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校园文化建设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校园文化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功能、存在的问题及建设途径,以便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必然带有大学校园文化的共同特征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许多高职院校是由国家重点中专、技校升格发展起来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严重不足,所承载的精神风格还不够鲜明和突出,为此,我们应深入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功能及建设途径,以便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功能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学校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情绪情感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学校的“意识形态”。从内部结构上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是校园物质文化。它是校园的外显文化,是以某种文字符号为载体,将校园精神显现于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之中,如校服、校歌、校刊校报、雕塑、学校建筑等。它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二是校园制度文化。它是指校园人在交往过程中缔结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是校园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它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校园制度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校园的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保证。三是校园精神文化。它是校园的内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难以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高职院校由于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定位、生源层次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校园文化除具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如下个性特征:(1)应用性。这是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它的主要特征。(2)职业选定性。高职教育是职业性教育,学生一进校,就选定了就业的方向,学生要根据所选职业的岗位要求,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并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3)特色性。高职院校要立足就要办出特色,要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这些专业知识的渗透,使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4)行业指向性。高职院校要依托行业办学,高职校园文化也要随着社会、行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5)文化地域性。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在本地招生,生源地相对集中,学生大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这也使得他们在文化交流上较为畅通,地域性文化风格明显。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功能。高职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导向、凝聚、激励、控制、辐射等功能。这些功能所起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教育都不可替代的。一是教育功能。校园文化作为区别其他组织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教育功能,而高职院校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就是它的文化影响。二是导向功能。校园文化本身所蕴涵的价值体系为个体行为提供了参考,指导个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学校组织的关系,把个人行为引导到学校组织目标上来,使他们向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三是凝聚功能。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起着心灵黏合剂的作用,它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聚合到一起,使师生员工对学校产生——种使命感、白豪感、归宿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四是激励功能。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激起校园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校成员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进精神,获得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五是控制功能。高职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使校园人接受必要的约束,使个体行为符合共同的准则。六是辐射功能。高职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是指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向师生教育、影响的同时,也对周边及社会产生影响,这种辐射主要通过塑造学校的形象和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来实现。二、高职校园文化主要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高职院校扩招和网络技术的普及,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高职校园文化认识比较片面,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科学而系统的规划。首先,一些人对高职校园文化认识不清,简单地将校园文化归结为校园文体活动,认为只要轰轰烈烈地搞一些校园文体活动,就能建设好校园文化,但由于这些活动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活动效果都不理想,很难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较大的影响力,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单化、低层次化。其次,将高职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混淆,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政工、宣传部门的事,各部门联合举办的活动少、效果差,没有全员参与的意识。最后,即使知道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科学而系统的规划,造成了工作时思路不清,重点不明,事倍功半。2.只注重外在物质文化的堆砌而忽视内在精神文化的积累。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因此,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改变发展历史短,社会认同度低这一不利局面,千方百计地加大物质文化建设来吸引更多的考生和涨,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但是,这—做法却脱离了物质文化建设的宗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明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精神文化隐含在物质文化中,它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组成部分,忽视精神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只能流于形式。

3.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人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对于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更是如此。网络在给人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网络影响了校园文化的主体。网络在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机会和知识的同时也使很多人沉迷其中,不参加任何的校园文化活动,冲淡了校园文化主题的意义。(2)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面临伦理道德的异化与行为的失衡。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广泛性,使传统的监督和控制方式失去其应有的效力。这对是非辨别力和道德约束力较弱的青年学生来说,危害是显而易见的。(3)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各种意识形态都存在。西化分子不断在网络上推销西方敌对势力的价值观念,使民族文化受到冲击。同时,一些庸俗、病态的网络文化、垃圾信息等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所有这些都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三、构建高品位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含了诸多因素,如硬件建设等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等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需要多层次、多渠道进行建设,更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科学合理地制订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树立环境育人的大教育观念,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做到党政齐抓,系部共管,师生共建,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中,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其次,要着眼长远,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现实措施,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形成有鲜明特点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突出特色。2.要突出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和基础作用。高职校园精神文化是精神文明和人文成果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的精神文明建设是通过学校校史资料的整理、编撰,提炼出学院自身发展的精神之魂,将学院精神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要素。对能传承、发扬学院精神的文化进行加工、升华,从而提炼出彰显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并把学习、诚信、合作、博爱、创新等作为优良的校风和办学风格。要通过回顾学院发展历程,展示辉煌成就,树立先进典型,弘扬优良传统。校园文化的人文建设就是通过增设文、史、哲、艺术、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培养文化素质的选修课,举办各类人文知识系列讲座。把人文精神与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现代科技、现代艺术、西方文化、高尚的思想境界、社会生活、知识视野同专业体系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3.完善制度、科学管理,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建立和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院的制度文化以其导向性与规范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教育性的特征彰显学院文化。高职院校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教学管理、保障院内环境等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善和规范的规章制度,但要克服重建立、轻落实的不良倾向。4.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时代,我们要学会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首先,网络的交互性、快捷性和开放性,极大地拓展了校园文化主体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通过网络举办专题讲座、征文、论坛等新颖的活动,可以使文化传播不受场地、人数、时间的限制。网络文化赋予了个体充分的自由和创造力,进一步拓展了个体的自由活动空间。其次,网络文化开放性和隐匿性的特点,让不同的文化主体参与到感兴趣的问题中,为校园主体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最后,网络文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网络文化的共享特点,可使青年学生在电脑前畅游世界、博览群书,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增强其判断能力,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校带来全新的校园文化环境。5.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精神。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社团活动为广大学生课余活动和个人爱好提供了场所,成为大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舞台,也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活力,甚至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为此,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充分依托学生社团这块阵地,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精神。要通过广泛宣传和发动,引导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的建设中去,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格局;要鼓励专业教师深入学生指导社团建设,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创新社团形式,提升社团档次;要规范社团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参考文献][1]高长梅,吴玉红.校园文化建设全书[C].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2]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19.[4]单方利.浅谈高职学院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9).[5]王锋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