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态区域资源配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针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生态区域在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出现的区域不平衡现状,丈章对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配置依据进行探讨,并对资源配置提出调整三大生态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东部与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实现三大生态区域的优势互补的策略。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区域;资源配置;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东、中、西三大生态区域在经济发展上不平衡性突出,在教育方面的差距也在日趋扩大,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一趋势更加明显。针对我国三大生态区域高等教育不平衡发展的现状,有必要对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配置依据进行探讨并对资源配置进行调控和优化。一、高等教育生态区域资源配置的依据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在讨论和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时,着重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过程、规模结构、基础设施配置及其模型,忽视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生态区域的差异性。生态区域具有“区域内部的相对一致性和区际之间的差异性的特征”。在一定的生态空间内用于高等教育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生态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因此,从生态区域角度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进行一些分析,将为制定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经济发展水平—定的条件下,高等教育能否获得稳定的、不断增长的资源投入,投入教育的资源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的配置。这是因为,一方面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具有稀缺性,即在一定生态区域内社会所能提供用于高等教育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另一方面,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具有多样性,随着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日益突现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需求的方面也越来越多。要解决高等教育生态区域资源的有限性和高等教育需求多样性的矛盾,就必须将有限的生态区域内高等教育的资源按照一定的客观比例进行合理的配置,以获得最充分、最有效的使用。但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配置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即表现为极化和扩散两类趋向和效应,在生态区域上产生出高等教育“核心区和边缘区”。极化是发展要素,如人口及其相关的文化、经济、社会、技术活动等向某些具有生态优势的区域集聚和壮大,并逐渐成为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发展核心和组织中枢的现象。极化的结果,将使核心区高等教育供给趋于饱和,造成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机会不足,人才饱和;边缘区高等教育总量供给不足,人才缺乏,出现供不应求的矛盾,这样在空间上会产生高等教育的水平梯度。同时,高等教育生态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无非就是硬件和软件两种因素,其中硬件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等,软件因素包括民族文化因素、政策条件、人口素质条件和管理水平等。硬件因素为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首先,经济发展水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保证,同时也决定着一个高等教育生态区域资源投入的总量。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如果离开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无视其高等教育系统的资源承载力,盲目地发展高等教育,超负荷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必然会陷入高等教育发展的误区,使生态区域内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失衡。其次,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区域分工、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等。生态环境对生态区域内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理位置、交通、信息等相互作用、密切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比如,在我国三大生态区域中,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信息传递快速,往往有利于与各个地区建立广泛的联系,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空间上快速合理地流动。在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根据资源最佳配置原则,教育资源倾向于流向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域,从而有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相反,西部位置偏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流动不畅,其结果可能会导致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另外,自然环境是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空间配置的自然物质基础,对其空间配置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软件因素是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的支撑条件。第一,区域民族文化是影响高等教育生态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发展都要深深打上本民族文化特点的烙印,民族文化因素常以一种“遗传基因”的作用方式,通过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念等影响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比如,西部生态区是一个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全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居住在西部地区,根据统计,1994年西部的少数民族人口有6200多万,占全国的85%,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等都会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及其发展。第二,政策属上层建筑的范畴,直接控制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对高等教育生态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起到指引和导向的作用。特别是一个国家的教育目标、战略和思路的重大调整往往会对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配置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政策与管理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说过:“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的资源是否能协调并合理地运用,是否能取得最佳效益。第三,人口的数量、素质、年龄构成和地理分布等等,都会对生态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产生制约作用,如在高等教育资源相等的情况下,人口数量多的地区,人均高等教育资源占有量就少。高等教育生态区域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因素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往往是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就不同的区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其中的某一或某几个要素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制定各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发展战略规划时一定要考虑到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经济条件、民族文化因素、政策条件和管理水平以及人口素质等各种因素。二、高等教育生态区域资源配置的优化(一)调整三大生态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除前面谈到的我国三大生态区域高等学校分布的不均衡外,对于各省区来说,高等学校过分集中在直辖市和省城也是一种省区不平衡的表现,前几年有关部门曾对我国1050所普通高等学校进行过统计,4个直辖市有高等学校153所,占14.6%;各省城有高等学校426所,占40.5%;其他地、市、县有高等学校472所,占44.9%。也就是说55%的高等学校分布在占全国建制城市5%的直辖市和省城中。此外,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单一,特色不明,这种状况不仅适应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区域性特征的要求,也不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因而有必要对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加以充分利用,以期提高其配置的效率。对目前高等学校的布局和建设,应分层次、分区域来进行,既要考虑全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又要考虑高等教育生态区域资源的合理布局以及高等学校不同的“生态位(niche)”。高等教育的生态位主要通过各类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所处的生态位体现出来,而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体现生态位的表现方式。首先要明确高等学校的性质、类型、地位、资源环境等因子,然后确定其最佳“生态位”。一所高等学校生态位的确定,可以从不同性质、类型和发展程度来判断。从性质上可以区分是单科性、多科性还是综合性;从类型上看可以界定是属教学型、研究型还是教学研究型;在办学的程度上,可以分国际一流、国内一流或区域一流。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统计,到2003年底我国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517所。在这1500多所高校中,按其目前的办学水平及国家要求和支持力度衡量,仅从高等学校的发展程度来划分,笔者认为其生态位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国家重点建设的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大学、地方和部门支持的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不同的生态位具有不同的生态区域资源配置,因此,在生态区域资源配置时,要考虑社会的客观需要、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教育的客观规律等因素。根据不同高等学校的生态位,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增强其适应性,巩固自己的生态位。
