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心理困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心理困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心理状态。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相对于常态时期具有更复杂、更躁动、更迷茫、更活跃的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了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表现,特别指出社会工作在缓解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方面的价值与功能。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理困境社会工作

①为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课题“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与和谐青岛的构建”(2005-B-3)研究成果之一。

一、社会转型与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表现

(一)社会转型与转型期社会心理特点

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整体性转变,它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社会心理作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一种表达,是社会变迁的“风向标”,是时代精神的“晴雨表”。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就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目前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转型时期,这一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必然引起社会心理的急剧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具有更复杂、更躁动、更迷茫、更活跃的特点。其一是变异性。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具有突出的反传统的变异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型心理就是对传统的保守心理的否定。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改革同步,一反社会心理的常态,不断打破传统的社会心理定势。197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时时处于流变之中。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其二是冲突性。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时时处于矛盾冲突之中,对传统的眷恋和对变革的向往,对于社会变革在理性上的认同在情感上又难以接受,使得人们在心理取向上经常举棋不定,难以抉择。转型时期,社会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人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常常处于一种希望与危机并存、成功与失败并存同在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紧张之中。其三是不稳定性。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经常处于一种失衡状态。改革在调整全社会利益格局过程中,给予各种利益群体所带来得实际利益是各不相同的,或者有所赋予,或者有所剥夺,赋予或剥夺的多寡和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而转型社会的整合机制往往是疲软的,不能有效地整合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由于利益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冲突,这就使社会心理出现常态时期所少见的不稳定状态。

(二)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主要表现

1.公众相对剥夺感普遍增强。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当大家都坐在茅屋里时,并未觉察生活怎样贫困,但是在茅屋旁边出现了宫殿,就会反衬出简陋与寒酸,再坐在茅屋里就会感到不堪忍受了。这种主观效应就是“相对剥夺感”。社会比较心理是向上的社会比较,所以相对剥夺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地位发生相对的变动,使社会个体或群体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他人或群体进行比较时产生的社会心理反映就是公众的相对剥夺感增强。

2.社会焦虑蔓延。所谓焦虑,是面临威胁时,个人自觉难以应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忧虑或恐惧的情绪反应。社会焦虑是指在社会情景中所产生的焦虑反应,是由于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在民众中产生的压抑、烦躁、不满、非理性冲动等紧张心理,这种紧张心理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社会张力,最终以社会冲突或其他方式释放出来。社会转型以来,随着社会变迁速率明显加快,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与抗拒、社会流动的增加、社会角色的增多、人际交往的扩大、生活方式的更新等无不震撼着人们长期构筑的内心世界,使人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适应困难,加剧了人们固有的生存焦虑,使人们强烈的感受到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安全感。

3.自我保障心理过度。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加快,环境变化日新月异以及社会保障功能的弱化对居民消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前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的冲击,人们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不确定感和不稳定感增强,引发出相应的安全保障要求,表现为公众过度的自我保障心理。2002年我国银行储蓄存款已经突破人民币8万亿元大关,这个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消费的实际增长速度,可见居民自我保障心理之强。

4.个人生活满意度滞后。生活满意度是人们对于社会提供的物质和文化条件满足其自身需要的程度所表达出来的主观评价或心理感受,它构成社会情绪状况和人们活动动力的基本检测尺度。从现实来看,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满意度的普遍提高,是整个国家发展成就在人们主观世界中的一种直接呈现,但另一方面当前人们对国家发展的满意度比对自身生活的满意度更高,即人们对国家经济、科技、教育、体育等发展的宏观方面评价比较高,但具体涉及到自己生活方面满意度就略显偏低,个人生活满意度滞后于对国家发展的满意度。

二、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与社会工作的回应

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诸多方面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已构成了社会向纵深发展的心理阻力,在宏观层面上,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平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充足的就业岗位等无疑是消解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的重要途径;而作为微观层面的社会工作在应对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缓解社会张力,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功能。

