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物流管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物流管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物流管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产教融合是目前多数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手段。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能够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产教三维融合的培养模式,让校企资源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最终实现三方共赢。本文主要就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物流;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国务院办公厅早就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其规定内部也指出了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侧培养的结构、质量和水平内容。可以看出,产教融合模式下质量、水平和结构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有效地深化产教融合模式,才能够更好地符合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最终才能够在扩大就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本文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融入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内部的信息进行分析。

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产教融合模式指的是学院根据所设的专业来将产业和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来将学校办成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如果将产教融合的模式融入经营的过程中,自然就能够形成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的模式可以将产业与教育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发展的过程中,以院校为前提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在“产教融合”的模式下,企业和院校会为了各自的发展而整合相关的资源。多数产业和教育内部的优势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和融合,影响产教融合的成效。可以看出,产业和教育的优势是相互地融合在一起,这是实现产教融合发展的基础性的条件。在实际进行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专业人员可以从目标、资源和组织三个方面来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数的目标更可以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组织融合也是产教融合模式下培养人才的创新路径。

二、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背景

从我国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要求来看,只有有效地推动商业模式更好地向前发展,才能够让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转变。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供应链服务内部存在很多的矛盾,需要在短时间内将生产服务和科技服务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让专业人士具有全供应链的思维,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制造企业运作和生产的模式。在《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若干具体意见》的内容中指出:更多的学生需要成为“双创”内部的主流群体。并让更多的学生在学校内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成功。可以说,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高校物流管理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要素

(一)目标融合

物流管理专业是诸多学校内部的应用型专业。在经过了超过十年的摸索之后,也就最终形成了产教三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员可以在利益共赢的前提下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这样才能够将目标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目前,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包括如下几点内容:目前,多数城市内部聚集了大量的物流企业。多数物流企业内部人员的流动性较强。不仅新员工的数量较多,而且很多招聘企业浪费大量的资源都未能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因此,只有发挥产教融合模式的优势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招聘任务,企业也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招揽高素质人才。诸多高校内部的物流管理专业都需要培养出具有正确职业观、发展观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掌握最专业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专业的思维。诸多高校内部的人员也一直都在通过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来更好地培养人才。高校内部的本科生也可以借助产教融合的模式来更好地了解行业和熟悉企业,最终再在提升学生的毕业层次之后更好地进行发展。

(二)资源融合

企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各类生产设施、员工资源、岗位资源和运营资源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并嵌入学校教学的过程中。多数高校都可以提供真实的教学场景和教学案例,并在之后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岗位和导师。当物流管理专业内部的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和场地资源都融合在一起之后,就能使企业生产和招聘的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当所有的资源都融合在一起之后,自然就能够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课程。校企资源融合为培养人才的基础,资源的融合程度将会决定产教融合的成效,只有通过嵌入各类融合方式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最终让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组织融合

组织融合为产教融合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目前,各大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和诸多企业融合在一起,并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培养方案。目前,诸多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更好地结合在了一起,以便在之后培养出更高层次的人才。目前,诸多高校内部的物流管理专业已经和顺丰苏云、邮政速递和其他物流企业建立了专业的航运班次。

四、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整合优质资源,完善产教研融合机制

学院可以先引入行业内部的研究资源,再在“产教研融合机制”的模式下让企业更好地进行生产。学校更需要根据企业实际运行的情况来更新和完善专业群内部的内容,并根据内容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更需要根据行业的形式来研究智能技术和物流设备。当所有的企业都拥有课题转化权之后,就能将最新的技术都运用于项目内部。

(二)借助“产教研”的模式来搭建高水准的综合平台

可以在高校内部建立满足物流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践中心,在之后才能够建成专业的实习实践中心。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建立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供应链一体化体系。类似智能物流技术研究中心和职业认证技术中心都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当打造好真正的创业孵化中心之后,各个阶段的内容才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样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也就能在第一时间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教师的能力。在这之后才能够为开发智能物流设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立足产业链,搭建智能物流职业虚拟仿真中心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搭建智能物流职业虚拟仿真中心。第一,将各大资源都集合在一起建立实训室。并借助“教育云+端”的形式来打造一体化的技术体验中心。这样,整个物流企业内部的学生自然就能够先了解物流技术发展的趋势,之后再有效地分析物流技术。第二,运用基础的底层仿真技术来更好地优化网络。多数物流企业内部的配送中心、控制网点和有关的区域能够更好地集中在一起,从而让决策仿真优化的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这样一方面能够满足平台课程建设的教学需要,另外一方面则可以提升学生物流规划实践能力。第三,关键时刻可以将实验室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之后承担国际物流的任务。最终一方面能够展示不同供应链的环节,另外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施能力[5]。

(四)以“1+X”证书制度为抓手,推动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具体工作目标。“1+X”证书制度旨在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通过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第一批启动试点的有物流管理、建筑信息模型(BIM)、Web前端开发、老年照护、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汽车等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1+X”证书制度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意味着办学方式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积极利用企业等外部力量“双元”协同育人,促进职业院校评价向社会开放,也增强职业院校评价的社会影响力,将教育性与社会性的结合提升至新高度。职业院校要最大限度地与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相吻合,行业企业主动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资源建设、人才考核、评价与反馈等。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物流管理1+X证书”)由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颁发。证书标准由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大型物流企业和高校共同制定而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该积极与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对接,在这个过程中便可实现方案共商、信息互通、教师互融、共同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发展的目标,也有利于人才结构与专业结构、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行业活动与专业教学实践活动间的互动融通。教师在进行证书培训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同时通过不断积累行业知识,技术技能将实现不断提升。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参加“1+X”证书培训与考证,不仅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提高了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为步入行业、企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本文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融合模式,提出“整合资源,完善产教研模式”、借助“产教研”模式搭建高水准的综合平台、搭建智能化的虚拟仿真中心和推行“1+X”证书制度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

作者:陶振晖 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