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概述村镇银行管理模式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概述村镇银行管理模式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概述村镇银行管理模式

一、西南村镇银行现状分析

(一)西南村镇银行现状

1.西南地区村镇银行在经营管理中,服务压力大,盈利空间小,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较为困难。西南地区高新产业、龙头企业少,技术落后,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产业弱势化导致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村镇银行无高收益项目支持,盈利空间较小,生存困难。加之村民居住地偏僻且分散,银行业务经营成本高,影响村镇银行经济效益。同时,如果村镇银行只设一个网点,规模极小,服务区域受限,市场占有率不高,可能弱化其盈利能力,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困难。

2.在进行金融服务时,西南地区村镇银行社会公信度、认知度较低,难以被当地市场认可。相比新兴的村镇银行,老百姓更加信任历史较久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担心重蹈“农村合作基金会”覆辙,这影响了村镇银行发展。例如,禄丰龙城富滇村镇银行就面临了这样的问题,当地受一家信贷公司倒闭的负面影响较大,导致村镇银行设立之后很难赢得客户,员工在工作之余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宣传工作。

3.西南地方政府很难全力支持和协助村镇银行发展。当前,地方经济发展迅速,政府融资需求强烈,资金需求量大,而西南村镇银行经营规模小,资金供给能力弱,新的供需矛盾使政府很难将村镇银行作为资金来源。以拥有1000万元资本金的村镇银行为例,单笔最大授信贷款额度仅150万元,而当地政府所融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城区工业园区建设等项目,投资金额大、资金回收慢,村镇银行自身资金实力不足且要保证自身利润水平,不能满足政府的融资需求。最终,双方不能达成协议,当地政府没有和村镇银行建立互利互惠关系,自然也不会为村镇银行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4.西南村镇银行由于受制于自身的盈利和持续发展,在经营中容易动摇服务“三农”的办行宗旨。村镇银行作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投资人必然要求利润最大化。但农业是高风险低收益行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很大,间接影响着村镇银行盈利能力。村镇银行为了防范风险保证自身持续经营,会择优选择支持对象,这样极易动摇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定位,甚至违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如:从西南地区已经成立的村镇银行来看,大多将其总部设在各地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周边的金融和经济环境优越,商贸较为发达。从客观来看,其并未完全符合填补金融服务空白的经营思路,村镇银行逐渐呈现“冠名村镇,身处县城”的格局。更有甚者,部分村镇银行没有专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而将目光放在贷款金额比较大、收入较高的小企业主及出口企业,以及当地政府等,某种程度上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初衷。

5.从西南地区已设立的村镇银行来看,许多村镇银行的竞争很难达到适度的效果。从我们调查的一些地区的村镇银行看,主要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可能引发无序竞争。村镇银行贷款决策灵活和贷款低利率是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和吸引客户的两大“利器”,为争夺客户和占领更多金融市场,其他金融机构也会效仿,变相或直接地以低利率等手段降低金融门槛,从而引发无序竞争。从国际惯例看,小额农贷生存和盈利的关键就是高利息,否则,就难以生存下去。二是村镇银行参与竞争乏力。农行、农信社从事农村信贷业务几十年,在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工作人员知农情、晓民意,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而村镇银行新入驻农村金融市场,做农村工作缺乏经验,加之经营规模小,资金不足,基层无营业网点,工作成本高,与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缺乏力度。

6.西南地区的许多村镇银行安防管理困难,安防能力较弱。相对农行、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村镇银行内控和安防力度相对薄弱,应对农村市场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能力有限。一是现金头寸管理难。管理层未明确村镇银行的库存现金是否参照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存放于人民银行,还是就近存入当地金融机构,抑或存入控股银行,现金管理困难。同时,设立于乡村的村镇银行,距中心城镇较远,调拨押运现金潜伏巨大风险。二是许多村镇银行的营业场所物防、技防落后,难适应复杂环境。据调查,许多已成立的村镇银行办公地点多为临时租借房屋,物防、技防设施差,潜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7.西南地区大多属于欠发达地区,监管村镇银行难度较大。面临的主要难点表现在,一是西南地区许多村镇银行设于较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地理条件恶劣,监管半径大,交通通讯不方便,监管成本高。根据监管当局的要求,各县镇监管部门要“职责上收,人员集中”的模式上收县级监管办事处人员,监管难度大、费用高。二是经营管理模式多样增加监管难度。因各村镇银行经营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度不同,经营管理模式各异,监管者不能实施统一监管,而要根据各村镇银行经营特点制定不同的监管措施,实行一行一策监管,有效监管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与东部地区的比较