对于社会工作的解释,英国社会学家G.邓肯.米切尔认为:“社会工作一词是指帮助人们满足那些他们不能仅靠自己去获得满足的需求的各种有组织的方法。19世纪,这些有组织的方法在英美两国获得了发展。当时对人们的精神、物质福利的关心主要集中在穷人的经济情况上。后来将这种对改善物质条件的关心扩大到促进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健康。”美国《世界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72年版的观点是:“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社会上受到损害的个人、家庭、社区和群体,为他们创造条件,恢复和改善其社会功能,使他们免于破产。社会工作的职能是在帮助人们适应社会和改善社会制度。职业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采取各种适当措施援助那些由于贫困、疾病、免职、冲突、由于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在经济上和社会环境中失调而陷于困难的人,此外还参加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预防方案的制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社会工作”条目的解释是:“国家和社会解决并预防社会成员因缺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社会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项专门事业和一门学科。它的性能是通过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调整社会关系,改善社会制度,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1.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被人们一般所感受到的来自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团体组织和社会其它方面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会提高个体的心理应激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保健功能。然而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原有的社会支持系统正迅速瓦解失去作用,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正在构建之中,仍很薄弱,难以缓解个体心理压力、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其一原有社会支持的主导方式——工作单位提供的社会支持正迅速瓦解,而替代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真正建立或运转;其二,日益激烈的职业与学业竞争导致业缘人际关系的淡漠和疏远,削弱了来自同学与同事的社会支持;其三,原有社会支持的另一种主导方式——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已今不如昔。“丁可”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的大量涌现,代沟的加深、夫妻感情的淡漠,使得人们并不总是能从家庭那里得到昔日的那般强有力的支持与帮助。社会支持弱化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心理危机,不安全感、社会焦虑丛生。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以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独特的助人价值理念在一定层面上能够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的个人、家庭、社区和群体,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支持,对恢复、改善和发展其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已经被北美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的社会工作实践所证明。

2.社会转型期竞争机制被引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给人们以机会充分展示自己潜能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挫折和失败,大大增加了人们遭遇消极生活事件的机率。生活事件(尤其是消极生活事件)的激增破坏了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处事常规,人们不得不消耗相当大的心理能量来加以应对;另外,随着经济体制、人事制度、住房及教育制度等方面改革的推进,个体所独立负担的责任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政治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的加大,个体的风险骤然猛增,人的主观体验常常是紧张、焦虑和恐惧。长期高强度的心理应激会损害人的心身健康,同时,许多个体焦虑的聚集可能逐渐形成群体社会焦虑并相互强化。社会工作按照方法分类可以划分为社会个案工作、社会群体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按照社会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可以面对贫困问题、失业问题、疾病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儿童问题、老人问题以及吸毒、酗酒、劳工、犯罪等问题。可见,社会工作涉及个体的层面、群体层面、社区层面,特别在转型期社会问题丛生、两极分化问题严重、民众社会心理失衡现象突出的环境下,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积极回应社会问题,对于调适心理、改善个体的行为偏差,促进社会政策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着弱势群体的大量出现,社会工作理应成为支持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必不可少的社会制度和具体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专业化方法和手段。其一、社会工作对弱势群体的援助是建立在专业性基础上的具体操作和技术性的帮助。各种社会保障政策如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都需要社会工作来具体落实,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在援助弱势群体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其二、社会工作的道德特质——人道主义的专业传统、利他主义的专业导向、促进社会正义的专业责任感,使其对社会工作对弱势群体的援助更具有更微观、更具体、更具有个体化与人性化的特点。其三、维护合法权益。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受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社会工作追求社会公正,通过服务、宣传、影响社会政策等方式帮助弱势群体,把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置于重要位置。其四、社会工作还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物质层面的帮助,社会工作可以联系某些社会资源,帮助受助者在合法的条件下获得某种物质上的支持。比如通过政策方面的服务使他们获得制度规定范围内的经济和物质支持,通过与非盈利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的连接使他们得到优惠的甚至免费的服务等。

(二)社会工作的稳定和协调功能

1.促进社会稳定。社会工作在最一般意义上来说是具体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活动,对有困难人士问题的解决不但可以给他们以实际的帮助,而且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减少因问题的激化而可能产生的对社会秩序的冲击。社会心理具有相互感染、相互渗透的特点,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在一定的环境下对社会问题的生成和加剧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社会工作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

2.促进社会和谐。社会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系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领域。人们之间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是健康社会的表现。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之间良好的共同体关系受到了伤害,利益竞争和社会排斥使人们相互隔离,并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以人为本,致力于社会成员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增加人们的社会资本,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这不但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社会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

社会工作涉及公共救助、家庭服务、康复服务、儿童服务、老人服务、就业服务及矫治服务等诸多领域,为满足社会的广泛需求,促进社会的福利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工作的积极介入对当前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的消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熊跃根.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沈杰.中国社会心理嬗变:1992—2002.社会学,2003年第6期.

[3]于晶利.弱势群体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2004年第4期.

[4]言若.2001年中国十城市市民生活满意度调查.上海质量,2002年第2期.

[5]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李汉林,李路路.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7]邱敏.社会焦虑——一个微观层面的社会问题.社会,2003年第3期.

[8]于晶利.论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与消解途径.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