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房地产人才流失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房地产人才流失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房地产人才流失管理

一、引言

知识经济的依托是人才,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才竞争的全球化。未来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一场激烈的人才“世界大战”正在全球展开。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组织将是21世纪的失败者。

房地产人才流失在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是房地产人力资源管理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也造就了求稳拒变的就业观。资料显示:80年代我国房地产职工平均流动率仅为2.8%,90年代也只是上升到3.3%.但是这些年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房地产人才流失问题已变得越来越严重。人才流失问题正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房地产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如何处理该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

二、房地产人才流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现有薪酬不满

根据WorkChina的调查,薪酬被列为中国员工辞职的首要原因。对薪酬的细项要素进行分析,调查有了更多的发现。中国员工对获得奖金的机会最为不满:仅有33%的员工对现在获得奖金的机会满意或非常满意。此外,当问及与其他房地产相同职位的员工相比,他们是否感到公平时,只有36%的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①].

而且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类别之间的有趣差别。在薪酬发面,管理层员工要比非管理层员工更满意一些。而且,年长的员工比年轻员工对薪酬更为满意。

(二)寻求更佳的工作机会

对北京、上海、深圳人才市场的最新调查表明,个人发展机遇已经成为导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当员工对组织提供的工作职位感到“比较没劲”、“不想干”、“干好干坏一个样”、“丝毫没有提拔重用的可能”,且这些情况长期得不到重视和改变时,他们已经开始在组织外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了。这是容易解释的,个人发展是个体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高层次的需求,当个体在组织内得不到发展时,他首先会有受压抑的情绪,进而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不满,这种不满和压抑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离职行为。

(三)人才发展空间不够,人才惧怕人力资本缩水

人才流出不仅因为外在薪酬,比如工资、职务和年假,更看重内在薪酬,如个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丰富的工作内容和乐趣,个人成长的机遇和挑战,能力的提升等等。而在我们房地产中,许多岗位工作知识需求不高,工作缺乏挑战性,个人能力不断退化而非进化。当人才看到几年后可能会与周围的外界朋友相比在知识、能力、见识等方面差距越来越大而对自己职业发展担忧时,自然会让人才产生流出的意愿或行动。

目前,我国许多房地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不能为人才提供一个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留不住人才。

一是对人才的培训不够。在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类技术与管理知识更新较快,这就需要当前的人才们也要相应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否则就会落伍。比如,有专家称:当前高科技产业(如IT业)基本上是3年一次技术大升级,传统工业最多不超过5年。然而,很多大学生进入单位后,却发现房地产很少有系统的知识培训,职业生涯设计也是一句空话,绩效管理更谈不上。而在其它一些优秀房地产,特别是三资房地产工作,培训机会很多,又有较好的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其能力可与时俱进,不断成长提高。员工与其他房地产员工进行沟通、交流,相互比较后,很多人才就会心理不平衡,从而出走。

二是实践锻炼不够。单位内部人浮于事,特别是管理处室更加严重,且按资排辈,很多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的工作任务不多,实践较少,从而得不到很好的实践中锻炼的机会。然而,从人才的发展看,在实践中学习锻炼与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一样重要,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单位内很多人才,虽然待遇还可以,但因实践锻炼机会缺乏,害怕几年过后变成庸才,也只好另找他处。

(四)缺乏房地产文化,房地产没有凝聚力

在单位内,领导与职工少有真正的沟通,特别是年轻人,职工在领导面前很少说出真心话,表面上看对领导很客气,其实内心可能存有很多异议,相互之间隔绝,领导不了解员工们的情况及想法,而人才则觉得受到冷落、不受重视,“满腹辛酸无人说”,没有一个良好的发挥作用的环境。这样就造成了领导与人才的对立,这些郁郁寡欢的人才也就另寻他处。对此,南方一些房地产却做得很好,比如,一些房地产的老板,他们养成了给每一位职工家属寄生日卡片或给员工发生日红包的习惯。试问,我们国有单位的领导提出要感情留人,又是怎样感情留人的呢?

另外,我国房地产的人际关系复杂,人缘、地缘、亲缘、血缘等各种关系混杂。当有好事时,这些关系便万箭齐发、能量强大,纷纷占有晋升、调薪、培训、调岗等机会,而不是圈子里的人,即使有很强的才能、较好的业绩,也别想得到。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人才就会心态失衡,觉得前途无望,只有换换环境了。

(五)人才寻找更好的福利

福利是薪酬的重要补充,是组织吸引员工的一种手段,也是组织与员工加深感情的重要方法。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体系理论,员工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会寻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福利,尤其是非物质的福利,可以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要,是房地产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由于房地产福利问题造成的人才流失,已占我国房地产人才流失总量的一个很大比重。

(六)新房地产获得成功的前景更广

房地产作为个人事业的舞台,其大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个人成就的大小。房地产的成功不但可以为员工带来更高的薪酬,而且随着房地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房地产提供的职位也将会越来越多,这就为员工获得提升或改变岗位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反之,员工若感到本房地产前景黯淡,无法为其事业成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就很有可能选择离职。

