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商业银行信贷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商业银行信贷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商业银行信贷

[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金融机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挑战。信贷风险成为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如何有效地防范银行的信贷风险,已成为世界金融行业和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在全面深入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经验,提出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信贷风险信贷风险评估体系预警体系信贷管理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而银行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如何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国内银行业不可回避的问题。建立一套实用性较强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信贷预警模型及警管理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及形成的原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使借款人不能按合同规定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导致信贷资产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如图1所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1)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性原因。例如银行信贷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的信贷管理与防范体系,信贷资产质量监管制度与偿债的约束机制的执行不严格,经营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等造成了信贷风险;(2)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不健全,没有对信贷风险准确全面的评估,导致风险防控滞后;(3)信贷营销理念偏差。盲目相信企业集团,增大了信贷风险忧患;许多商业银行争抢大集团客户,对企业集团盲目跟进,对其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放宽了信贷条件和监控。从成都市信贷统计数据看,前10户商业银行贷款在全市各项贷款中的所占比例呈现逐年走高的态势,2005年末为28.4%,2006年末31.5%,2007年末为41.3%,说明了各行的贷款投向高度集中,增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隐患。(4)对国家经济,产业及行业政策研究欠缺。个别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未能遵从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盲目跟风,造成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投入,加剧了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5)信贷风险的产生还会由于国家行政干预,企业经营管理不完善及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造成。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金融行业改革之后,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业务办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但依然存在资产质量普遍差,不良贷款逐年增多,评估预警制度不完善等状况。主要表现为:

1.信贷风险防范流程存在缺陷。其中包括客户初选和信评阶段存在缺陷;贷款审报、审批及发放阶段存在缺陷;贷后管理中存在缺陷等方面。例如,广州某商业银行没根据风险状况制定贷款的最低价格,报批材料缺少,只认定为口碑良好的企业集团,结果造成大数额贷款无法回收。

2.信贷风险控制的组织机构和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过分注重存贷款的数量,对存贷款质量和客户关系的维持程度没有详细准确分析,因而不利于信贷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和稳定发展。

3.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技术落后。我国商业银行依然使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主观性过强,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不够明显,与国际先进银行的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防范技术显得落后。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使用的信贷信息系统(CMIS)所体现的数据质量欠佳,难以建立准确的历史数据。如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LGD)以及VAR模式参数的确定都需要5年以上信贷信息数据。此外,数据的准确率,利用率都有待提高。

4.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价和处理方式不尽合理,不良资产总量的认定不应该取决于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价和处置方式主要是有财政出资冲销呆账,或者由国家出面成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其结果将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动机更加倾向于将自己的不良资产的严重情况夸大,摆脱包袱,造成银行改善经营现状的动力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些基层信贷市场部门缺乏对各类信用风险的预测和足够的驾驭能力,甚至对风险持漠视的态度。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对蓝田集团信贷的案件中,由于在信贷流程中缺乏自动有效的风险预警分析机制,在信贷部门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方式下,不但没发现蓝田集团已经存在的问题,反而盲目加大对该公司的贷款支持力度,造成巨额信贷资金无法回收。

因此,建立健全银行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体系,加强信贷风险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确保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构建完善科学有效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的措施分析

信贷风险预警主要是对金融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银行资产损失和金融体系遭受破坏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测,为银行安全运行提供对策建议。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主要由反映信贷风险的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的组织形式、指标体系和预测方法等构成,它以银行信贷统计资料为依据,以信贷信息技术为载体,是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借鉴国内外对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具体状况出发,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由预警信息系统,指标系统,评估系统,决策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它通过对指标的分析、筛选、赋予权重等一系列工作,得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综合风险预警指数,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建立起健全科学的信贷风险安全预警、监管体系。