很多问题要在比较分析中才能凸现出来,把眼光局限在西南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当地村镇银行并不能全面地对西南地区村镇银行做出诊断,从而影响解决方案的效果。因此,我们还需要将西南地区与东部地区进行比较。沿海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水平整体比西南部要高很多,人均收入和自由资金也相对较多,农村和农民的资金相对充足,加上地理条件较优越。因此,东部农村金融缺失状况不如西部地区严重,贷款需求不如西部强烈。于是,东部村镇银行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注册资本比其他地区要多很多,根据2008年底的统计,东部的村镇银行平均注册资本是西部的243.87%。厚实的资金力量,保证村镇银行能够在“支农”、“惠农”的过程和自身发展中拥有了强劲的经济支撑。此外,由于东部地区经济状况较好,金融缺失不如西部严重。其次,东部沿海是创业的大本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群众创业普遍会选择东部沿海,因此东部创业期的中小企业数量巨大。这些企业资金需求量较小,贷款需求在东部村镇银行能力范围之内。即,东部村镇银行的客户群体会更集中于中小企业,西部则侧重于农户。但是,这类创业群体经验不足、风险控制能力较差、失败率较高,村镇银行需要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东部地区相比,西南地区的特点就更加突出了。西南省份属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普遍较为落后,金融需求非常迫切,村镇银行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难,状况要更加复杂,西南地区村镇银行的管理具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分析西南地区村镇银行的特点对正确选择管理模式尤为重要。

二、村镇银行管理模式探析

村镇银行在西南地区成立以来,对西南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很多管理中的问题还有待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还将有新的问题产生。能够及时有效应对变化与危机并且与村镇银行所处环境匹配的管理模式,是保证村镇银行健康长期发展的关键。为能够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我们首先需要分析村镇银行面临的问题与环境状况,其次需要明了村镇银行的定位、目标,最后需要知悉村镇银行自身的条件。弄清了内外情形和状况,才能做出周全的选择方案。在前文,已经对西南村镇银行的状况和面临的环境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我们将分析村镇银行的目标定位。

(一)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目标定位

根据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由此可知,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和服务宗旨是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大体上,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差异不大,但也在服务范围、水平等方面存一定的特性。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募集资本的对象开放、广泛,村镇银行可广泛吸纳社会各类资金入股,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本;服务范围受地域限制,村镇银行不得跨社区办理存贷款业务,可集中力量满足当地金融服务需求,但跨区域业务不能开展,影响其长久发展;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和最大股东均是成熟的商业银行,有利于其尽快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村镇银行可沿用发起行的管理制度和方式,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相对完善的状态,便于村镇银行的经营尽快步入正轨。

(二)我国村镇银行现行管理模式分析

由于各村镇银行在发起行和所处金融环境等各方面在共性中又有个性,加之中国各地区在历史、人文、经济、社会等方面有各自的特色,国内村镇银行管理体制不尽一致。但从总体架构上村镇管理模式大致可归纳为管理部式、控股公司式、分支机构管理式和股东共同管理式四类:

1.村镇银行管理部式,类似于事业部制或半事业部制。该种方式是在发起行内部专设村镇银行的管理部门,统管所辖的所有村镇银行。外资行、城商行倾向于这种模式:包商银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了农村金融部、村镇银行业务部,负责管理其所有的村镇银行,包括业务指导、产品开发、风险控制、资源调配等,相当于村镇银行的总部,并在村镇银行业务部内设相应管理部门

2.控股公司式,村镇银行由控股股东控股。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大中型银行都希望用该模式对村镇银行进行集团化管理。此模式48村镇银行作为独立的子公司,有自己决策自由和权力,利于村镇银行筹建的全面开展,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发起行与村镇银行均有较高的独立性,更适宜大型商业银行采用。目前,该模式仍然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管理中。

3.分支机构管理式。这种方式把村镇银行作为发起行的一部分,是发起行的一个分支机构。村镇银行作为发起行的分支行,完全遵从发起行的管理和制度模式,村镇银行没有独立性,与其他分支机构一样受总行的统一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村镇银行的个性发展,灵活度不够,但是利于发起行的文化和经营模式在村镇银行的形成。