三、房地产留住人才的对策和思路

(一)支付有竞争力的薪资和福利

生理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人们都追求更体面、更舒适、更宽裕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基础是经济收入,人们需要从工作中得到应得到的工作回报,是理所当然的。全球咨询公司沃森。怀亚特的调查报告指出,36%的高级职员认为,薪金的多少对于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来说至关重要。顶尖人才如此,各类其他人才概莫能外。《财富》评价百家善待人才的公司,选出让员工心仪的10家公司,研究其留住员工的绝招,主要是善待员工,满足他们的福利要求。当然,对人才的工资、奖金、福利,不一定要付出最高的,要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使人才得到的收入报酬和享受的福利待遇与其经历、能力、业绩挂钩,做到恰如其分,公平合理,并且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这有待于房地产设计和实施能有效激励人才的薪资报酬制度。

(二)制定完整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责任的清楚划分、合理的系统培训和对员工潜力的挖掘对员工发展都相当重要。突出表现是房地产知道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并与员工共同努力,促进其职业生涯计划的实现。今天的房地产员工希望开发以商业技巧或行为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职业生涯,所以房地产必须跳出传统培训和职业阶梯的范围,为员工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诸如部门轮换、灵活的工作任务和拜师学习等方式。根据全球咨询公司沃森。怀亚特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尽管薪金上的竞争非常重要,但是高级职员认为这家公司的经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自我推销,他们会加入这一公司并留下来。”

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松下生产人,同时生产电器。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甚至比产品的生产更重要。培养人才一方面提高了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员工的工作能力,建立房地产特有的文化,弘扬房地产精神。房地产应当有一个完善的培训机制,不断的提高员工的素质,同时也使公司不断的完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培训机制,一些有上进心的、要求进步的员工肯定会选择离开,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最后房地产内也只剩下一些庸才。

通过培训,房地产不仅提高了员工素质,还使他们感受到了房地产对自己的重视和房地产的发展,从而产生对房地产的归属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在选择招聘单位时,首要条件就是看招聘单位能否提供在职攻读学位的机会。人才感到不经过培训不可能升迁,房地产也明白不加大培训投入不可能提高员工素质。只有留得住员工,培训对房地产才有意义,也只有重视培训投入,才能留得住核心员工。

(三)建立公平的业绩评估体系

激励强化理论告诉我们:行为的结果得到肯定,行为主体就会巩固和保持原有的行为;反之,行为的结果受到否定,行为主体就会修正,或者放弃原来的行为。所以对实现目标的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人才的稳定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房地产的人才在不断面临挑战的同时,又能感觉到机遇时时伴在左右;才能营造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撤”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我们要关注、肯定优秀员工的业绩。公司在分配给员工工作任务后,一方面要信任他们,让他们放手去做;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他们的工作不闻不问。那样容易使员工感到受了冷落,在公司不受重视,特别是当自己辛苦做出来的业绩得不到公司的评价和肯定时,很多人会一下子觉得工作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他们要么没有了热情和动力,要么会离开公司。因此公司要关心员工的工作进展情况,并把业绩评价及时反馈到员工手中。对表现优秀的员工,一定要公开的肯定和嘉奖。

(四)建立良好的房地产文化氛围并形成较强的房地产凝聚力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房地产文化氛围。房地产文化是房地产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健康向上的房地产文化是公司成功与否的基石,是房地产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第二,房地产还要与员工互相沟通,理解彼此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美国著名的管理咨询师郝尔曼在他的《留住员工心》一书中提到:“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成功的公司都必须基于坚实的道德准则,公司的价值观将被视为积聚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生命线。”这一观点表明,房地产的核心价值观不但已成为房地产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而且也已逐渐成为房地产聚留优秀人才的向心力。IBM公司就是凭借其“尊重个人,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和追求优异工作表现”的原则和信念,构成公司特有的房地产文化,积聚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五)因人设岗

对高层管理者和核心技术员工等稀缺人才,设立量身订做的岗位。这有利于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个人才都有希望获得成就感,通过干大事创大业,展示自己的才能,为房地产做出贡献,从而赢得社会的尊重。“怀才不遇”是人才最大的痛苦,也是人才离职,另谋高就的重要原因,岗位是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人才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岗位,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就没有人会再舍近求远,另谋高就了。

(六)“沉淀福利”制度留人

该制度将从房地产员工的年薪中扣除一定比例,在劳动合同期满时,再将这一部分扣除的薪金返还给员工。例如,山东海信集团就实行年薪沉淀制度,海信集团的经理年薪从15万到50万元不等。经理的年薪分成四块,当年只能拿走40%的现金,其余60%沉淀下来,五年之后兑付。如果有人提前离开,他的沉淀工资是不能全部拿走的。海信公司的这一做法,大大降低了其员工离职率。

(七)股权激励,用配股制度留人

股权报酬不仅承认经营者经营管理活动的人力资本价值,更重要的是对其在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一种肯定回报。给优秀的骨干员工适当配有房地产的股份,让员工同房地产“捆绑式”发展,有利于提高房地产的凝聚力,让房地产优秀人才永不流失。

