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有商业银行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有商业银行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国有商业银行管理

摘要:本文利用迈克尔·波特关于行业结构分析的模型,从现有竞争者威胁、潜在的行业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和卖方议价能力五个方面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所处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波特模型;竞争环境

近年来,我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外资银行不断涌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迅速壮大、直接融资资本市场逐渐完善等诸多市场主体的竞争。因此,如何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使国有商业银行在逐步走向全面开放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其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体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波特模型

在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方面,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被誉为“现代竞争战略之父”。波特认为,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制于其所处行业的盈利能力,而一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又受该行业竞争力的影响。通常一个行业内部竞争的激烈程度主要取决于五种竞争力量,即:行业的现有竞争者、潜在的行业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买方的力量)和卖方议价能力(供方的力量)。企业通过综合分析这五种力量的状况和强度,进一步了解目前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状况,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战略提供一种理性的选择。

依据波特的竞争力理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波特模型构建如下: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业现有竞争者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及现有外资银行等;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存在基金业、证券业、信托与租赁业等替代品的威胁;面临资金供应商和客户的买卖双方的力量。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波特模型分析

从以上模型对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

(一)行业的现有竞争者。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竞争对手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大陆境内的外资银行及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及不同产权、性质银行的大量出现,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环境已初步形成。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占据着较高的资产份额。从表1中可看出,近年来,随着其他金融机构业务的快速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虽有所下降,但仍占有绝对地位。

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反映了银行业的竞争状况,而存贷款市场的业务份额则反映了银行业竞争程度。在此选取存款总额及占比、贷款总额及占比、利润总额及占比这几个指标进行分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存款总额、贷款总额竞争中占绝对优势,分别为80.7%、81.3%,但利润总额只占55.2%;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贷款总额虽然分别只占13.1%、12.1%,但利润总额要占30%;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业务规模与市场份额则较小。

(二)潜在的行业进入者威胁。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心行业,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其它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仍较小,业务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业务、固定收益产品交易等方面,零售业务还只是开始,且主要集中在高端客户。但在过去的五年里,他们熟悉了市场,站稳了脚跟,已成为最大的也是最为现实的潜在进人者。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其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经营历史悠久,熟悉国际惯例,服务网络覆盖全球;有完善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高效、灵活的经营管理体制;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吸引力的薪酬体制和激励机制及高素质专业人才;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竞争策略。相比之下,中资银行除具有本土优势和国内网点优势外,资本实力较弱、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低下、经营效益差、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在这种背景下,进入的外资银行无疑将有很大的优势,并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银行业竞争的主体结构,使原来主要由四大国有银行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构成的二维主体竞争演变为加入外资银行后的三维主体竞争。

(三)替代品威胁

1.融资渠道的增多影响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在过去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下,银行贷款是企业唯一的融资渠道。直接金融发展后,企业除采取信贷融资外,还可采用股票、债券、票据等融资渠道。直接金融的发展也影响了银行存款。经济主体除持有现金与银行存款外,还可选择股票、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投资基金等金融资产。

2.基于金融产品的创新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银行组织职能和形式的变化。在金融行业内部,由于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处理和传递能力大大提高,导致不同金融组织原有的成本优势界限不再明显,机构内部原有的分工格局发生变化。竞争者从集约化经营的角度出发,势必会减少物理网点的建设,转而借助网络技术,吸引和培育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无论是银行、券商或是保险公司,都会按照最受客户欢迎的业务开展方式为其提供全面的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原有的网点等优势不断削弱。而在金融行业外部,非金融性的电子科技公司,也可从为银行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转变为自身开始承担部分银行业务。一些大的零售商和电子公司,通过对客户采取分期或延期付款,正在逐步吞噬银行的短期放贷市场。所以,未来银行的竞争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金融产品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银行服务网络化的竞争。

(四)资金供应商和客户的实力。对银行业来说,比较特殊的一点是:从货币和资本的角度来说,供应商和客户是无法截然分开的。简单地说,目前,我国国内企业与居民的存款意识依然较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不敏感,较少出现对银行的恐慌性挤兑。存款人的这些状况,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随着人们金融意识的加强,以及金融可选择性的扩大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存款人对利率变动及创新金融工具的反应会日益敏感,选择能力不断增强,这将使国有商业银行原本因信誉和实力而在吸收资金方面所处的有利地位不断受到挑战。现阶段,我国的贷款人实力尚不理想,表现为企业逃废债行为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1999年至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约1.4万亿元左右的不良资产。虽然目前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呈下降态势,如表2,但贷款人的这种情况,表明我国银行业的信用环境还很差。这大大削弱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总之,一个优质和稳定的存款客户群体能够给银行带来大量和稳定的营运资金,一个优质的贷款客户群体可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质存贷款客户群体是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结论

(一)现有竞争格局有所变化。一方面,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主要面临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现有外资银行的竞争,但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因素,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很高,在国内银行业间的竞争中依然占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已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由高度垄断向垄断竞争市场格局的转变阶段,其他商业银行已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二)外资银行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最大的潜在竞争者。根据加人WTO协议,目前,外资银行在政策范围内享受“国民待遇”,即在中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将不再有地域和客户限制,从而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最大的也是最为现实的潜在竞争对手。虽然在未来的3~5年内,外资银行由于网点资源、经营理念以及政策方面的原因,难以与中资银行全面抗衡,但外资银行在资金实力、治理结构、经营管理体制、人力资源、竞争策略等方面的竞争中处于优势。至此,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

(三)国有商业银行正受到传统银行机构以外的其它金融机构,如证券基金业等的竞争与挑战。直接金融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使股票、债券、信托等融资工具替代部分银行信贷融资,另一方面经济主体的金融资产选择也呈现出证券化趋势。

(四)利率管制既使国有商业银行在对待客户——无论存款客户还是贷款客户的侃价能力方面保持了较大的自主权,在银行竞争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又由于社会法制的不完善使经营效益不高的贷款人缺乏社会诚信而在银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总之,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合理利用资源优势,扩大多渠道服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竞争领域、面对不同的竞争者时运用不同的战略思想,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