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政治效果评估探讨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内容摘要:谋求效果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也在于谋求效果。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又是一种有别于其它任何物质活动的特殊形式的精神劳动。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是一种综合性、奉献性的高层次复杂的脑力劳动,具有独特的劳动特点。其劳动的效果表现于直接创造精神产品和间接创造物质产品。它以人为客体,通过主体对客体施加可控性影响,产生第一次“转化”,形成精神效果和精神力量。而在第一次“转化”的基础上,通过客体的行为为中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转化为物质成果,赢得社会承认和肯定,从而实现第二次“转化”。两次“转化”体现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统一。而基于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特点和两次“转化”过程某一变化周期看,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体现于直接和间接效果、近期效果和长远效果、外在效果和潜在效果、受制性效果与扩展性效果、权威效果与感召效果、顺向效果于逆向效果,其精神成果“转化”为物质成果的效果可以说是客观的、辩证统一的。对此,准确把握思想政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治工作效果的辩证统一,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客观、准确、合理、科学的评估,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谋求效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作为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有别于其它任何物质活动的特殊形式的精神劳动。它以人为客体,致力于启发人的觉悟,解放人的思想、塑造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素质、改造人的认识能力、开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热情,是一种综合性、奉献性的高层次复杂的脑力劳动,具有独特的劳动特点。其劳动的效果表现于直接创造精神产品和间接创造物质产品。思想政治工作主体通过对客体施加可控性影响,实现第一次“转化”,首先产生一种精神效果,这是一种精神力量。但这种精神力量不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终结,它还要把这种精神力量通过客体的行为为中介,经过实践活动,转化为物质成果。这是赢得社会承认和肯定的一种精神劳动。两次“转化”过程,体现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统一。第一次“转化”是第二次“转化”的基础,第二次“转化”是第一次“转化”的结果。可以说,在两次“转化”的某一变化周期中,精神成果“转化”为物质成果的效果是客观的、辩证统一的。
一、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的统一
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吸取和改造了黑格尔关于一切都是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的思想,提出了一切都经过中介连成一体的普遍联系的思想。而就思想政治工作介入精神成果的创造和“转化”为物质成果的有效性来说,它的效果是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的统一。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精神产业,它首先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产生精神成果,这种直接成果是无形的。不像做学问和搞文艺、绘画、书法那样通过一本书、一篇文章、一台戏、一幅画或一部影片表现出来,更不像雕塑家具有高超的雕刻技艺所形成的作品那样,令观赏者为之赞叹所折服。而是以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行为为中介,通过人或事表现出来,引发人们的战斗精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神;激发起对工作的热情;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对此,往往能够奇迹般地获得人们预想不到的直接效果。然而,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又不限于精神方面或精神状态,它以自己的精神成果保证和服务于物质成果的创造,进而“转化”为有形的物质成果,这是它的间接效果。因此,评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既要考察其直接效果,必须把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更多的需要注意把握间接效果。
二、近期效果与长远效果的统一
任何工作效果的显现,是多层次、多重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作用于人的思想产生的效果也是多层次、多重性的。从物质和精神的辩证转化看,精神成果“转化”为物质成果的转化是往复不断的。近期效果在变化周期中往往以快速、明显的形式呈现。如当前形势教育、会战前的生产动员、现场的宣传鼓动和个别教育等,使干部和群众在一时一事中提高思想觉悟,在具体业务工作中解决思想矛盾,从而推动工作的发展。它反映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收到的效果。但是人的转变、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反映在近期效果上,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发挥长远效果。例如,三十年前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从近期效果上看是否定了“两个凡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远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前提的形成,则在思想路线上和政治路线完成了两个拨乱反正;在思想上和体制上打破了两个严重壁垒;在中国国情上和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了两个重新认识。由此,在今天细细想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无不借助子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的精神动力,而且在发展社会主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市场经济、建设小康社会、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乃至今后还将继续释放出能量。这种效果在客观上是无法测度和精确描绘的,所取得的社会效果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因此,近期效果是长远效果的基础,长期效果是近期效果的积累,长远效果对近期效果起强化作用。我们说,近期效果和长远效果相互作用、互相转化而又互相贯通。
三、外在效果与潜在效果的统一
