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

【摘要】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在金额上居于其所有业务的首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主要收入来源,但同时也承载着巨大的风险。本文从内部审计角度出发,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方法进行研究,并举出某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内部审计尺度,最后对授信业务内部审计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授信业务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在其整个业务品种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据统计显示,全国各个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基本占整个业务量的60%左右,由于其涉及金额大、存续期长,使得控制其风险的产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项目审批前通过严格的审计过程来控制其风险的产生,以及如何在信贷项目审批通过后对其进行相应的贷后审查来进一步规避风险,都值得我们思考。

一、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简介

授信业务,亦称为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是运用资金的主要渠道,也是取得收入的主要途径。授信业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授信业务包括贷款,贸易融资产品、担保类产品及其他新型融资产品;狭义的授信业务则仅指贷款业务,本文仅考虑狭义的授信业务。由于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品种众多,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细分,在此,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划分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

第一,从担保方式的角度可以将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划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这三种方式。其中,担保贷款又可细化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第二,从贷款的质量状况可以将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划分为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其中后三类贷款称为不良贷款。按照西方商业银行从动态的风险监督角度又可将信贷业务从优到劣分为五类:PASS(正常贷款)、SPECIALMENTION(需特别关注类贷款)、SUBSTANDARD(次级贷款)、DOUBTFUL(可疑类贷款)、LOSS(损失类贷款)。目前我国所通用的贷款质量细分一般采用后者。

二、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内部审计的目的

首先,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制定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以及各商业银行自身处于防护性的要求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是授信业务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其次,各商业银行自身出于内部鉴证的需要,即对于授信额度的发放、授信余额的统计、因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各客户经理经营责任及绩效的审计等方面作出客观、公平的评价和鉴证的需求,对其信贷资产进行内部审计。再次,在对信贷业务进行内部审计的同时可以发挥其查错纠弊、兴利增值的作用,通过对有关指标的分析,发现问题,找出管理漏洞,并提出价值的建

议,从而有效规避风险,提高在信贷业务上所能获取的经济利益。

三、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审计方法及程序

银行授信业务的审计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内部控制测试阶段和实质性测试阶段,前者基于防护性目的对授信业务的风险进行审核评估,而后者主要基于见证监督的目的对授信业务的经营责任进行跟踪审计。

1、内部控制测试阶段

内部控制测试从内部控制设计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审计两方面入手,在设计审计方面主要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来对授信业务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风险控制。以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其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参考同行业授信业务的审贷方式,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并制定相应的信用等级变换系数。该行采用百分制,将客户信用分为六个等级,分别为:90分≤AAA级≤100分;75分≤AA级<90分;60分≤A级<75分;50分≤BBB级<60分;40分≤BB级<50分;0分≤B级<40分。

相应地,对于不同的贷款方式,该行同样制定了一套贷款风险控制的测度,作为贷与不贷的标准。一般来说,大于0.6的则不考虑对该客户发放贷款,贷款风险度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和贷款方式的风险系数进行测定,公式为:贷款风险度=贷款方式基础系数×企业信用等级变换系数。

在执行审计方面则考虑采用调查问卷、文字表述、流程图及核对表等方式对内部控制人员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业务样本进行“遵循性测试”,以期防弊差错,对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等提出审计意见。2、实质性测试阶段

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对信贷业务的监督,以避免和减少贷后风险,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和盈利水平。

(1)对信贷业务余额进行试算平衡。内审人员应采用突击的方式对贷款单据、台账、分户账、抵押品和出纳现金进行控制并对出纳现金进行清点,对贷款余额进行试算平衡。主要检查各贷款明细账的余额之和与贷款总账是否相等、应收贷款利息和应收未收利息及费用等账户的总账与对应的明细账余额是否相等、各贷款明细账余额与该贷款项下的单据和台账的金额是否相等。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贷款样本。在被审部门贷款业务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抽样审计的办法,只需要审查具有代表性的贷款样本。对贷款样本的抽样方法,可以根据被审贷款的性质、审计的目的要求采取统计抽样的方法或非统计抽样方法。由于现代会计及审计电算化程度较高,因此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统计抽样方法。

(3)对抽样贷款进行函证,确认抽样贷款余额,证明贷款的真实性、贷款相关信息的确切性以及贷款账户处理的正确性,并对所有的逾期贷款和问题贷款进行确认。

(4)审查所有非正常贷款,对非正常贷款进行逐笔测试。非正常贷款包括:逾期贷款利息未能按期收回的贷款、非正常展(转)期贷款以及经有关部门认定的有问题的贷款。首先,审查取得的非正常贷款清单;其次,对发放过程进行审查,是否遵守本行的贷款政策规定、有无超越权限发放贷款问题、贷款所提供的资料是否完整等;再次,审查被审计单位对非正常贷款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恰当、效果如何;最后,应评价信贷管理部门对有问题贷款进行监督的措施和效果。

(5)审查有关贷款的台账和借款借据。对抽样贷款及所有非正常贷款项下的台账和借款借据进行核对与审查。主要审查其构成内容是否完整、要素是否齐全、借款人的印鉴签字是否相符、本行有关人员的签字是否齐全有效,并将借款借据的日期、金额和期限与内审人员已经试算平衡过的贷款台账、明细账进行核对,以检验其是否相符。

(6)审查与核对贷款抵押品。由于风险意识的加强,各商业银行抵押贷款的比例不断上升,因此,对抵押品的审查也非常重要。具体审查抵押品是否合规,并核对台账,确定抵押品与贷款数量复合与否,对抵押品进行现场审计,核对抵押品登记簿。最后,对抵押品的价值和变现能力进行评估,评价抵押贷款的风险度,最大限度地保全本行的利益。

(7)审查贷款的审批程序,管理情况及相关的信贷档案。审查贷款的调查、审查、批准、发放、回收及对贷款本金和利息进行会计处理;审查信贷档案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通过以上程序,采用上述方法对被审单位的信贷管理制度的充分性、有效性等方面作出审计结论,并与有关人员反馈讨论后,出具审计报告。

四、对银行授信业务审计的一点建议

第一,各商业银行应对其授信业务进行持续审计,完善贷后审计,贷前与贷后审计环环相扣,以期从中找出内部控制的漏洞,并及时弥补,改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避免风险的产生和恶化,维护本行经济利益。第二,审计重点在五级分类的可疑和损失类贷款上,对次级类贷款应予以相应关注。第三,改进审计手段和方法,提高审计效率。充分应用计算机审计手段,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采用银行数据库系统、审计工作软件包等,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应开发和运用审计统计抽样方法进行贷款分类、抽样、定性、汇总。

【参考文献】

[1]汪叶斌:商业银行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石爱中、胡继荣:审计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何秀英:审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任永生、张大鹏:银行信贷资产审计的几个切入点[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0(11).

[5]张国新:金融企业信贷资产审计的重点和难点[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0(1).

[6]王美英:商业银行信贷内部审计的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6).

[7]刘静: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审计初探[J].会计之友,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