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三农工作转型推动村镇两个转变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当前,农村社会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正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大农业社会转变和由传统农民向城镇化转移中的“产业工人”转变。当前,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农村这“两个转变”,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总书记关于重庆工作的“314”总体部署,按照市委关于“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寻找差距,促进发展”的要求,对于在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委和政府驾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两个转变”促进农村社会发生深刻变革
农村曾经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和前沿阵地,早在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就首先从农村打开了第一道大门,土地实行包产到户,稳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关键在于充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
(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催化着传统农业社会的深刻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广大的农村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一九九二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打开,广大农村人在温饱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后,已经在思考如何发展致富的问题了,因此,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打工增加收入。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品尝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甜头。据统计资料反映,1978年,忠县有农村劳动力有38.58万人,当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主要以做手艺为主,仅2万余人;在1992年,全县有农村劳动力54.19万个,外出务工也才5万余人;到2007年,全县有农村劳动力54.16万个,外出务工就达30万余人。由此可见,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广大农村社会的农民在思想观念和生存方式上已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已由传统的农耕社会悄然向现代社会迈进,广大外出打工农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城市并以从事二三产业打工为生,经过多年的耳濡目染和融入,他们成了城市中的特殊一族,也逐渐习惯了城市人的生活工作节奏,已经乐不思蜀了。因此,又导致了今天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空巢”状况,所以,使得这部分人只是户籍和理论意义上的农民,而实际上正在逐步蜕变为城里人,正由农村社会的“传统农民”逐步转变为现代城市的“产业工人”。
(二)不同的逐利群体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中分化,加速了传统农业市场的萎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加快,广大农村不同素质的群体在逐利过程中,因为其生存手段和方式存在着先进与落后的差异,导致农业劳动力在转移中出现了较大的分化,使得传统的农业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而现代大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兴旺,这无形中加速了传统农业萎缩的进程。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农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在大幅下降,现代大农业收入大幅上升。从忠县的发展来看,传统的种粮收入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在逐步减少,因而,使得从事这部分的人群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具有现代化大生产水平的忠县柑橘生产加工产业、现代化的规模养鸡和养猪业,已成为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二是从事传统农业的人员素质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从事现代农业的人员素质高是农业发展的精英。目前,从事传统农业的主体是留守在农村的老弱病残人员,这些人素质低、体质差、年龄大。由于所从事的传统农业其技术水平较低,因而所生产的传统农产品收成低、价格不高,其收入自然就少。而从事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种养业户和产业化经营者,大都是由有文化、有知识、有技能的人员组成。他们中有的是外出务工者在外学到了知识、技术和致富后,回乡创业从事现代农业,有的是城市人员到农村承包大片土地,从事现代规模化农业经营,由市民转型为“村民”。这部分人由于掌握和具备了现代化的生产管理理念、方法、手段、知识和技能,所以他们掌握了大部分的资源和财富,成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头人和主导者。这就加速了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大农业社会的转变进程。
面对广大农村所发生的两大深刻转变,作为农村镇乡一级的基层干部,我们一定要积极主动顺应并要采取措施来加速这“两个转变”的进程。因此,要切实改变过去在“三农”工作中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通过大力解放思想和扩大开放,来进一步推进农村“三农”工作的大转型,进而统筹搞好城乡协调发展。当前,我们应着力通过抓好以下方面工作来加速“三农”工作的转型,以此进一步推动农村的“两个转变”。
(一)克服传统意识制约,从思想上顺应“两个转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带来观念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和手段的创新。当前,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克服基层工作传统的“田坎干部”、“万精油干部”、“泥水匠干部”的思维模式,构建一个适应当前和今后镇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学习,逐步把干部培养成创新型、专业型并适应现代农业农村工作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村基层干部。
(二)创新工作方法,从工作上促进“两个转变”准确把握,正确认识当前农村社会正在发生的“两个转变”,对于基层党委和政府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科学决策和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顺应了“两个转变”,就会在工作服务对象和工作重点上,在促进今后的发展和建设上找准自己的前进方位和工作奋斗目标。
(三)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引导、服务和监督目前,广大农村社会出现的“两个转变”,是我国三十年来通过不断改革开放的推动,才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育健全,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就应转变成为服务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并在引导、服务和监督上下功夫。基层干部也要尽快实现角色转换,要从“领导指令型”转向“指导服务型”,要从计划经济的“官主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民主经济”,要从微观领导转向宏观引导。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通过力推“三农”工作的转型来加速广大农村社会进一步实现“两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