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心理学在声乐第一课中的应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心理学在声乐第一课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心理学在声乐第一课中的应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地知识构建过程,教师在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对于刚进大学的声乐学生来讲,想上声乐课的求知欲毋庸置疑。原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喻宜首先生曾经谈到:“让学生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要学生注意音乐,重视学习的基本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在开口唱、练习唱乐曲之前,做好心理上、思考上的准备,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抓住学习的要领,抓住教师提出的课业主题和各种要求。”从喻先生的谈话中,我们充分的感受到“声乐第一课”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上好第一节声乐课呢?这需要我们了解课堂的主体,即学生。学生是抱着什么样的学习心理进入课堂的。在金铁霖教授的声乐教学课堂中,把学生心理主要分为两类:主动型学习声乐和被动型学习声乐。主动型学习声乐的学生一般性格偏外向,声音条件较好,自信心较强,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较丰富的感情表达能力,对声乐有着痴迷的热爱;被动型学习声乐的学生.一般性格偏内向,声音条件一般或没有特点,学习声乐自信心不足,声乐方面的表现欲不强,不太具有丰富的表达感情的能力,对声乐的热爱程度一般或不强。不管是主动型学习学生,还是被动型学习学生,对声乐都有一定程度的热爱。声乐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缎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这就需要从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学术能力来分析。金教授认为.“声乐教师”一般都是在大学里师从导师进行专门地、系统地训练过的。虽然师从的导师不同,学习的途径不同,个人的理解和教学方法各有千秋,但各位‘.大学声乐教师”都会按照课体体系进行教学,便于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学到科学的、系统地、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知识.而这个体系需要在第一节声乐课上向学生讲解清楚,让学生对大学里声乐教学有普清晰地了解。另外,教师应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己,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控制,系统地、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气氛.使学生尽可能的把心理上学习声乐的想澎好奇、疑惑康达出来,声乐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上的心理特点、心理障碍进行辅导和帮助。教师应向学生讲明白:学习声乐艺术,需要踏踏实实、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需要有步骤地、系统地、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只有受过良好的、科学的、系统地声乐基础学习,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声乐专业人才。

当然,作为教师要求学生自觉地多学一点的同时,也要求自己多学一点,然后才能多“教”一点。对于不同的声乐教师因自身的嗓音条件和爱好不同,可能会偏重于某一种演唱方法的教学,而忽略了其他的演唱方法的探索和研究。这从大学声乐教学上讲,是不能适应声乐教学发展及教学需要的。在金铁霖教授声乐教学中,要求声乐教师应了解多种演唱方法的特点和要领。在现今中国的演唱舞台上,除了我们通常所熟悉的美声(西洋】唱法、民族(中国!唱法和通俗(气声)唱法以外,在当前的声乐教育界,根据时展的需要,提倡的美民唱法、民美唱法、美通唱法、通美唱法、民通唱法、通民唱法及原生态唱法等似乎更被广大观众所接受。也就是说,这些演唱方法有普更广阔的市场前景。而这些就向声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精通一种演唱方法,两种、三种演唱方法.还要位得这些演唱方法之间的联系。金铁躲教授指出:科学歌唱方法是个工具。演员掌握了科学的演唱方法之后,各种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歌曲都能够演唱。也就是说,科学的方法是为表现艺术作品服务的。”唱法不是目的,唱法是为作品服务的,作品需要什么样的风格,就用什么样的唱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给学生授课时,做到从演唱方法上讲.真正的因材施教,教师才会以无穷的学术魅力感染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向学生讲清楚,这才是21世纪“中国声乐”应具有的学术思想。大学里学的是学术理念,做到这些声乐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的指导者的角色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实现。但不管是哪种方法,对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讲,基本功的训练应该是一致的。声乐教师希望在教与学之间与学生的理解学习达成一致,把学生教好,并以自己对学生的这种积极性的期望,促使学生很好的学好声乐专业。声乐上的抽象学习,实际上是歌唱技巧上的学习,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任何一种声乐艺术都离不开赖以生存的乐器,而任何乐器又都要依靠演奏着的表演才能为人感知。乐器是靠人去操纵的,挥洒自如的演奏者离不开人对乐器得心应手的控制,歌喉就是学习声乐者的“乐器”,二者之间联系尤为密切。正确的发音、清晰的吐字、富于明暗变化的音色、抑扬顿挫的音调、缓急相当的节奏、轻重得当的力度、真切动人的感情表达,乃至各种细微末节的变化处理都无不受大脑的直接制约。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歌唱是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如果学生在练唱时萎靡不振、思想不集中,缺乏应有的歌唱创作激情.那么,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声音。因此,与其说用喉部来唱歌,还不如说用智慧来唱歌”。(摘自《自学者须知))伊一卡、那查柯著,陈本兼译)。形态心理学家认为:声乐歌唱学习是一种全面反应,主张更多的是训练声乐学生,而不是歌唱本身。当然,笔者所指出歌唱心理的重要性,并不以为可以忽视基础训练中的严格要求。多年的教学和艺术实践使金铁霖教授意识到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定是训练歌者的大致。因此,在上第一节声乐课时,声乐教师应有意识的带领学生分析学生学习声乐的心理,培养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心态调整,培养自我控制、思想高度集中的能力,是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们对声乐学、声乐教师教学心理、声乐学生学习心理、声乐学习的歌唱心理,进行了解分析之后,笔者以恩师金铁霖教授的声乐课堂为载体,就教员如何把握学生I合理的视角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声乐第一课”的教学设计。

