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一线各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承担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外来高技能人才大量流失,给我市在逆势中谋求崛起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客观正确地分析我市职业教育中存的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巩固和壮大我市自有的技能型实用人才队伍便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摆到了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中的重要位置,使我市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观念错位,社会上存在着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有些教育政策和制度导向还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社会地位远远不如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职业教育被边缘化;二是职业教育与市场、就业、产业发展之间尚未真正形成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与市场机制的衔接不够紧密,适应市场、满足就业、服务经济的能力还较弱;三是管理体制不顺,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人事、劳动、农业等部门多头分散管理,各自为政,造成管理体制分割和办学秩序混乱,学校专业设置雷同,导致分散重复办学、资源配置不当、办学效率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四是结构失衡,布局不合理,高职、中职、公立、民办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五是职业教育投资不足,尚未建立起稳定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投入增长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经费筹措渠道不宽,办学条件受限;六是政策落实不到位。民办职业教育与公办职业教育法律平等地位在实践中尚未完全落实。民办职业教育在自主办学、教师和学生待遇方面,与公办职业教育存在着明显不对等。国家对民办职业教育在资助、产权、回报、信贷、奖励等方面的政策仍需进一步落实;七是职业学校基础建设不足,实训条件缺乏,基本建设滞后,特别是教师培养跟不上,缺少相应准入标准,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双证书制度落实不力,双证融通存在困难;八是办学特色不鲜明,产教结合、校企结合不紧密,学校与社会结合困难,实习实训设施不配套,专业特色不明显,市场竞争乏力;九是尚未形成健全的职业教育科研机制,科研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能力不足,全社会和职业教育系统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重视不够,关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理念和规律的认识亟待提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着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使职业教育在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有效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更好地推动我市在逆势中崛起,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出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深化改革,通过体制改革创新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动力
1、改革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强化各级教育部门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统筹协调职能,其它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主管或主办职业教育,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要从主管部门独立出来,成为面向市场、接受教育部门指导和监督的办学主体。
2、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采取社会化、集团化、民间化、市场化运营方式,推进强强联合、强弱合作,整合资源。着力推进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与创新,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按照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制定并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积极推动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扩大招生规模。鼓励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与农村职业学校、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联合办学,采取一年在农村学校学习、一年在城市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的办学模式,以强带弱,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积极扶持民办职业院校发展。
3、改革职业院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管理体制。要打破传统上根据学校隶属部门定级别、定规格的管理体制,以学校办学规模、市场欢迎程度、对社会实际贡献为主确定学校级别和社会地位,改变学校不断跑升格、要待遇的不良导向;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加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数量,提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大力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训工程,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还应引进培养一批专业骨干教师,力争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学科带头人。
4、改革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对在校学生获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改革,要以教育部门为主、有关政府部门参与,对有条件、有信誉的职业学校或专业赋予颁发职业技术资格证的权力,确定为职业技术资格证考级基地。
二、完善机制,为职业院校自主发展提高质量培育内在动力
1、建立对职业技术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评价机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技术院校的管理、评价、评估等要充分尊重职业教育特点,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努力形成以有利于学生技能掌握、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素质的评价机制。
2、构建面向全社会、多层次、多年龄段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机制。要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目标、资源现状和职业教育现有基础,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总框架,涵盖全日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化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等;要将职业院校在校学生、企业职工、待岗人员、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农村劳动力等全部纳入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范围;要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布局状况,合理布局职业院校和相应专业;要明确政府对各类型、各层次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鼓励支持政策。
3、完善以校企合作和定单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办学及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和完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多种形式探索和建立根据市场、企业“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为我市逆势崛起“量身定做”培养人才。
4、建立完善职业教育学校专业设置、教学大纲、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相对稳定、自主调整的管理机制。鼓励支持职业技术院校以市场的需要开设新专业,创新丰富教学大纲,鼓励支持自编教材,鼓励增加实训内容;鼓励职业学校全面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技能训练,加大校内实训力度,实现校内完成专业的初步技能训练。积极开展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学籍管理改革,职业学校要实现学籍管理信息化,全面建成弹性学习制度。
5、加快建立实训基地和技能鉴定平台共享机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需要巨大投入,而每一个职业技术院校都建立各专业技能实训基地,既不大可能又无法充分利用,所以政府应当引导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并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实训与生产结合、产教结合,提高实训基地的办学和经济效益。同时,利用公共实训平台,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三、拓宽渠道,扩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
1、发挥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主渠道作用。要增加对职业教育财政投入。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可以考虑把新农村建设投入的10-15%资金转移到面向农民和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上来。要在目前对农村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补贴面,让公共财政的阳光向农村职业教育倾斜。
2、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吸引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兴办职业教育。鼓励社会各界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积极吸引外资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鼓励支持职业技术院校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国际资本。
3、利用金融、税收等手段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要遵循金融信贷规律和政策,建立政府财政贴息机制;支持学校用校产证件抵押贷款,借助金融资本力量加速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执行好国家对民办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职业学校办好实习基地、发展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
4、加强职业教育经费管理。职业学校按规定收取的学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提高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要安排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和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的专项经费,任何部门不得截留和挪用,确保全额及时返还。同时,对民办职业院校的经费要加强监管,保证教学质量,维护学生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