在精神成果“转化”为物质成果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有时具有可知向外在效果转化,并且效果往往是潜在的。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常有的感觉是,在一些工作开展之后,见不到效果。例如,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虽然不断灌输,反复进行,但其外在的效果总是不明显外露。然而一旦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各种各样的考验临头,无数青年能够以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集体主义精神为维护人民的利益,义无返顾地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仿佛一朝一夕之间人才辈出,英模遍地。如在“5.12”四川汶川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战斗群体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与捐助者,他们在面临血与泪、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舍小家顾大家,临危不惧、大爱无疆、守望相助,奋力抢救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的财产安全。他们以“就是死,也要朝着汶川的方向,绝不调头”的英勇气概,用自己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英雄赞歌,赢得了党、祖国和人民的信赖和尊重。这说明,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过程中,其效果具有可控性影响的特点,似乎平常不见效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实则潜移默化,一旦外化出来,就能创造出巨大的精神和社会财富。所以,作为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如何,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难以做出确切的判断,到了“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或发挥出拼搏的精神,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们具有过硬的思想觉悟和勇于献身的思想准备。这种思想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主体“铁杵磨针”、“滴水穿石”、点滴施教和润物无声的结果,有它的必然性。
四、受制性效果与扩展性效果的统一
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一般地说,经济、技术工作的效果,在时间、空间上都有明确的规定性。即劳动成果量与投入的有效劳动量成正比例,并在直接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上相对固定地表现出来。但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则不同。主要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思想、道德、观念形态、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影响,因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受到社会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但是,另一种情形是,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出色,往往突破原来预想的时空范围,不仅在本单位内部表现出来,而且还会超越时空,影响到社会,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得到扩展。如六、七十年代在大庆精神哺育下成长起来一批先进职工,不仅使大庆本身一茬茬新人受到影响,而且当他们分赴支援各大油田后,又带出了一批批骨干,同时在全国各地、各企业的千百万职工中都受到影响。因此,在大体相同的内外条件下,一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受制约性越小,扩展性越大,其社会效果越好。因此,它体现于二者的统一。
五、权威效果与感召效果的统一
思想政治工作要参与和介入精神成果和“转化”为物质成果的过程,一定的权威性会产生特定的效果。因为权威是使人们信从的力量和威望,它是各级组织实施有效领导或某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在地位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内容上,弘扬真理,具有严肃的政治导向性;在作用上,扬善惩恶,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是理性权威,树立权威并不是让人们服从某种权力,更不是以势压人。比如,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人们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按法律、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廉洁从业,不谋私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这些教育要求是正常的、合理的,要求人们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否则离开这种权威性,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被动,甚至难以摆脱“一手软”的局面。然而,思想政治工作仅仅依靠权威是绝对不够的,在一定情况下,主体的感召力也会产生特定的效果,甚至远远超过权威效果。主体感召力来自人的学识、品德、能力、威信、忘我牺牲精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神和率先垂范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关心、理解,尊重与信任,用真理赢得信任赢得威望。就此,我们说,权威效果是感召效果的基础,离开理性权威,感召力就会背离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同时,没有一定的感召力,不努力塑造好自身形象,其权威效果也不会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权威效果和感召效果互相制约、互为条件而又互相补充,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体。超级秘书网
六、顺向效果与逆向效果的统一
思想政治工作参与介入精神成果和“转化”为物质成果的创造过程,从施教主体的愿望出发,总希望获得顺向效果。当然,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决定了顺向效果是主流,它带有必然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却事与愿违,产生一种与目标相反的结果,即逆向效果。从主体方面看,或真理不在手中,或者方式方法不妥,或者对客体缺乏感召力等,因而不仅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还会出现逆向效果。从客体方面看,或者由于与主体的利益不一致而导致心理失衡,或者客体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缺乏忍耐性等,在这种非正常情况下,客体接受和服从的心理性表现为次要地位,表达反映个人或群体的意志占了主导地位。这种逆向效果是一种逆反心理作用的产物,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一种检验和信息反馈。因此,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中加强自我调控和理论研究,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改进工作方法,增强说理性,使参与介入的内容更生动,更丰富,以不断满足人们的新需要,避免出现逆向效果。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作用于客体所产生的两次“转化”,实现由精神成果转化为物质成果的效果既是客观的,也是辩证统一的。然而,思想政治工作实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践活动的结果与实践活动的目标相比较所要达到的有效程度如何,最终都只有通过对其工作效果的客观、准确、合理、科学的评估,才能综合地检验出来。对此,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评估的辩证统一,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