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摘要: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把流动性管理纳入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中;不断提高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加快推进贷款证券化进程;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优化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合理调整商业银行的资金投放结构;监管部门要构建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危机;策略

一、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

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凸现,主要表现为:

(一)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余额为40.3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狭义货币供应量(M.)余额为15.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01%,比上年末高3.5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余额为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全年累计净投放现金3303亿元,同比多投放262亿元。

(二)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银行间市场利率下降、货币市场收益率曲线呈现回落态势,2007年12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8.59万亿元,日均成交4088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41.1%,同比多成交2393亿元。当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2.09%,比11月份低0.1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16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2.79%,比11月份低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78个百分点。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

(三)银行准备金增长较快。2007年一季度,仅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余额达8.6万亿元。商业银行存贷差进一步增加,达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存贷比为68.7%。

流动性过剩问题在现实中的主要表现是:第一,热点行业流动性过剩,而有些行业资金却比较紧张。高利润行业吸引了大量资金,也造成了这些行业资金的绝对过剩。如,房地产行业目前的利润率高达30%左右,某地区去年三季度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94%投放到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总贷款的20%。但有些低利润率行业并不存在流动性过剩。如,医疗、教育等部门投入则严重不足。2007年6月底,工、中、招三家银行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房地产业上的贷款合计比重高达65%,而农业贷款在上述三家银行贷款中总计占10.3%。第二,发达地区资金流动性过剩,而欠发达地区资金却供应不足。发达地区本身资金就很富有,主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外资银行总部都布局在发达地区,加上资金的逐利和安全的本性,大量资金涌入发达地区。目前,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性相对过剩,而中西部地区资金供应则严重不足。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环渤海经济区的形成,这些地区的资金缺口十分大。第三,城市存在较大的流动性过剩压力,农村资金却长期缺乏。从区域分布看,流动性过剩的实质上是城市过剩而农村资金供应不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十分巨大,而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明显表现为闲置与低效运用,四家大型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后,从农村大量撤并机构,而占全国人口总数65%、国土面积80%以上的广大农村,实际上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在经营,加上其多年累积的风险没有得到释放,其信用程度低,融资能力十分有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有大量的建设资金投入。因此,农村资金不是过剩而是严重不足。第四,大企业资金过剩,而一些中小企业融资相对较难。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产值接近50%,但其在商业银行的融资不足30%。结果是一方面大型企业融资成本低,多家商业银行争放贷款,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却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第五,大型商业银行资金相对“过剩”,而中小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性矛盾比较突出。流动过剩只是集中表现在大型商业银行上。而由于央行在去年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一些中小的商业银行的资金十分紧张。

二、流动性过剩问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容易引发商业银行系统性危机。由于流动性过剩从而促使资产泡沫的形成和扩大,容易造成资产价格虚增,使居民存款的收益变小,更多的居民储蓄将涌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推动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2007年沪深两市A股总市值为32、44万亿元,增幅达268、68%,增幅居全球第一。从房地产市场方面看,2006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不断加大调控力度,但全国各地房地产价格仍大幅上涨。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推动型的增长,这与流动性过剩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房地产业与商业银行是互相依附的两个主体,股市、房市的虚高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一旦出现特殊因素的变化,就会引发商业银行资产损失。

(二)可能引发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危机。商业银行通过资本市场取得充足的资本后,为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得到强化。因此,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的增加来提高效益的冲动也在增强。在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推动了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竞相追逐信誉良好、风险较低的优质客户,导致商业银行在与这些客户谈判的过程中议价能力下降,降低了这部分市场的盈利性。同时,也降低了这类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从而形成过剩的产能,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

(三)加大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流动性过剩导致大量的货币囤积在商业银行体系内,使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拥有更大的投资自由度,在股东价值最大化和不断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盈利水平的动机推动下,商业银行可能有更强的动力接受风险超过合理标准的信贷机会,从而导致商业银行承受更大的风险。商业银行为寻找资金出路,必定要积极实施金融创新、拓展表外业务、发展中间业务等,而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在为商业银行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风险。一些地方非法的地下金融机构会抓住流动性过剩的结构矛盾,运用银行的低利率环境,大行地下非法融资性活动,扰乱金融秩序,给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埋下隐患。此外,2004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经济出现投资需求旺盛的迹象,房地产、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均出现过度投资,其绝大部分的投资资金来源于银行信贷,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将蕴藏很高的流动性风险,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或行业出现周期性调整,银行的不良贷款必然大幅度增加,银行的信贷资产也会遭受严重损失,进而导致资产的流动性下降。

(四)引发商业银行盈利性危机。为应对流动性过剩问题,中央银行不得不运用多种货币工具来调节流动中的货币流通量。发行票据、提高存备金率是中央银行常用的手段。目前,在商业银行持有的证券资产中,中央银行票据占相当比重,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越来越多的沉淀在中央银行。去年中央银行十次使用利率工具,使商业银行过高的流动性投到货币市场,导致货币市场利率走低,甚至利率倒挂。此种情况加大了利率风险,导致商业银行流动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出现较为严重的浮亏,引起商业银行经营利润水平下降,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商业银行就会出现盈利性危机。如果在经济过热时期,央行还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导致货币供应量下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上升,负债的流动性下降,这可能会产生流动性风险。

三、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

(一)把流动性管理纳入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中。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金融市场的研究,实施主动的流动性管理。加强对宏观经济走势、各银行存款和信贷增长变化情况及银行间市场的预测,定期跟踪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宏观政策取向,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可能对各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提高对流动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把流动性管理列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

(二)不断提高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流动性管理的技术性很强,只有正确的管理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管理效果。商业银行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构建本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方法体系,积极引用先进的管理技术用于流动性管理中,延长流动性管理期间的时间跨度,提高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预见性和精细化程度,为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加快推进贷款证券化进程。贷款证券化可将贷款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流通和转让的证券。目前提出的贷款证券化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不良贷款证券化、汽车贷款证券化、按揭贷款证券化,等等。贷款证券化可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更重要的是它可有效化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当然,从美国次贷危机的情况看,贷款证券化既有分散风险的一面,同时也有传递风险、扩大危机的一面。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进贷款证券化过程中,要加强监管,科学地进行产品设计,增强信息透明度,设立有效的危机预防和隔离机制。只有这样,才可能利用证券化的优势来化解流动性过剩问题。

(四)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理财业务是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挑战和创新。因此,商业银行应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挖掘中间业务新的增长点。要通过大力发展理财业务,挖掘客户的理财需求,进一步扩大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商业银行要积极向混业经营方式过渡,通过多样化的产品供给来化解被动负债形成的流动性过剩压力。

(五)优化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要充分运用金融工具来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把流动性管理与效益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如,可提高央行票据在整个金融资产中的比例,也可扩大金融机构间的融资合作,以提高资金收益。要加强长期债券的利率风险管理,根据各家商业银行的资金结构,形成产品多样化、期限合理化并能兼顾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的资金结构。

(六)合理调整商业银行的资金投放结构。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大企业资金供应渠道多,有较强议价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应转变观念,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增加面向个人及中小企业的贷款种类。制定适当的信贷制度,设计出符合中小企业自身情况的信贷产品。要加大对农业领域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信贷投入。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优化资产结构,积极安排一定比例的贷款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以缓解由于结构性过剩引发的整体性过剩问题。

(七)监管部门要构建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在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的同时,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动性风险监督与管理体系。当前要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管理工作的指引,对流动性过剩较严重的银行要通过金融手段限期进行消化,从而减少引发风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