1.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信贷风险预警信息系统。通过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对有关市场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和存储,根据客户的信用历史资料和实况,利用一定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客户信息系统及信贷风险监控信息系统,设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客户信用等级等,从中综合统计得到不同等级的信用分数,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分数,分析客户按时还款的可能性和风险系数,决定是否予以授信以及授信的额度和利率。提高信贷风险管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建立完善信贷风险防范的指标系统

(1)利用企业在这些指标上的统计资料,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企业的监测,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发出预警。这个指标体系通常包括如下方面:

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又称营运资金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资产负债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净值之比。

②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资产收益率,又称投资收益率。它是用来衡量企业有效利用所有资产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资产总额-无形资产)

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税后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

③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存货周转率,是指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之比。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为收账比率,是指赊销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之比。

(2)对信贷各项指标综合分析,确定信贷风险权重和等级。及时有效识别预警信号,对信贷各项预警指标的分析和识别预警信号是构建信贷风险系统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一般使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对信贷风险分类并对其单项指标加权平均后进行计分,可通过计算目标层综合风险指数来反映客户信贷风险总体情况及预警状态,计算公式为

根据预警模型风险指数可将客户信贷风险等级及预警状态设置为5级。客户信贷风险指数、风险等级和预警状态对照如表2所示。

表中不但可以得出客户信贷风险总体风险及预警状态,还可以根据准则风险指标风险指数确定其各自风险及预警状态。

因此,商业银行要集中全行对预警指标体系、计算机技术、财务管理、风险分析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以他们丰富的经验,运用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信贷风险进行归纳分析,及时发现预警信号。通过早期预警信号的识别,有助于发现和预测贷款的现有问题和发展趋势,来确定贷款的按期足额偿还的可能程度。例如:2007年金龙股份公司向工商银行提出巨额贷款以购买原料的申请,在2008年初,工商银行通过调查了解,发现该公司财务状况不良,资金利用率不科学,于是及时停止贷款项目的实行,后来金龙集团因经营管理问题造成倒闭,工商银行及时采取措施由此避免了巨大损失。可见,银行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和把握,客观冷静地判断和分析早期预警信号,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3.从实际出发,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

风险的评估是指对信贷过程出现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对风险的管理,能针对风险的存在采取有效的信贷控制管理措施,防范或减低风险。对银行信贷风险的评估方法可以有定性的和定量的。定性的分析可以利用一些国际或国内惯用的银行风险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估。例如《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以资本对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来衡量,该比率不低于8%等。定量化分析的模式运用比较广泛,如投资组合风险分析、收益的分析模式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等。利用定量分析可以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

在对信贷风险的评估过程中,除了银行信贷专家外,还应该聘请企业经营管理专家、财务专家,证券公司理财专家等银行内外部的人员对贷款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定期对贷款企业进行检查,帮助客户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使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抑制,防患于未然。

4.建立快速预警纠偏机制并健全预警决策系统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提前发现并及时处置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及时处置方面,很多时候受资金、政策及其他方面的制约而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使已相当严重的问题久拖难决。近年来,中银信托公司、广东国投公司,南方证券公司等一些金融机构相继关闭或破产就雄辩地证明这一点。建立和完善以资本充足率为主线的快速预警纠偏机制,应根据信贷充足率的高低,把信贷划分为几种情况,监管部门据此采取不同的预防性监管措施,从而实现对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例如:根据信贷客户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划分为:良好信贷,一般信贷,微危险信贷,中等危险信贷,严重威胁信贷五个等级。对处于不同信贷情况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当信贷综合评级处于微危险信贷时,必须在60天确定对其处理方案,输入预警警报系统。

总之,通过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就可以对商业银行有关指标、经营管理活动及综合风险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分析发现风险隐患,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效率,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涛:信贷风险成因解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山东经济,2004(3)

[2]马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治理[J].当代财经,2003(12)

[3]高峰: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实证分析[J].西安金融,2007(4)

[4]李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综合评析.时代经贸,2007(11)

[5]吕贤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J].内蒙古统计.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