4.股东共同管理式。村镇银行的所有股东共同参与银行的决策和管理,民主决策,充分保维护了股东的权益。但是,村镇银行股权较为分散,股东身份各

(三)强调发起行战略指导的管理模式

以香港商业银行为例,该行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由国际行业领先者直接领导,在运营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并在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把风险管理作为重要的准绳。在仔细研究后中,我们可以发现,接受具有领先管理水平和经验的成熟的银行的直接领导对被领导银行,特别是新设立的银行的指导意义是非常大的。成熟的商业银行能够以其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专业能力,帮助新生银行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状态步入正轨并又好又快地发展壮大,不但能够少走弯路、不相同,决策能力层次不齐,加之发起行一般为最大股东(占30%至40%左右的股份),决策主要仍由发起行做出。四种模式各具特色,适用条件也不相同,管理者应综合考虑发起行的能力和制度、当地经营环境、村镇银行的资源和条件等因素,结合各模式的特征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我们尚需要将四种模式的特征进行比较,以期对各个模式加以区别和深入理解。避免危机的发生,也能够使新生银行形成较好的经营模式和运营环境,逐渐做到自强。因此,来自成熟商业银行的战略指导对新生银行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西南地区村镇银行的生存环境较差,通信和交通设施落后,注册资本相对东部地区少很多,由于诸多生存困难的客观存在,加上村镇银行刚成立不久,经验不足,管理水平低,来自发起行的战略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

三、西南地区村镇银行管理模式探析

前文提出了四种我国村镇银行现行的管理模式以及香港商业银行的战略指导模式。五种管理模式在操作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理论意义上均归属于集团式的管理。集团管理模式我们大致可以根据发起行的控制程度划分为三种管理类型:一是财务管理型,二是战略控制型,三是操作控制型。财务管理型的管理模式,发起行仅关注村镇银行的利润结果,其他权力下放给村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村镇银行自主决策的空间很大;操作管理型则是发起行对村镇银行保持高度的控制权,决策权全部集中在发起行,村镇银行不能自主决策。战略管理型的管理方式在集权和分权的问题上介于这二者之间。西南地区村镇银行适用的是战略控制与股东共管相结合形成的战略影响模式。战略影响模式是战略控制型经股东共管式修正的变形形式,它比战略控制型更加弱化了发起行的决策影响和战略作用,社会资本的注入分散发起行股权,发起行给予村镇银行支持和指导,但并不能起到控制和战略决策的作用,村镇银行的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战略影响模式的具体阐述及西南村镇银行选择该模式的分析如下:

1.需要成熟金融机构的支持。西南地区村镇银行所在地金融、经济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设施落后,银行资金实力不足,面临生存难题,且经营和管理的经验不足,需要发起行的战略指导。西南地区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基本都发展较为成熟、治理结构较为健全、战略清晰、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完善、企业文化健全,具有规范和科学的工作流程,有明确的发展方向,风险控制能力和决策能力都很强,基本具备对村镇银行进行引导、决策指导和辅助的能力。发起行各方面发展较为成熟完善、管控能力强,就能够很好地指引村镇银行的成长,让村镇银行少走弯路、发展更加快速。以富滇银行发起设立的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和禄丰龙城富滇村镇银行为例,两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均在两年半以内,且与发起行不在同一地区,各自具有独特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发起行各方面管理和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具有对村镇银行进行战略控制的能力。发起设立至今,富滇银行从内部选派优秀的管理者到发起设立的两家村镇银行担任高层主要管理者进行战略指导和管理。在具体经营和运作中,村镇银行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环境,制定了自己的运营和管理方案。发起行在战略层面控制,具体事宜村镇银行又有自主决策权,这符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村镇银行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2.弱化发起行的控制和影响。现在村镇银行的发起行、成熟的商业银行均成立和成长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的大城市,客户大多是收入稳定、经济优越的群体和企业,而村镇银行设立在村镇,服务对象大多是农民、农业等涉农低收入群体及村镇中小企业,所在地区人口分散、经济条件差、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例如禄丰龙城富滇村镇银行,所在地禄丰经济状况较差,金融环境不佳,村镇银行发展困难。发起行富滇银行设在省会城市的市区,经济条件、金融环境都相对优越,银行经营战略、方式、客户群都与村镇银行相差甚远。总的来说,发起行与村镇银行之间在金融经营环境、资源、客户群、经营业务、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发起行没有在乡镇、县域的经营经验,金融产品、经营理念和战略规划等都是依据经济繁荣城市的情况而制定的,不能完全与村镇银行匹配。

