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明确了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及就业能力三者的重要性。总理也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这些思想的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全面认识,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受教育者职业精神养成、高职职业文化培育的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企业培养德才兼备、人格健全、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的准职业人才。随着高职院校办学队伍的扩大,大部分学校人才培养开始重复大学本科的教育模式,使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差别不大,就业中不能体现“职业”特性,导致高职学生出现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状况。因此,走出困境,提升高职学院的培养人才水平和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众多高职院校不得不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后文简称思政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职业文化则在思政课与就业能力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职业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高职学院与岗位相适应的思想道德素养,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一、职业文化内涵

职业文化是人们在长期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习惯、气质、礼仪与风气。它的核心内容是对职业使命、职业荣誉感、职业心理、职业规范以及职业礼仪的自觉体认和自愿遵从,最基本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礼仪。

二、职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关系

十八大后,我国发展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新要求,就业者不仅要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还要具有适应现代化生产岗位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较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流于表面,特别是少有学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才职业文化中的作用。

(一)目标具有一致性

职业文化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一致,即向社会提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素养的主渠道,承担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常识、政治理论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正是为了满足社会所需要人才而确立的。职业文化教育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价值等为目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文化教育与思政课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二)途径与方法相似

职业文化与思政课教育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学做合格的社会人,其教育途径和方法必须多样化,注重实效性、实用性。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思政课作用不断弱化。如何适应新要求,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一直是广大思政课教师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将职业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打破说教模式,充分利用思政课教学资源,围绕职业教育核心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把思政课教学与职业素养统一起来,提高学生职业文化水平,增强他们的岗位意识、诚信精神。

三、职业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中的运用

虽然职业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关系紧密,但如何将职业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升其职业素养,仍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采用专题式教学,增强思政课说服力

与专业课程不同,思政课内容庞杂,学科门类众多。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教材《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系本专业的通用教材,对大部分学生来讲,该教材理论内容较多,难于理解。因此,教学中,可以将两门课程划分成模块,采用专题式教学方式。在每个专题讲授过程中,由于培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要有计划地加入职业文化教育的内容。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廉洁修身)侧重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对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及法律意识的培养,拟将大学生塑造成“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而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职业使命、职业规范的自觉体认和遵从都具有极大作用和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大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等方面均可得以提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则侧重对大学生进行历史与民族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奋斗历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明理、守法、诚信等品质。

(二)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课堂效果

大部分高职学生来自3A录取分数线,政治理论功底薄弱,实践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学习兴趣都远远不如本科院校学生。因此,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实效。第一,转换课堂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个专题都会安排不同小组的学生做专门性发言,内容为本专题学生期望学习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整理期望学习或感兴趣的内容,列出“菜单”,发言10~15分钟。小组发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各小组成员协同合作,团结一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前体验工作中的同事关系,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第二,采用角色扮演法,创设多种职业环境。“兴趣因情而生,思维因境而动”,学生有了主动求知的欲望,才会快乐学习。高职学生理论功底弱,但动手实践热情高。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多种职业环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升学习兴趣,更深入地理解就业过程中应具备的职业文化,实现寓教于乐,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素养。第三,案例讨论、专题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倡导教学方法和风格的多样性。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提升思政课教师职业文化素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著名学者钱理群曾经说过,“未来的教师应充盈人文精神,学识渊博而见解深刻,能独立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善于营造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总之,通过采用各种措施,千方百计给学生‘打一个精冲的底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为目的,改变传统教学思维模式,大胆创新,勇于尝试,不断将职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结语

现今,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加强高职教育的实效性,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水平,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作为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适时结合职业文化教育的理念,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课程设置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培养适应性强、符合社会用人标准的高职人才。

作者:王静 单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