对四个层次的高等学校的建设要突现各自的优势。一是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国家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以目前正在建设的“985工程”项目来集中力量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更应注重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并在全国发挥主要的辐射作用,带动各生态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二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大学,东、中、西部三大生态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要与经济区域发展相适应,在我国三大生态区域内的中心城市重点建设几所面向大经济区域(如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的多科性大学,这类院校的建设可以现有的部委院校为主,适当调整、扩大规模和提高水平,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建设。三是地方和部门支持的高等院校,在各省、市、自治区的省城和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以建设为本地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地方院校为主,考虑到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些院校应以本科生培养为主,同时根据地方需要培养研究生,在办学方面要特别突出地方性、区域性的特色。四是地方高职高专院校,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中小城市,为适应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依托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大中城市,建立一批专科层次的以高职高专为主的地方院校,这类学院便于按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人才,有利于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和多渠道筹资。总之,在调整三大生态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布局时,要明确各类高等学校的不同“生态位”,具体措施上要强调“抓住两端,放开中间”。一端是集中力量办好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国内一流大学,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博士生,为经济建设输送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并把培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重点。另一端是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培养大量的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采取中心城市办学的模式,打破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界限,打通本专科层次,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衔接起来,使人才直接通向生产第一线。同时,对处于中间层次的一般院校进行调整,根据优势互补、优化组合的原则,办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有效地提高生态区内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二)加强东部与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实现三大生态区域的优势互补。加强生态区域之间高等教育的协调与合作,可减少高等教育生态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差异过大会造成高等教育发展失衡,不利于高等教育整体的持续发展;没有差异则极易导致高等教育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必要时可采取行政干预的方式,使不同生态区域的高等教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国经济走向一体化,这有利于加快人才流通和教育资源整合的速度。因而,各地应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协作,充分发挥不同生态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潜力,实行优势互补,以尽量避免由于同类高等学校重复设置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在现有生态布局不合理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利用中西部部分地区高等学校密集的教育资源优势“是一个生态区域优势重新整合的问题”。另外,高等教育基础较弱而经济又比较发达的部分地区,人才供求方面的矛盾特别是当地高层次人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已越来越突出。面对这种现实,推动东部资金要素与中西部一些地区高等学校密集的教育资源采取不同的形式合作,实行优势互补,将是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的一条重要思路。其形式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利用东部经济发达的经济优势与中西部高等学校合作,走校企合作之路。高等教育的经费问题,单靠国家拨款和教育自筹是难以完全解决的,而校企联合办学,吸纳企业资金办教育,是解决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施不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今世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不断涌现,社会对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于高等学校的一些应用型专业,既有专业理论、又有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不足。而校企联合办学,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教师可通过到企业参加教学实践学到新的专业技能,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任学校固定的兼职教师,以解决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同时,在校企联合办学的过程中,双方加强了在教学实践基地、项目开发、师资利用等方面的合作。第二,加强东、中、西部三地高等学校的合作,实施对口支援西部的计划。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部署。积极发展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加快培养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改善西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状况的重要手段。2001年教育部根据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学科特点和意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首批高等学校被指定为支援高等学校,支援高等学校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实施对受援高等学校的支援和全方位合作。实施“对口支援计划”主要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计划用五年的时间,使受援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为受援高等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1999年教育部采取措施,对西部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师资建设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加快西部大开发急需的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为西部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并组织东部地区条件较好的大学通过多种方式对口支援西部的大学。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东、中、西部三地高等学校的合作,促进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三,为解决我国地区人才不足的问题,东、中、西三大生态区域的高等学校均应有一定比例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招生,并根据实际情况减免其学杂费。这些高等学校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所在地区属不发达者,应由中央财政作相应补偿;属经济发达地区者,则应由省级财政作相应补偿。其宗旨是在保证高等学校经济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专门人才,以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注释:[1]关于我国区域的划分有不同的方法,主要是关于西部地区的划分不一,本文为便于生态区域的比较,纯粹从生态地域角度出发,并准确地揭示不同生态区域之间的差距,因此,在区域划分上以地域分布为原则,而非以享受政策为原则来划分。采用1986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对外公布的地域划分方法,即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当时的重庆市还隶属于四川省,因此,当时是9个省、自治区)。东部生态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等12个省区市;中部生态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9个省区。在涉及有关统计资料时也依照这样一种地域范围的划定。[2]生态位(niche)是生态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是生态群落内部与外部关系的基础。生态位是指有机体在它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包括其发展的各种条件,它所利用的资源和它在那里的时间。参考文献:[1]赵波,李宏。区域教育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理论初探[J].教育科学,2001,(2):6.[2]窦文章。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类型及模式研究[A].北大论文集[C].1996.44-51.[3]吴德刚。西部教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83.[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7.[5]中国高等学校[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6]陈玉琨。论发展性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5):11.[7]黄家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194.[8]教育部采取十项举措支持西部大开发[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