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探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探索

【摘要】建设和谐校园,是弘扬和谐文化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需要。民族学生是高校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今天,了解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和谐校园;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招生生源也呈现多样性特点,其中,民族学生人数也显著增加。民族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今天,了解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对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民族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一)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

科学有效对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领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有效手段。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可以有效实施“和谐校园”构建的新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可以确保和谐校园建设的方向和实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帮助民族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教育,引导民族学生树立和谐发展和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精神的创造、促进制度体系的阐释、分析和普及推广及受教育者的素质塑造。

(二)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需要

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和谐发展是民族关系和谐的源泉,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可以让学生更好了解和认识文化内涵,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能够让民族学生在文化交融中增强自我认同感,培养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各民族间多渠道、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学习,提高其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核心竞争力,为进一步提高民族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三)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民族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学以致用更加艰难,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视阈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引领作用,突出重点,将工作做实、做牢、做细,唤醒民族学生“三个”意识,培养民族学生“三自”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将他们培养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而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

二、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分类指导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但是许多高校没有把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放在贯彻党的意识和主张,自觉服从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来落实,对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肩负起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认识不够,在人、物、力等资源没有给予充分保证,不能有效地将校内外资源的合理整合并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同时没有考虑和重视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结合点,没有聚焦突出问题,缺乏分类指导,导致引领的效果不理想。

(二)引导教育把握不够,缺乏自觉性

首先,高校共青团干部由于人员少,日常活动多,缺乏和民族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对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自身压力以及真实的思想状况了解不够,未能把民族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做实、做牢、做细,工作缺乏自觉性;其次,高校共青团干部多数都是刚毕业就进入共青团系统,在知识认知、工作经验、理念信念等方面比较欠缺,同时缺乏系统化培训和学习,无法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引领的内涵,导致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不足。此外,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性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民族历史等特殊原因的影响,民族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国家认同感不强、宗教信仰盲目、价值观偏差、心理素质偏低、学习能力下降,兴趣缺乏和进取心缺失,导致开展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效果不理想。

(三)教育观念手段落后,缺乏创新性

现今许多高校在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过程中,教育观念落后,缺乏针对性、灵活性的个性化指导,在“两课”课程设置上也没有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相对应的教育内容,对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缺乏实效性。同时对多媒体技术、新媒体等媒介以及民族学生所喜欢的文体活动特点掌握不够深入,教育手段缺乏创新,不能有效地对民族学生思想进行的教育引导。

三、加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工作机制

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民族学生的生活方式、习俗以及民族情感,通过建立民族学生管理体制、管理责任制、预警机制等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的工作机制,学会分类引导,统筹规划,重视民族学生个性差异,关注民族学生思想动态,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因材施教,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创新教育理念和方式

针对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现状和制约因素,从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特点出发,对民族思想政治引领教育理念和方式进行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和帮助民族学生,对经济有困难、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在学习、就业上给予引导和关怀,使民族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理解和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学会获取信息来源的方式,提高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使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高度认同。同时要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引领资源优势,将思想政治引领与网络学习紧密结合,加强网络资源的使用、建设和有效监管,积极用主流、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不断扩宽思想政治引领的新途径,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引领更加广泛深入到民族学生学习和生活。

(三)强化共青团组织作用

共青团组织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因此要把握好形势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扣时代主题,丰富教育内容,积极探索有效形式,努力引领民族学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奋进,与学校齐发展,形成团委主导、骨干带动、支部落实,青年学生参与的思想引领工作立体化工作格局,构建依托党团重大会议,深入学习相关路线、方针、政策;依托重大纪念日,开展贯穿全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依托重大历史事件,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机制。同时围绕“三个依托”,通过组织举办报告会、“中国梦”、“一学一做”、“我与祖国共奋进”“三观三热爱”等主题教育活动、“践行新思想,拥抱新时代”组织生活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团日活动、“研读报告,首府青年话使命”主题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使民族学生进一步坚定信仰、树立信心、理性思考、明确目标、提高素质,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四)营造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

尊重和理解各民族间的文化是促进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手段,是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基础。将不同民族文化融入到整个校园文化的视野当中,才能让校园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因此,我们要积极搭建开展民族文化的活动平台,结合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风俗,通过开展“民族特色文化”主题讲座和座谈会、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民族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民族歌舞表演等民族文化活动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民族团结,彰显对民族学生的重视和对民族文化的尊重,满足民族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个性,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因此,在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今天,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要基于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工作机制和内容,创新教育理念和方式,拓宽教育途径,使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获得生机和活力,从而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郑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J].劳动保障世界,2013(9):10.

[2]孙璐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构建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江西理工大学,2009.

[3]朱雯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意义与功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2):96.

[4]鲁提普拉夏尔皮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5]张永军.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2013.

[6]陈龙涛.民族文化融入视域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6(4):52.

[7]徐卿.和谐校园理念引领下的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69.

作者:曾扬阳 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