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培育健康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是与商业银行相伴生的产物,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最具决定意义的管理实践之一,也是衡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最重要考量因素之一。通过国内外商业银行近年来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训说明,加强风险管理,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构建风险管理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近年来,在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基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严格风险准则的迫切要求,逐步确立了“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全额的风险计量”的大风险管理战略,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增强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风险管理体系的系统化建设全面推进,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已现雏形。然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目前依然滞后,从而使风险管理体系“徒现其形而未具其神”。同时,随着机构改革和业务拓展,各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将是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为一体的综合性风险,风险管理形势严峻,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要求迫切。
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子系统,是指以银行企业文化为背景,贯穿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风险管理活动中凝炼并通过由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知识层面共同体现、为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观念和风险管理行为规范。
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有效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以先进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风险管理文化决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的风险管理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软因素”,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家银行倡导的文化,决定了这家银行在市场上能够走多远。银行采取什么样的业务发展战略,风险偏好,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是否顺畅,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银行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在重大的风险问题上达成基本的共识,规章制度是否充分合理并得到贯彻执行,出现了例外情况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能体现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银行经营理念的影子。
因此,搞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是银行治行之本、动力之源、持续发展之基,只有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把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银行业务的整个流程,使风险管理由高深抽象的理论变为现实生动的企业文化,内化为所有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才能使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才能使政策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
健康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
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作为银行企业文化重要子系统的风险管理文化应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次组成。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保证和表现形式,四者有机结合,共同组成了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全部内涵。通过四个层次的建设,形成理念科学、制度完善、“四位一体”的健康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
提升风险管理精神文化,强化风险意识
现代银行经营观念认为,风险具有双重性,它既包含形成损失的可能性,也是形成收益的来源。金融学的核心原则就是风险和收益的匹配。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本质是通过管理风险而获取风险收益,通过承担风险而获得额外报酬,这是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必然反应。在当今平均利润率不断降低的银行业,高效的风险管理与递增的规模效益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它应该被看作是为产生利润而承担的业务活动风险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强化对风险认识的文化导向,赋予风险管理以明确的价值取向。
作为高级管理层应坚信,风险的控制过程能给银行带来价值,增进运行质量,降低波动性。高层管理者应在机构内部创造一种文化,向各层次工作人员强调风险管理人人有责,增强其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自觉性,并充分参与这一过程。
对于规模庞大、人员众多的银行,要树立和推行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意识绝非易事,文化的根系要触及思想和观念。通过持续宣传、培训、研讨,引导员工牢固树立“以资本对风险的约束为基础、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相适应、风险成本与风险收入相匹配”的风险管理基本原则,让整个银行更新观念和认识,统一思想和步调,为科学风险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做好思想和舆论准备。
规范风险管理制度文化,完善制度框架
培育风险管理文化要求商业银行牢牢抓住制度文化建设这一重要层面,构建具有商业银行特色的风险管理机制,让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引导制度建设,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框架,并通过制度的运行来发扬和发展风险管理理念。
保证制度制定的科学性首先,在制度体系的规划层面,划分层次,明确确定各项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执行效力高低顺序。其次,在制度制定的过程层面,针对各个环节和阶段,建立全过程管理,形成固有的流程和权限。第三,在制度效果的反馈层面,完善信息收集和传导反馈机制,针对使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度的修订收集信息。第四,在制度的完善层面,要有周期性评审、梳理、清理和修订制度,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保证制度持续有效。
强调制度执行的严肃性首先,必须推行管理问责制,使每位员工作为责任、权力、利益的集中点,带有约束地去负责任;其次,要建立对违规违纪事项的举报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强化激励机制,做到约束和激励并举;第三,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深入了解制度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性,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制订具体防范措施,从治本上解决问题。总之,要以制度的刚性来保障银行经营活动的依法合规。
形成规范的风险报告机制应高度重视事后的整改,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来提高和升华管理水平,避免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被准确无误地传达到相应负责的管理人员,使其了解事件发生真相;根据事件发生的性质和损失程度确定相应的负责层级,制定整改措施并定期检查、反馈整改效果;对事件全过程做好记录,根据事件性质分门别类,统计发生频率和损失情况,为计量损失和配置资本提供基础数据。
形成风险管理行为文化,实现全方位全过程控制
目前,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构刚刚建立,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风险管理工作仅局限在不良贷款的监测分析和风险资产的保全处置上,属于损失管理而非对信贷业务的全过程、全方位动态风险管理此外,在风险控制的责任认定上,认为风险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与业务部门关联度不强。这些都与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要提升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必须突破目前意识上的局限,拓展风险管理的范围,实现风险管理关口前移,源头监测、主动出击,建立系统化、上下联动、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预警、分析、报告、处置及后续评价机制。风险管理部门应树立全局观念,将风险管理工作始终寓于全行业务的发展之中、服务之中、协作之中,通过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主动管理风险,推进各项业务的科学、健康、有序发展。
夯实风险管理物质文化,提升技术水平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方法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注重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定量分析技术缺乏;受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不足的影响,市场风险管理技术方法落后;风险控制技术和工具缺乏;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技术运用上严重滞后,信息的缺失和失真,直接影响了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也为风险管理方法的量化增加了困难。
从各商业银行目前和今后的业务发展来看,建立风险管理知识体系,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贷款风险监测和控制手段,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二是加强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借综合业务系统上线之机,建立电子化、远程化、实时化的风险管理模块和数据库,搭建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信息科技平台,建立透明高效的风险信息报告体系;三是研究系统、科学的资产风险量化和评级技术,从主要依赖主观判断向积极引入现代风险管理方法、模型和技术转变。
参考文献:
1.叶永刚,顾京等.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研究、设计与实施[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马蔚华.建立和完善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管理机制[J].中国金融,2005
3.张小霞.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社科规划,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