栏数的52.92%,生猪质量居全国前列。
(2)发展潜力大。猪肉价格优势明显。我国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57%,2001年,美国对外出口猪肉的平均价格为2624美元/吨,同期我国猪肉的出口价格为1315美元/吨,比美国的出口价低50%。从世界肉类生产形势看,近2~3年来,虽然肉类总产量仍在平均每年以2%或低于2%的速度微增,但分析肉类主产国的情况,发达国家的肉类产量在稍有调减,发展中国家略有增产;分品种来看,牛、羊肉下调,猪肉和禽肉略有增加。中国虽已进入肉类生产的稳定增长期,分品种的肉类产量平均每年仍有3%~5%左右的增幅,从而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增产幅度。
(3)品种资源丰富。我省猪种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现有优良的地方猪种5个,培育猪种1个,国外引进品种6个(有全国唯一的巴克夏种猪),筛选配套组合10个,其中清平猪、通城猪已经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通过开发地方品种资源可增加养猪业发展后劲。一是可以利用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通过现代遗传育种科学技术,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提高生产力水平;二是可以利用各种优良遗传特性,广泛地开展经济杂交,开发出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猪产品,以满足国际市场对生猪产品的多元化需求。
4.3科技与人力资源丰富
我省有两所农业大学和九所农业专科学校,每年均培养了大量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有较完善畜牧科技推广队伍,有以熊远著、陈焕春两位院士为首的一大批畜牧兽医专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我省有6000多万人口,其中70%为农民,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生猪产业化的发展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饲料资源相对充足,全省每年有1000万吨粮食、125万吨饼粕可用作饲料原料。
4.4生猪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三农问题”中最主要的就是农民的收入问题,而养猪业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省是农业大省和养猪大省,同时生猪产业是我省农民增收的又一大亮点。
5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5.1存在的问题
(1)规模养猪(小区)与农业种植争地问题。国家实行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新建或扩建养殖用地批复困难,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
(2)资金问题限制了农户养殖及规模。农户有发展畜禽养殖积极性,小额贷款渠道不够畅通。
(3)环境压力问题。规模养殖猪粪尿集中且量大,土地难以消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制约了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很大。而政府和银行又缺乏专项资金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4)疫病防制问题。随着生猪规模养殖及其产品流通日益活跃、环境污染越来越复杂。某些传染性疾病经常发生,如:兰耳病、园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等呈多发趋势,且表现出混合感染特征,导致死亡率增高,养殖成本增加,加大了生产风险。
(5)公共性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规模养殖的道路、水电、排污及绿化工程以及生猪良种供应、疫病检测、化验、诊断、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科技养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5.2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推进良种扩繁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积极争取政府给予项目资金支持。(2)科学地编制“十一.五”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创优发展环境。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3)加强产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强疫病综合防治,搞好技术推广,加强防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疫病防治、品种改良及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奠定基础。
(4)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政策性保险,降低畜禽养殖风险。通过建立社会化风险机制,切实保护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5)建立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生产购销平台。通过生猪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时为养殖场、户、购销户等提供准确的信息,引导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