(八)“超弹性工作时间”制度留人

据报道,美国不少高科技房地产为了留住人才,想出了“超弹性工作时间”的新招。在美国硅谷的一家网络终端公司,有位年轻人乔治,5年前他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前夕想得到一份既能赚钱,又不耽误自己白天打高尔夫的工作。该网络终端公司了解了他的这一个就业愿望之后,当即满足了他的要求。乔治到该公司就职后,每天早晨10点左右起床,11点跑步,午饭后稍事休息,即去打球,直到深夜他才开始工作,但工作效率和质量极高。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公司的这一做法,对我国房地产留住人才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九)增强本房地产的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房地产规模、提高房地产地位和绩效

组织的规模越大,员工的安全感就越强,员工以能够进入大规模的组织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一般不愿轻易离开组织;组织内的每一个员工都有充当组织内某一符合其身份的角色的愿望,规模越大,内部的机会就越多,能够充当的角色就越多,较好的内部流动性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减少离职行为。

组织在行业所处的地位越高,即组织在本行业市场中所占有的份额越大,员工的安全感就越强,离职就越不容易发生。另外,组织地位越高,个人也越有发展前途,越能赢得社会上其他人的尊重,从而自动减小了员工的离职率。www.E

组织的绩效越好,即组织的经济效率越高,越能为组织内的个体带来更多的实惠和好处,增加他们的收入和福利,从而减少了离职行为的发生率。

四、减少人才流失对房地产冲击和影响的方法

(一)进行合理的人才储备

房地产不怕人才走,也不怕优秀的人才走,怕的是出现人才断层,怕的是没有一个适合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土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要求房地产必须建立人才储备体系,这样一旦出现人才流失现象,房地产可以找到合适的替代者,从而减少了人才流失对房地产的影响。

(二)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

在招聘结束后,签订劳动合同时,加入商业保密保护条款。包括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

1、保密协议

《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在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还明文规定:“拒不签定保密协议的,单位有权不调人或者不予聘用。”这些为单位与职工签订保密协议提供了依据。

2、竞业禁止协议

竞业禁止,是指从事竞争性行为,即规定掌握单位商业秘密的职工,在任职期间或离职后的一定时期内,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②].对此,在1996年的《劳动部关于房地产职工流动问题的通知》和1997年国家科委的《若干意见》中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三)与离职员工“终生交往”

既然人才的流失是无法完全避免的,“终生员工”无论是对房地产还是对个人来讲都不太可能,所以我们应坚持“终生交往”。因为对房地产来说,离职员工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他们可以促进房地产改进管理,发现房地产存在却被忽视的问题;他们不仅可能成为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潜在购买者,而且还可能为房地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他们是未来公司再招聘的最合适人选;他们在树立房地产的形象、宣传房地产理念、以及对外界采取行动上,也能发挥积极作用;并且房地产可以共享依附于他们的某些资源。

五、结束语

员工的离职与跳槽虽然看上去是个人行为,实际上更多时候却是房地产问题行为的折射。如同环境的恶化会造成水土流失一样,房地产人才环境的恶化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当房地产发生人才流失时,管理者要做的不仅是对某个人的挽留,更要反省的是“是否房地产的人才环境恶化”,反省之余,还要对人才流失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以便采取富有成效的对策。

人才流失最终都会归结为一个关键问题,即雇用和保留你最宝贵的人才,该问题的解决涉及房地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我们只有从房地产整体出发、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才能处理好房地产人才流失问题。

参考文献

[1]田耘,《员工们都在想什么——中国房地产员工忠诚度调查》,《工业房地产管理》,2004年,第8期:第44页-46页。

[2]严世华,《怎样让员工满意》,《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4年,第三期:第10页-12页。

[3]段磊,《最佳顾主的核心吸引力》,《工业房地产管理》,2004年,第11期:第81页-85页。

[4]张君君,《“因人设岗”与“因岗设人”矛盾吗?》,《工业房地产管理》,2004年,第8期:第41-43页。

[5]魏东云,宋力峰,《人才流动中的商业秘密保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4年,第3期:第56页-57页。

[6]丁玲,《怎样才不会为他人做嫁衣——新员工心理疏导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4年,第3期:第27页-29页。

[7]万希,《重塑员工的心理契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4年,第10期:第17页-18页。

[8]赵宏宇,《防范跳槽冲击》,《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4年,第11期:第56页-58页。

[9]杨河青,《经营者股权激励:长效机制与两权合一机制》,《工业房地产管理》,2004年,第1期:第92页-95页。

[10]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1页-56页。

[11]公子国,《留住人才》,北京: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6页-19页。

[12]陈刚,吴焕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5页-23页。

[13]巫成功,《目标管理》,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年,第112页-122页。

[14]王福新,《人力资源管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87页-第96页。

[15](美)托马斯。D.兹韦费尔,《管理就是沟通》,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187页-第192页。

[16]关培兰,《组织行为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4页-116页。

[17]GaryDessler,《HumanResourceManagement》,PrenticeHallInc,1994,Page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