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本科生项目导向型教学形式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本科生项目导向型教学形式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科生项目导向型教学形式研究

根据以上研究,本文给出的普通高校本科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定义为:项目导向型教学是指在学生本科四年学习中,将学生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包含多个子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本身是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或解决一项具体实际问题等为目的的任务。就工程管理专业而言,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规定工程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为完成这样一个教学目标,若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大一大二期间学习好本专业基础课程,进入专业课学习(如学习工程造价,施工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等相关课程)时,可以实地参与企业一个工程项目的估价、施工组织设计、投标等工作,以此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1国内外研究现状

项目一词在教育领域内最初应用是在美国。1986年著名教育家杜威针对传统教学所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设计教学法”的理念,该理念的基本内涵即“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个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机会并亲自实施有目的有意义的单元活动,在解决问题,获得实践经验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成长和发展”[7],此方法被称为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的思想来源。20世纪80年代以后,项目导向型教学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未来职场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同时兼具项目实战经验,因此备受各大企业青睐。在国内,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并未得到正确理解和实施[8,9],国内教育界讨论更多的是与之形似而神不似的案例教学或者误解了的项目教学。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思考、研究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10]。案例教学在国内倡导并早有实践,但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对案例本身的质量要求很高,尤其是其编写、选择的难度较大,其次案例是一个个具体的、孤立的情景,它显然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学习,只能当做是辅助性的教学手段适当运用。再者,大部分案例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在评分过程中难免带有主观性[11]。实践中,项目教学也往往被错误的理解和实施。比如一些院校在具体开展项目教学时,把“项目”简单理解为一个到企业的实习机会,完成了实习也就完成了项目,这显然是不对的。借助中国期刊数据库,本文作者分别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项目导向型教学”为主题采用模糊检索方法对国内近20年来相关文献进行统计汇总。3种主题文献随时间都呈正向增长趋势,但相比较而言,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文献较多,而有关项目导向型教学研究的内容则相当的少,而且内容多关于项目导向型企业或者管理应用类。较典型的是丁永玲[4]在礼仪课程教学中提出应用项目导向型模式进行授课。但其研究内容仅局限于礼仪课程这一狭小领域,并未对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做普及性推广和探索,比如更广泛的高等教育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其在具体操作上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明确和规范。本文将对项目导向型这一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教学模式做更广泛的尝试性探索。

2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的优点

与传统教学模式或案例教学相比,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具体如下:(1)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实施时,教师在学生接受课程教学之前便告知未来将要完成的项目任务及成果标准。因而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就明确知道自己将来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因而学习的目的性强、效率高。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被动学习,并不知道自己所学为何,是一种典型的“填鸭式”教学。相比之下,项目导向型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完成项目教学,需要从各种途径检索获得与项目有关的信息和资源,然后汇总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不受传统课堂框架的束缚,相互讨论,集思广益,更容易碰撞出火花,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不断涌现。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增强,而这正好与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政策相吻合(3)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以团队的方式相互合作。这对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此外,学生参与完成的是有明确成果的项目,态度上无疑会高度重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学习的积极性也高。小组任务完成后,需要向大家汇报项目完成成果,这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展现自我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对待工作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等用人单位极为看重的品质都能让其职业生涯中受益无穷。(4)项目导向型教学的其他优点。项目导向型教学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项目完成为依托,这使得学生不仅掌握了系统的课程知识,而且在上学期间就有机会接触项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完成项目的实战经验。同时能更早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行业的实际情况,自己需要为此准备哪些技能,目前还欠缺什么,自己对未来行业的哪些方面感兴趣,下一步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等等。这使得学生能及早为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在毕业后将以一个成熟的职业人身份进入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

3本科项目导向型教学实施过程

3.1项目选择

就本科教学而言,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实施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确定各专业在大学四年教学中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培养优秀的、能满足社会要求的合格的人才所需要配备的所有项目。应当选用何种项目,一般由专业教师和企业相关部门商讨合作,确定多个备选项目。所选择的项目应满足如下要求:(1)在结构上是完整的,独立的,且是客观存在的。(2)项目最终结束时能产生一个符合标准的产品或者服务,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3)所选项目既要注重课程知识与未来职业生涯特性的结合,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项目的难易程度也应当控制,难度太大,学生完成不了,易挫伤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难度太小,则缺乏建设性和挑战性,项目实施价值不大。一般而言,理工科的专业涉及到的项目较多,而管理类、人文类的教学项目相对较少。具体选定何种项目,要视具体专业情况而定。就工程管理专业而言,由于跨学科的专业设置,学校既可以选择建设施工单位、设计院等提供的对专业要求较高的项目,也可以选择招投标项目、房地产开发、营销策划等项目。

