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学工厂在物流专业推广的意义和路径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学工厂在物流专业推广的意义和路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教学工厂在物流专业推广的意义和路径

1“教学工厂”理念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

1.1“教学工厂”的概念“教学工厂”主要是将工厂环境引入学校,在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主要便于教学的工厂。“教学工厂”试图在学校内部营造一个典型的企业环境,并与教学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使实践教学工作不依赖于企业,在校内即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

1.2“教学工厂”理念在职业教育的应用与推广“教学工厂”(TeachingFactory)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Polytechnic,简称NYP)林靖东院长提出的职教新概念,“教学工厂”经历了校园内的工厂模拟(simulation)、模仿(emulation)到融合(integration)的发展过程。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改变了传统职业类学校在职业技术教学中只是模拟或模仿,将教学与生产实际、产品的开发研究等融合在一起,提供给学生真实的企业环境进行实战培训,学习企业经营与管理经验,它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经过教学工厂学习培训的学生,基础扎实,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具备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地应用于实际工作环境的能力,深受企业的欢迎。企业工程师与教学老师合作研究项目,使教学与项目相融合。通过项目研究,提供教师与企业沟通的机会,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企业前沿技术,积极超前进行专业开发准备,因而能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进行新专业和新课程的开发,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为企业技能开发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同时,项目合作也使教师的专能得以开发提高,提升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有助于教师自我更新和发展。我国最早提到“教学工厂”这一术语的文章是由郑学农撰写,刊登在1997年《上海教育科研》第四期,题目是“‘教学工厂’———新加坡职业教育新理念”。1999年天津教育年鉴记载,早在1998年天津一轻工业学校借鉴“教学工厂”办学模式建立日化专业综合教室。2004年5月,《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刊登陈怡舟的“新加坡‘教学工厂’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一文。此后,“教学工厂”理念和教学模式为中国职业教育者所熟悉。20世纪90年代末,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将“教学工厂”克隆到国内的职业院校。2009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通过两年来“学习型教学工厂”的建设与实践,在专业建设、课程综合化改革、综合实训项目开发、顶岗实习、服务社会、技能竞赛等各方面都取得初步成效。

2“教学工厂”理念在物流管理专业推广意义

2.1经贸类院校特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物流企业的特点与岗位要求,不可能安排批量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始终是经贸类职业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难以突破的瓶颈。

2.2“教学工厂”理念的推广有助于经贸类院校突破工学结合的瓶颈“校企结合”在目前市场经济中应是校企互利双赢,才能促进双方长期合作下去,工科类岗位特点决定了企业愿意接受批量学生顶岗实习,既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劳动力,同时也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而经贸类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兴趣不大,主要是找不到合作点,企业对单方面的付出不感兴趣,很多校企双方合作都是热热闹闹签订协议后,就束之高阁了,因此造成了学校学生的“企业经历”甚少。借鉴“教学工厂”先进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引进贸易公司,建立“教学工厂”,进而构建“边学边工,亦生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关键,能保证工学结合有效地落实,能促进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专业根据行业特点,在与合作企业充分研讨和论证的基础上,将企业相对独立的部门分拨出来,或成立分公司,建立“教学工厂”,形成与“订单培养”相结合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会解决以下问题:

①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彻底改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被动合作的局面。②在经贸业务中,无论多么逼真的模拟也不能代替实际环境中的实际操作,而“教学工厂”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在真实岗位实际操作和顶岗实习的问题。

③订单培养的人才能顺利实现无缝对接。

④真正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3“教学工厂”理念在经贸类院校推广的路径

3.1制定以“教学工厂”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基于教学工厂的项目驱动教学策略运用于课程教学,选择实体公司的项目很关键,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进行项目选题,确定学习情境,在教学中对完成项目的各项技能及时训练,同时将项目进行分解,低年级完成分解的小项目,高年级参与真实项目的实施,最终完成项目产品,从而将教学过程化为生产过程,将教学目标化为生产目标,将教学考核方法化为对企业员工的考核方法,最大化教学做一体化,采用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学与做合一,知行合一,从而达成教学价值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2建立适宜“教学工厂(公司)”是理念推广的关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工厂”相比工科类院校具有投资小,易操作,见效快,但就业岗位少的特点,可以结合行业背景建立相应的业务或公司。比如:我们与某大型快递公司以教学工厂为核心的项目驱动教学策略建立了“快递公司学院分部”,解决了快递公司最后一公里和校园揽货的业务需要,同时也为在校的专业学生提供了实习岗位。目前,我们将该理念应用到一些大型商贸公司,学院为公司提供办公场所,公司将易于操作,容纳岗位多的部门设立在学校,企业一线员工与学校专任教师角色定期互换,学生以学徒的身份进行岗位实习,这样就为“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提供了合作途径。在教学安排时,注重弹性安排,分班实习,人员相对固定,既要保证所有专业学生在岗位上学到知识技能锻炼能力,又能维持一定时间的稳定性,保证公司业务正常进行。对于高职一年级学生主要以岗位见习为主,可以通过模拟企业的场景进行教学,二、三年级学生可分班安排岗位实习,同时,业务骨干要相对稳定,运用所学知识为企业带来较大利润的骨干可适当折合学分或网上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实际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3.3改变传统的人才评价体系与该理念相配套的就是对人才的正确的考核与评价。在我们实际教学中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例子,学院聘请在岗位工作优秀毕业生返校介绍经验的时候,发现他们当中60%以上都不是当初学校考核体制下的优秀学生,这说明学校的评价体系与学生的工作能力是不相符的。引进“教学工厂”理念,将会对职业教学的考核机制、手段和方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要将企业对员工的考核评价体制嫁接到学校,更加注重对过程的考核,而能力的高低将成为考核的核心,职业素质成为考核的关键点。

4推广教学工厂理念的实际应用中值得商榷的两个问题

4.1学分制灵活应用的问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生活有具体严格的要求,学生的每一项学习任务都会量化成学分,学生必须修满学生才可以毕业,而“教学工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颠覆,不可避免地冲击原有的学分管理,所以要有针对性地研究更加灵活的学分制,使学生的“学”与“做”转换自然,便于整体安排。

4.2“教学工厂”工作人员双重身份的问题“教学工厂”首先是一个实体,一个投入市场运营的企业,那么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首先具备经营一个企业并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说他们是企业的员工,但他们同时肩负着“新兵训练营”“师傅带徒弟”的角色,他们是师傅,也是教师,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如何针对这些人员制定科学的管理目标和工作绩效考核标准,是“教学工厂”顺利运行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