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本科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困境和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国际税收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国际税收课程双语教学是实践的需要。国际税收是研究跨国税收关系的一门课程,它向学生传授有关国际税收的理论及实务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双重征税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主要方法、熟悉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要有效运用这些知识,就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国际语言———英语,因为无论是跨国经营的企业(个人)还是税务机关都会面临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务机关产生联系。国际税收课程双语教学也是把握国际税收理论和实践最新发展趋势的需要。近年来,国际税收问题研究获得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多数是以英语的形式发表的。要想及时了解这些新的发展,就必须具备专业外语阅读理解能力。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税收课程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税收双语教学普遍面临的教学困境。
(一)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缺乏明确定位对于什么是双语教学,以及由此产生的双语比例、主要教学目标等相关问题,还没有统一的看法。在教学实践中,有部分教师认为应该采用全外文教学,有部分教师认为双语应该是同时采用中文和外文两种语言来教学,而这部分教师对两种语言教学分别所占的比例又有不同的看法。正因为这个问题不确定,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的不同双语课程标准不一,甚至差异很大。
(二)缺乏有效的双语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双语教学的质量控制体系中,课程的准入控制和效果评价两个方面还不够完善。1.准入控制所谓课程的准入控制,即双语课程的开设应该经过试听评估,合格方可开设。评估指标包括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教材的适用性、教师的外语能力、学生的外语能力等方面。目前有不少学校为了达到教育部提出的外语教学课程达到10%的目标,只要教师提出双语课程开设申请即同意开设,甚至强迫教师开设双语课程,缺乏准入考核。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缺乏合适的双语教师是一个突出问题。开设双语课程要求教师能够将专业知识以外语的形式向学生进行讲授,既要求其专业用语准确又要求其发音准确、表达易懂。具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教师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个需要,但这样的人才往往都集中于名校、重点院校,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是非常稀缺的。这就使多数学校都面临着专业教师外语能力不过关,外语教师缺乏专业背景的尴尬局面。在准入控制方面,缺乏合适的教材是又一难题。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以下简称《评估方案》),双语教学要求采用外文教材。而外文教材包括原版引进、外国教材影印版和自编外文教材。无论是原版外文教材还是影印版教材对国际税收教学都是不合适的,因为国际税收研究的是跨国税收关系,从某一国家的角度看则是一国税法的国际方面,外文原版和影印教材多是以作者所在国税法作为出发点来进行阐述,而中国的学生更需要了解的是中国税法的国际方面,外文教材在内容上难以完全适合我国的教学。而且,原版引进的教材价格非常昂贵,动辄数百元,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影印版的外文教材较少且往往时间滞后,不能反映国际税收研究的最新趋势;自编外文教材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且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业团队,参考国外文献时还涉及到版权问题。学生的外语水平相对较低也是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双语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双语课要想促进外语学习必须保证一定量的外语输入和输出。输出方面主要是指学生,学生要用外语表达自己的看法,至少要求专业术语表达准确。从目前情况来看,学生的外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较弱,再加上国际税收的专业术语相对较多,所以学生在听懂教师所讲方面存在一定困难。2.课程效果评价在本科教学评估实施之后,各校都形成了教学评估制度体系。但针对传统母语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估体系,缺乏对双语教学独特性的考虑,以此评估体系用于双语教学效果评价,明显缺乏针对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还属于起步阶段,已经开设国际税收双语课程的学校,有不少还只能停留在尽量提高外语授课比例的层次上,对教学法的研究和应用还顾及不到。再加上学生英语水平的限制,教学的互动还很难开展;在教学手段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共享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双语教学比普通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如果学校不能采取有效的鼓励措施,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动力。从教师角度看,目前学校在双语课程的工作量折算、教师的培训机会等方面都未能给出有力的激励措施;从学生角度看,在双语课程的试题难度、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等方面都未能有合理的考虑。
三、国际税收双语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明确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定位一般而言,开设一门双语课程主要是因为该门课程需要以外语作为工具来接触先进的学科知识,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一点在我国《评估方案》中也有体现,该方案指出优先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应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专业,这说明不是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所以,双语教学首先应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也是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促进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升则是次要目标,这也是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定位。
(二)完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各校应逐步建立双语教学的管理制度,系统地对双语教学进行管理,包括双语教学的开设条件、师资建设、教材选用、课程考核方式以及课堂效果评价方式等系列制度。
1.形成科学合理的双语师资建设制度双语师资主要有两个来源渠道:引进和内部培养。在制定每年的师资引进计划时,考虑双语教学的需要,提供优良的条件,引进一些高水平的教师,起到模范示范作用,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也将外语教学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考察指标。内部培养方面,要重视教师的后续教育,特别是对一批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应创造条件,为其提供国外学习、培训、交流等机会,提升其科研水平和外语教学水平。现在各高校都比较支持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在给予教师经费支持时可以考虑要求其在博士毕业后开出一门跟本专业相关的双语课程。教师在进行博士论文撰写过程中本就需要查阅相当数量的外国文献,如果再刻意进行双语教学相关的准备,完全有可能达到这个目标。当然,在这个准备过程中,学校需要在其他方面给予保证,如降低这些教师的基本课时量任务等,使他们不至于压力太大。