在课堂中应加强师生沟通

(一)用谈话培养良好的课堂气狱

对于刚进大学的学生讲,第一次都会对声乐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会带着一种审视的眼光走近声乐教员。作为大学教员,在了解学生的声乐学习心理后,应主动地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交流时间(一般控制在10一15分钟)。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声乐学习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学习心理。不管主动型学习心理,还是被动型学习心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点,那就是他们都是以声乐学生的身份走进声乐课堂的,都对声乐有着不同程度的热爱。作为声乐教员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金铁霖教授是通过谈家庭、朋友、爱好以至于如何走上音乐(声乐)这条路等话题,开始声乐教学的。通过谈话.使教员可以初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等)、个人爱好、以及声乐专业学前基础等,对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教员也可向学生介绍自己相应的情况。通过交流使师生相互认识、相互了解,使课堂气氛初步达到相对融洽。对于主动型学习的学生,金教授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教员应在如何调整学生学习心理,保持学生学习声乐的主动性上下功夫,使学生能够持续的保持主动学习的心态(主动型学习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浮躁情绪、骄傲情绪、情绪起伏不定等不良学习心态)。其次,教员应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度的调配。教员不要因为学生的条件和领悟能力较好,就给学生进行“拔苗助长”式的教学;同时,要引导学生注重打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对于被动型学习的学生,金教授认为,在教学中也应注意两点:第一,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培养学习声乐的兴趣和自信心,采取鼓励式的教学方法;第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与科学的举习态度

对于进入大学音乐学院学习的声乐学生来讲,绝大多数都有考前的启蒙老师,没有这些启蒙老师的教育就没有大学中师生的见面。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大学老师要教育学生树立感恩意识,鼓励学生要和自己的启蒙老师保持联系,做一个有感恩意识的人;同时,要向学生讲明白,高考前的声乐课大都是为了应对高考所做的一些急训或考前辅导课,声乐教师在授课时主要侧重于为完成几首高考作品为目的,以及围绕这些作品所设置的一些有针对性的发声练习,启蒙老师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而进入大学后的声乐学习是一个系统地、科学的声乐教学体系,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作为声乐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员就扮演了课堂主导者的角色。影响课堂主体者,即学生的学习心理。金铁霖教授认为,这就是“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学问”思想的具体运用的开始。向学生讲明白这个道理,使学生从心理上在继承原来学习声乐的基础上,更加科学的理解大学里的声乐学习。

(三)声乐教学应是一个科学地、系统地教学体系

大学里声乐学习究竟学些什么内容呢?这个环节金铁霖教授是通过抓住第一节课上学生对声乐学习的渴望心理,以师生探讨的方式向学生授课的。在这里,笔者想讲的是大部分学生可能都可以谈出呼吸、共鸣这两个声乐专业常用的专业术语。但,作为教员反问一句:怎么呼、怎么吸、呼、吸究竟又存在多少联系,共鸣到底又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摇起头来。当然,这些也正是学生在大学里需要学习的内容。作为声乐教员应首先向学生简单地阐释说明,大学里声乐学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内容:

1、呼吸即歌唱的呼吸方法。胸式呼吸方法、腹式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以及当前声乐界前卫的提法:“下支点”呼吸法等。在金教授的教学中,主要以“下支点”呼吸法为主,同时介绍其他呼吸方法。这也是课堂中先进声乐教学理念之一。呼吸是学习声乐的基础。古意大利有句有名的格言: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训练;帕基埃罗蒂讲:“知道如何呼吸的人知道如何歌唱”;克里申蒂尼认为:歌唱的艺术是嗓音在气息上等。克拉克在《论呼吸》中主张:歌唱者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习适当的呼吸。这些观点都充分说明了呼吸对于歌唱的重要性。金铁霖教授明确指出:呼吸是形成歌唱的基础,呼吸为发音、共鸣和读字提供能t,没有气息,其他任何歌唱的因素都起不了作用。在教学中将会用一年的时间给学生着重介绍呼吸,使学生能够通过一年的学习较为清楚地了解呼吸,并能够初步运用于歌唱。

2、共鸣即歌唱的共鸣方法。歌唱的共鸣大致可分为胸腔共鸣、口腔共鸣、鼻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整体共鸣等。共鸣是嗓音的美容师,只有把声音唱到共鸣腔体里,才能出现悦耳动听的声音。但,如果把共鸣作用过分地强化,拼命追求巨大的共鸣音响,就会产生强制发声极为有展的弊病。人体的共鸣器官是头腔、鼻窦、鼻腔、口腔、咽腔和胸腔等。对于不同共鸣腔体比例的调配会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演唱方法,对呼吸方法的调整也有很大关系。共鸣与呼吸的关系,如同鱼和水的关系,鱼离开了水就会干死,有了水,就变得活跃了。想使歌唱的声音悦耳,就必须像在渠里放水,让共鸣腔体的通道产生通气的感觉,鱼在水中才能游动,声音靠着气才能流动,“以气带声”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共鸣的训练,金教授将会在大学二年级会逐一的向学生们介绍,这里就不再多讲。金铁霖教授指出:“不同的唱法实际上就是与共鸣腔体运用的打开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3、歌唱的语官歌唱的语言是在生活语言的艺术加工后创造的,是直接表达作品内容与观众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金铁霖教授认为,学歌唱的人必须注重朗诵,是由生活语言到歌唱语言的重要途径。所谓朗诵,是指有感情地把每一个字都放在气息上.说到共鸣腔体里。不管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朗诵都是解决歌唱语言的重要方法。莱德尔讲道:“歌曲是有音乐的朗诵”。施开勒斯讲道:“读好歌词是唱好歌曲的最重要的基础”。汉斯克尔讲道:“好的歌曲解释者同样也是好的朗诵者”。当然,中国语言(普通话)与外国语言(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等)有着很大差别。如外国语言的单字是以多音节组合而成,而中国的语言单字大多是一音一意;语言变成文字时,外国语言的每一个单字,一般都是从单音字母把语言发音的元素表现出来,一般的“说”或“唱”起每一个“字母”对于构成某一个单字都在起作用。但汉语语言文字的每个单元的字、母音,都是隐藏着的,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发音规律。这就需要我们给学生讲清楚,引起学生的重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地去探索和掌握中外语言的风格和特点。当然,作为中国大学生讲,还应该再简单地掌握一些民族语言、地方方言等,这也是中国特色。