3.民营资本注入,分散发起行持股比例。从现在的调查情况看,发起行持股比例基本达到了50%以上,对村镇银行形成了绝对控制。这为村镇银行最初的发起设立和业务开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也限制了村镇银行这样的“亲农”金融机构的发展。就如上面分析,村镇银行的经营业务和方式、金融环境、客户群、产品开发、经营目标、风险管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发达城市的银行过多地影响甚至控制村镇银行的战略和经营决策过程,反而会让村镇银行失去灵活性,甚至走入误区。因此,将股东共管模式与战略控制型结合,扩大民营投资者进入金融的力度,使民营投资者能够更多的支持“三农”的发展,以及将村镇银行模式向前推进,全面市场化;投资来源不单一,经营班子可以聘请有条件的人才,打破原先国有商业银行持股至少30%的规定,按“一层三会”的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村镇银行。

4.变革人才机制。村镇银行应当严格按照EVA员工激励的方案,按照员工为村镇银行贡献价值增值的情况提供恰当的长期激励,将员工努力与长期的绩效挂钩,为员工设计较好的职业规划,为村镇银行提供稳定的人才队伍。多用当地生源的员工。村镇银行深居云南乡镇的农村,各地的居民使用当地方言,部分乡镇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村镇银行落户农村、服务农民,员工需要经常走入当地农户,为农户讲解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招聘当地生源的毕业生便于与农户和中小企业的沟通,利于工作的开展。成立高校学生实习基地。孟加拉的格莱珉银行就有大量尤努斯教授的学生在实习、工作,并为格莱珉银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这一举措是值得村镇银行学习的。建立省内外高校学生的实习基地,高校的高学历、有能力的学生在这里工作学习,给村镇银行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新生力量,与员工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大家共同学习进步,学生与这里的工作环境产生感情,解决人员培养问题的同时还提升村镇银行学历层次以及解决高校学生培养问题,一举三得。

5.简捷营基础,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的青岗岭支行,地处偏僻的山区,交通不便,从日常管理到突发状况的处理,都需要信息化及时向总行反馈情况,这就要借鉴商业银行网络化、信息化工作的方式。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村镇银行的客户群是学历较低、计算机接触少的农村居民,村镇银行的员工也普遍学历素质较城市银行员工低,最主要的是村镇银行的业务相对城市金融业务简单,因此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中的操作系统设置应当适当地简单化,便于操作,以便大大提高村镇银行的工作效率。

6.战略影响型是村镇银行发展阶段的需要。西南地区村镇银行,现阶段还处在初创期,规模小、资金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经验不足、市场认可度低等都是阻碍他们发展的问题。由于成立时间短,西南地区的村镇银行现阶段需要发展成熟的银行的适当保护和战略指引以保证它们健康稳固发展,同时在经营中它们又非常需要足够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确保能够依据当地实情制定策略、研发产品,贴切地为农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开拓农村金融市场。

(二)村镇银行管理模式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西南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已基本发展成熟,经营、控制风险能力强,能够对西南村镇银行进行强有力的战略指导,而村镇银行尚处于初创阶段,经验不足、软件设施不足、管理能力不强,且所处环境特殊。因此,根据西南村镇银行现阶段的特点和所处环境,目前较为适合西南地区村镇银行的管理模式是战略控制型。当然,随着村镇银行的不断发展,将来管理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村镇银行管控的模式多种多样,以上五种模式都各具特色,各有优劣,在选择管理模式的时候需要进行详尽且深入的分析。但是,没有一个管理模式是村镇银行长期适用的,村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的发展,规模会扩大,环境会变化,银行自身也在变化,没有一种管理模式是永久有效的,当环境因素改变的时候,管理模式也要随之调整,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做出变革才能保证银行的健康发展。管理银行主要是要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样才能长期又好又快发展,最终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于是,村镇银行的管理模式也是在与村镇银行的磨合与共同发展中不断改善、调整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虽然刚刚起步,但其管理模式却多种多样,是否适合村镇银行各自的发展,还需要进行探索,但是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所处地区的环境会不断改变,村镇银行的规模也会不断的变化。管理,从银行负责人的角度来说要控制风险,要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要降低成本,要提高效率,做到真正的管控到位。所以,管理模式也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不断完善。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刚刚起步,还在摸索阶段,现阶段适合的是战略影响型的管理方式,但是也需要结合各地区各村镇银行所处动态环境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调整。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我国村镇银行的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探讨,希望对西南地区村镇银行探索高效的管理模式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武晓芬屠爱心邱文静单位:云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