2.双语教学中外语的合理使用目前,我国双语教学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使用外文教材并全部用外语进行教学;二是使用外文教材,混合使用外语和中文进行教学;三是使用外文教材,以中文为主进行教学,只是在一些概念和术语方面使用外语。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需要综合如下几个方面考虑:(1)规章要求。我国《评估方案》中指出,双语教学是指采用外文教材,采用双语教学的学时达到该门课程总学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外语课除外)。根据该方案的要求,双语课程中外语讲授比例应至少保持在50%,最高可以全外语讲授。当然,该方案也指出对一些学校可以采用外文教材中文授课来逐步过渡。(2)学生的外文能力。双语课程的最重要任务是专业教育,外语的使用不应以降低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代价,所以在外语水平较高的班级可以提高外语的使用比例,而在外语水平较低的班级则应该降低外语的使用比例,循序渐进。以我校为例,它属于普通二本院校,一般是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国际税收课程,此时学生尚未通过英语六级考试,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四级考试也未能合格,所以外语水平不高,对原版外国教材的阅读理解能力还需要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一味追求高比例的外语授课是不合适的。(3)课程本身的特点。对于理解难度较大、专业词汇多且以文字(而非数字、公式等)作为主要信息载体的课程,例如国际税收课程,在进行中文授课的班级都反映理解上有难度,所以建议在普通院校,可以采用全外语课件,而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采取不同章节外语使用比例不同的办法,对国际税收的基本原理实行全外语授课(如税收管辖权、国际双重征税及其解决方法、税收协定等),对中国税法的国际方面则可以采用中文方式进行教学,不必拘泥于每个章节都要求外语教学时间达到某个比例;在课程教学早期,对专业术语密集的地方可在外文讲授的基础上辅以中文解释,随着课程教学的推进则可不断减少中文解释的比例;教师的讲授尽量使用外文,但对学生则不必要求完全使用外文,可以考虑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用外文表达的地方可以使用一些中文的单词,只要专业术语的表达准确,不必追求语法等,而课后作业和期末考核则要求使用外文,使学生在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压力和动力。
3.双语教材的选用要求课件、教材与阅读材料紧密配合考虑价格、内容的适应性以及学生的外语水平,笔者认为教材采用中国税务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税收基础》(internationaltaxprimer)比较合适。该书采用中英文双语版本,有助于学生进行对照学习,特别适合学生外文水平不高的情况,而且价格适中。当然,该书是对外国原版教材的翻译引进,也存在前文所谈到的外国教材的缺陷,即在内容上适应性不是那么强,所以还应该配合课件和课外阅读材料。课件以课本的章节结构为主线,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且考虑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课件除了包含课本的核心内容外,还应考虑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如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外资本的流入,在传统的税收协定教学内容(传统教学以OECD和UN协定范本的比较为重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侧重中国签订的税收协定的内容探讨,教会学生怎样读协定;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增加对中国税法的国际方面的讲述。课件还应反映国际税收前沿问题,例如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最新发展、间接税的国际协调、税收信息交换等问题。考虑到国际税收课程本身学时不多(如在我校仅为32学时),而涉及到的内容却很多,再加上外文讲授本身会减缓教学进度,所以必须补充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材料来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当然这些课外阅读材料应以外文为主,包括典型案例、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的税收协定全文等。将原版教材、课件以及阅读材料三者进行有效结合是当前国际税收双语教学比较现实的一个选择,从长远来看则应考虑建设教材。
4.课程教学效果评价问题在传统中文授课效果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需要增添反映双语教学特点的指标,如学生的专业文献阅读能力、专业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的外语表达能力、外语使用比例适合度,教材问题的解决。专家评价方面比较容易把握,学生评价方面则需要向学生说明和强调双语课程与中文授课的差别,使学生能够客观、理智地对双语教师进行评价。
(三)教学方法改革如前所述,双语教学的首要目标还是专业教育,所以依然需要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国际税收课来说,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适用且必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原因在于:第一,国际税收本身理论性较强,加上英文授课、充满专业术语,学生畏难情绪较大,引入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有很多复杂的理论和应用,通过案例的讲解可以一下变得简单明确,便于理解,如国际避税和反避税的方法、转让定价的不同方法等就很适合案例教学;第三,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使用外语进行部分专业交流,促进双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双语教学激励机制的完善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别制定措施,提升其参与双语课程的积极性。
对教师的激励:
(1)对教师工作量的考虑。计算工作量时,考虑对双语教学按普通课时进行加成,按照实际课时量的1.5倍至2倍进行折算,激励教师投入更多时间来探索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2)对双语教学研究进行激励。在教改立项、精品课程的评选、教学优秀奖的评选等方面对双语课程进行倾斜。举办双语教学竞赛、资助教师参与双语教学交流。如我校每年均开展双语教学观摩竞赛,既给双语教师提供了展示舞台,又使双语教师获得了宝贵的交流机会,对获奖教师在去国外进修学习方面以及岗位评定方面给予倾斜,对教师产生了很好的激励作用;除此之外,还在教学改革立项中划分一个单独的系列为双语课程建设立项,对教师产生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3)资助双语教材建设。如前文所述,在国际税收双语教学中,缺乏合适的教材是面临的一项重要困难,学校应激励教师进行教材建设。可考虑对双语教材建设给予校级立项,进行一定的资助,确保双语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
对学生的激励:
(1)可以考虑在评优计算成绩时,增加双语课程的权重,促使学生重视双语课程的学习。
(2)在非外语专业学生中举办外语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促进学生外语应用水平的提高。
(3)学校图书馆增加外语原版图书的购入量,尤其与学生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外语原版教材、专著应加大存储量,为学生进行双语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4)可以借鉴香港等地的经验,在图书馆中划出专区,供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完成小组作业,以配合案例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的采用,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