4、歌唱的艺术处理这个环节是声乐学习者大有文章可做的创新环节。金铁霖教授认为,由于学生的嗓音条件和喜好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阅历不同造成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首作品处理成不同的演唱风格。歌唱的艺术处理是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共鸣、歌唱的语言综合运用的升华。是呼吸、共鸣、语言的最终艺术实践,能否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前面的三部分的基本功掌握至关重要。这个环节会贯穿大学四年进行。这就是大学里声乐要学习的内容。呼吸、共鸣、语言、艺术处理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在金教授教学的过程中会分单元式的(集中一段时间讲一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讲授某一学术问题的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声乐教学和声乐学习是一个科学地、系统的体系,单元式的教学过程中,决不只是只强调某一方面,忽略其他方面,而是在一段时间相对集中地介绍和训练一方面的内容,其他方面这段时间不做重点而已。另外,由于学生的嗓音条件不同,学唱的风格各异、演唱方法也会有很多不同,这就需要教员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判断、分析进行因材施教。歌唱的呼吸、共鸣、语言艺术处理都是由规律可循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尽可能的掌握这些规律。经过这样的探讨式教学,相信学生对大学里声乐的学习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二、听学生范唱在进行了前面几个步骤的情况下,相信学生会建立起比较轻松、乐观和自信的学习心态。这样.学生在范唱时,就可能达到相对正常的真实水平。(一》、发声练习建议学生用高考前声乐教师所用的、自己唱起来最舒服的那条发声练习。而绝非不管什么情况,一开始就按自己的教学进行。从接受新事物的规律看,这样做是不科学地。学生在唱自己的练习曲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教师不要随便打断练声过程,这样容易破坏练声的感觉;第二,音域不要太宽,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不管学生选择什么样的练习,老师暂时都不要作出点评,而是要采取鼓励式的语言,这样可能会在精神上和心理上使学生在放松一点,为下一步演唱声乐作品创造良好的演唱心理。

(二)演唱声乐作品

金教授建议学生用高考时演唱的那首(一、两首)声乐作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因为这些声乐作品经过高考,会给学生以自信。演唱起来应该还比较得心应手。学生高考时的声乐作品,应该是考前老师根据学生的嗓音特点,进行精心选择的,缓能发挥学生优势的作品。赫尔宣称:最好、最成功的声乐教师训练思想重于训练声音,听觉重于器官的活动。伍德认为思想集中、态度认真、意志坚定是歌唱中思想方面的重大体现。斯坦勒说:在声乐教学中,如果能促进学生思想方面的活跃.这种教学就是好的。这个环节,金铁软教授教学注意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演唱;第二,一首作品唱两遍或演唱两首作品。因为学生唱第一遍或第一首作品时,学生可能还会有些紧张,让学生再唱一遍或另一首时,学生从心理上可能就会相对放松些。这符合金教授提倡的“三个自然阶段”中的“第一个自然阶段”的教育思想,使学生尽可能的找到自己最自然的歌唱状态。教师在这中间尽量不要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这两个环节.在金教授的教学中都强调了不要进行点评。因为我们不是听学生演唱的好坏,而是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摸底,这一点,是一定要清楚的。“不点评”决不是要做好好先生,而是出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学生本身就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声乐,谈不上运用了多少方法;其次,由于是初学阶段,演唱的水平还有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作为声乐教师,通过这一环节的范唱,可以初步发现学生在演唱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不管演唱的是美声、民族,还是通俗,作为教师都应该认真的倾听.并不时的点头示意,给学生以自信心,从而最大程度上的调动学生的表现欲,使作品完成的尽可能地相对完整。由于三种演唱方法在当今的声乐教学和演唱舞台上都已得到了充分认可。故在金教授的课堂中不给学生固定自己演唱的是哪种唱法,而是要因人而异,因作品而异。金铁霖教授经常讲道:“不管用哪种演唱方法,只要演唱的效果好,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就是好方法,要给学生树立起这样的声乐理念”。前面已经谈到的美民唱法、美通唱法、民通唱法、通民唱法、美通唱法、通美唱法.就是在这样的声乐理念上发展起来的。也是当今声乐教育界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所提出的前卫的教学理念。作为大学声乐教员,笔者也正在探索和研究,并实践着这种声乐理念,这也是先进的声乐教学理念之一。笔者在学习中深感,“以人为本”是金铁霖教授重要的教育思想。他耐心的从摸清每位学员学习心理入手,准确把握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声乐课堂气氛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和谐,处处都能体现心理学在声乐第一课中的运用,使学员真正喜欢上声乐这门课,为今后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声乐课中教与学的统一开了一个好头。这样做从教学效果上看,还是好的。笔者就是一位真正的受益者。

作者:吉国强单位:西南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