3.2项目实施

在选定本科四年所需教学项目之后,教师团队结合本专业培养方案首先应当进行项目分解,分解成一个个子项目,确定为完成这些项目,大学四年需要哪些课程知识做支撑、需要哪些教学活动做辅助、需要配备具备何种项目实施经验的教师,然后制定各门课程实施顺序和相关项目进度安排,并将课程与子项目目标紧密结合。(1)项目实施准备。项目实施以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形成学习团队,小组成员可由学生自发组成,并推选出组长,负责团队组织工作。相关老师应进一步界定项目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项目成果评价标准以及学生表现考核体系等等。这些教学计划制定完成之后,将计划书发给任课教师和学生,让项目各参与主体熟悉项目实施流程,每一个步骤需要完成什么内容,需要掌握哪些课程知识。教师在明确项目实施流程之后,相互之间应做好分工配合工作。不能只仅仅局限于完成自己所教的课程,而应该站在整个项目的角度,以圆满完成项目为最终目标。(2)实施过程。学生依据教学计划安排进行各个子项目的实施,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工作任务和项目要求,每个小组接到工作任务后,进行组内工作任务划分,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收集项目所需信息和能够利用的资源,讨论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共同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实施,实施过程做好控制和修正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和辅助工作,适当地给出意见和建议,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子项目。(3)阶段考核。阶段性项目完成以后,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将自己的工作成果以ppt、报告、论文或者具体产品等形式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工作成果进行检测和考核,确定其成果是否符合子项目质量标准,确保每一个子项目在达到质量标准之后,最终完成的项目成果符合相关要求。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项目的有效完成依赖于每一个子项目的完成,只有上一道工序保质保量地完成后,下一道工序才能进行。因此,要求教学相关人员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和过程控制能力,能够做好整体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监督工作。

3.3项目成果后评价

项目完成以后,教师应该做好各个团队和各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和评价工作,这就涉及到项目导向型教学考核体系的制定问题。毋庸置疑,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极为重要的,许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提供较持久的评价机制和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体系整合后的评价方法,往往是一种学期结束制形式,学生能力的主要考核方式就是其学期末考试所获得的学习成绩。这种考核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此处不多赘述。采用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考核方式的变革,考核方式可采用形成性过程考核,期末理论笔试和相关子项目完成情况考核结果累加来求得小组乃至成员的学习成绩[12]。(1)形成性过程考核。是小组成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成果展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2)期末理论笔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3)相关子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子项目完成情况主要是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通过验收各个子项目完成成果进行考核,是一个成果测评。同时,考核主体也不应当单纯的由教师一方担任,而可以采用成员自评、小组之间互评、教师评价三方给定,具体权重依项目而定。

4推动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实施的建议

4.1注意师生角色转换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是配角,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却并不清楚自己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能够解决实际中的什么问题。而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中,从项目前期的理论学习到项目规划、方案选择、具体实施到最终完成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教师的角色将变成一个指导者和辅助者,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项目的最终完成。

4.2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训

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相关教师不仅要具备所在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完成相关项目的实战经历。熟悉项目的实施流程,因此具有实战经验的教师显得尤为重要。就工程管理专业而言,要求任课教师应当具有施工现场工作经历,从项目的建议书编制阶段,到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再到最后的生产准备阶段,都曾亲自参与,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并具备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专业知识更科学、更具实践性的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将来的就业或继续深造过程中能更加的驾轻就熟。此外,一个项目的最终完成需要多门课程知识的融合和辅助,教师不仅要深谙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还有必要熟悉其他学科内容,尤其是工程管理专业的老师,工程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工程与管理跨学科的专业,对专业知识以外的了解显得也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教师之间跨专业交流和合作沟通,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工作。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也是教师之间工作方式的改变,因此无疑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教师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项目实施之前,教师还要将项目进行分解,划分成不同的阶段,为学生制定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成果评价机制等等,并且保证每个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同时,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给以指导。由于在项目实施前,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项目实施的经验,学生在刚开始参与项目的时候必然会很茫然,这时,教师一定要做好指导工作,避免学生在一开始工作时受到挫折,不利于项目的顺利进展。对学生的激励,小组成员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分歧等冲突管理能力,跨学科之间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生各个阶段工作成果的审查和评价机制的制定等,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凡此种种,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考取各种工程师证件,比如注册造价工程师证、一级建造师证、监理工程师证、咨询工程师证等等,获取实施相关工程项目的岗位资格,从而从总体上提高任何教师的综合素质。

4.3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解决项目来源问题

项目导向型教学中所使用的项目可以由专业教学团队模拟社会需求设计产生,但更多应来源于社会实际需求,而社会相关部门出于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不太愿意将项目交给毫无经验的学生来完成,如何使社会相关部门心甘情愿的向高校提供教学项目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与相关企业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按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完成项目,提高企业对学校提供项目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方式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通过其他方式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企业向高校提供自身实际需要的,并符合教学目的的项目。另一方面,也可以与高校内部相关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和配合,获得一定的项目。具体到工程管理专业应当加强学校和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院所,以及政府部门的合作,还有学校自己的规划部门、基建部门、后勤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那些更适合学生参与的工程项目。

4.4合理设置考核方式

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小组当中可能存在的“搭顺风车”现象。在一个小组中,虽然大部分成员都会为完成项目而建言献策、努力学习,但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较懒惰的学生,不愿意思考,在小组中浑水摸鱼。杜绝此种现象,作者认为可以是既考核小组也要考核个人,比如小组汇报时教师可以指定某个学生来回答相关的内容。

4.5做好总结和反思工作

教师要从项目实施过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在后续教学过程中避免类似状况的再次发生;学生也要在项目完成后,总结自己从中收获到的知识,存在的不足有哪些,通过此次项目学习经历思考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以期不断完善自己。

5结语

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与其他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使得学生能为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足的准备。学生在毕业时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具备未来相关行业的实战经验。这对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难和社会招工难的两难问题,以及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实用性人才培养困境的解决无疑提供了很好的思考途径。

作者:李良宝鲍婷翟凤勇张楠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