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的不足及改善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的不足及改善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的不足及改善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保持正常运转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日趋增加。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在购置、使用以及处置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存在账实不符、账面价值有失公允、日常管理与清理工作不到位等。为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念与类型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指的是使用期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超过规定标准(普通设备超过500元,专用设备超过800元)的,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损坏其原有的物质形态的资产。除此以外还包括单位价值虽在规定标准以下,但使用时间超过1年的所有同类资产,这些都在固定资产管理范围之内,例如文物。按我国的分类办法将固定资产分为以下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二、我国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中存在问题

1.账面价值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且未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计入在内,与配比原则相悖。应当增加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的核算。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家底不清一是有的单位财务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及时,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实物状况和增减变化情况,有的单位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原值总额,未建立固定资产台账或卡片,导致账、物脱节,账面总值对实物失去控制;二是通过基建项目建造的固定资产,由于竣工决算办理不及时等原因,造成资产未能及时入账,有的单位甚至在建造的办公楼已使用多年后仍未入账;三是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由于各种原因滞留账外不入账,造成有物无账,甚至形成资产的账外循环;四是有些单位的空调、计算机等固定资产淘汰后,往往急于去打报告更新重置,旧的却未及时按规定办理报废手续,账务也未进行核销,造成有账无物。五是部分单位由于历史原因,固定资产一直没有核对清楚,账实不一致,加上人员的变动,未能对其进行全面清理,使结转数额失实,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较混乱。

2.我国以往的生产型增值税已经被消费型增值税所取代,可以对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因此,应当考虑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增加、出售过程中的增值税的核算。

3.由于对固定资产没有做出相应的减值测算准备,这一缺陷会致使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进而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加大。所以,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适当次数的减值测试,使得账面价值与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尽量一致,这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核算及管理十分有利。

4.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健全,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且固定资产实物登记账或台账落实情况较差,未记录资产领用及保管情况,手续不完备等,这些问题造成固定资产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三、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的措施

1.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价值标准与现行物价增长相一致。参考当前物价和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单价标准与税法相一致的原则,并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笔者认为把“预计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超过两千元、在使用过程中没有算坏其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标准,不应再将一般设备与专用设备加以区分。另外,对单位价值在规定价值标准以下且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大批相同类型物资不再纳入固定资产范畴之列,购置时直接将其纳入办公费用或低值易耗品的核算与管理范围之内。

2.完善监管制度,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国家的资产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在监管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重点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及保值增值等,做好固定资产的购置、调拨、报废等环节的管理工作,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几种固定资产的处理方法:1)年度固定资产采购计划应当将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纳入其中,财政部门对此审核后报由政府采购或者财政部门在闲置资产中调剂解决。2)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对单位接受的捐赠和无偿调拨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的备案。3)简化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和变卖的程序,按照国家规定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单位报废、处置、变卖固定资产的申请,联合税务部门对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品类做出及时的认定。4)按照施工合同及时对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暂估入账,工程结算完毕后及时对其按工程结算数额进行调整。

3.审视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制度。1)参考企业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的相关规定,并将其与行政事业单位购买固定资产时一次性列支的处理办法相结合来解决在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固定资产账面与资产真实价值不相符的问题,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科目下方增加“累计折旧”和“资产减值损失”会计科目,将其作为固定资产的调整科目,并增设反映固定资产净值的专栏。2)在原有固定资产分类的基础上再加以细化,按资产类别计提折旧。笔者认为区分部门和系统没有实际意义,应将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建筑物、生产设备、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电子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等五大类,并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固定资产科目进一步细化。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别,借鉴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将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来与年限平均法联合使用。固定资产折旧提取采取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的年折旧率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余额和折旧年限确定,每年均等计算提取。计算公式: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使用年限×100%固定资产净残值为残值减去清理费用后的余额,各类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比例、在原值3%至5%的范围内。

4.为防止资产流失,应注重日常固定资产的监管,落实资产管理责任。

1)依照财经法规规定,构建资产盘点制度。资产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相关财经法规规定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监督和查实实物登记情况,全程监管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领用及报废鉴定和报废等;构建可操作性较强的预算单位盘点、处置机制,并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定期不定期地认真落实对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发现并及时处理固定资产的盘盈及盘亏的情况。

2)实行电算化管理。鉴于固定资产管理金额及数量迅速增长、庞大规模、种类繁多的特点,运用电算化管理可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核算、处置、报废等各项的实际情况。这不仅实现了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和时时监控,并且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时时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信息十分有利,更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