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我国高职学生管理论文(4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我国高职学生管理论文(4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我国高职学生管理论文(4篇)

第一篇: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

一、构建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一)促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加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该随着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改变不断地进行调整,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掌握学生的工作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学生工作的不断细化,而细化能够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要,针对受教育者的差异特征,因材施教,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二)提升学生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促进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

高职学生工作的精细化,是将学生的需求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以通过制定多层次的管理策略,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这一方面对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工作者增强业务能力,包括学生工作的理论研究、学生管理模式和方法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充实学生队伍,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三)促进学生工作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的提高

高职学生工作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使学生工作者站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的视角,分析高职学生工作的现状,其是否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方式、科学的管理人员结构以及科学的管理途径和方法等,这些手段是否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管理模式的构建是否在目标设定、措施实施、效果反馈、评价分析等方面做到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二、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首先需要对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发展、早期教育经历以及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影响,学生个体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征。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工作者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了解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社会区域文化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从而以学生为中线,坚持人本管理理念,将学生群体细化为不同的类别,将学生的需求细化为不同的层次,从而达到学生管理工作内容的细化,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精细化管理模式是改变传统层级管理的“管理与被管理”,“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实现人本管理的“服务与被服务”的管理理念转变,进而实现管理模式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更好地促进学生工作的持续发展。

(二)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学生工作的新规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扩展着学生的沟通模式,学生已经由传统的信件、电话、聊天向着微信、微博、视频、等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进行交流,作为学生工作者也需要及时地更新学生工作的管理手段,采用当下流行的沟通和管理手段,才能更好的服务学生。例如,在传统的借阅读书流程中,学生需要到图书室排队由管理人员进行登记,而如今学生工作者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借阅和归还流程,图书借阅时间不再受到约束,图书资源库的信息资料,学生也可以借助电子反馈实现查找,而不需要在图书馆逐本查找。学生工作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历史性的需求,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中,要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以保证学生能够及时地获得所需要的学习器材,包括图书、教学辅助设备、学习空间等,节约学生的时间,增加学生工作的效率。

(三)抓好细节工作,注重育人过程

学生工作的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包含着许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细致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一是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中国的学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于父母的期望和就业的压力,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随大流的倾向,因此在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中没有明确的目标。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就业指导教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要不断引进职业规划的讲座视频等内容,以团队的形式对学生职业规划的确立、实施状况进行指导和监督。二是指出学生错误的艺术性。高职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这一代学生的自信心更强,思想也更加活跃,但是相应的自尊心也更强,严厉的批评和惩罚,往往会造成一些无法预料的后果。笔者在此引进“三明治策略”,即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坚持两大赞美中的小批评,无论要批评的内容是什么,首先要找出学生的长处进行赞美,然后婉转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在批评结束后要再次对学生进行赞美,这样以情说事,使得学生的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和认同。

三、结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关注学生需求的层次和特征,通过对学生工作的细化建立更加切合学生需求的管理模式。

作者:康广宏 单位: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第二篇:高职学生管理道德修养探究

一、高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和理论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了新时期发展的需要。高职学校教育是对学生之前教育的补充,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一定的社会(群体)或个人施加影响,形成符合需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从而有效促进社会发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高职学校开展教育的内容仅仅围绕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及道德观进行教育,由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对理论环境的关注度不断的提升,顺应时展需要,在高职学校的教育中贯彻价值观教育也成为了重要内容之一。高职学生教育中渗透和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指在高职学生的教育课堂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高职学生进行理论理论的传授,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提高高职学生的理论意识,培养高职学生解决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高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高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而言,高职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场域的必然要求,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违背。换言之,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助于社会基本内涵特点和内涵的转向。而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之于构建和谐社会内容则应紧紧围绕和谐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是对学习者之前时代教育的补充,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一定社会(群体)或个人形成能力的某种文化影响,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文化观念和学术规范,从而有效的促进社会国际化的发展。

(二)高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要求与现状

首先,和谐社会构建有助于推动高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内容更新。重新认识当下和谐生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的关系,进一步改善人类的行为,才能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我国教材的时代性。其次,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为学生群教育和谐化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谐社会理念下的高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加深对和谐生存的教育,有利于正确处理和提高学生群的行为素养和科学意识,更好促进学生群价值观,能够更早的将意识落实到学生日常活动中,并能够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促进学生群的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道德修养的启示

(一)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提高实践范式转换

从理论的层面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应当深入到“生活世界”中去建构学科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逻辑、话语主题和话语素材都应当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高职教学要以学生所关心的、思考着的生活问题来构建话语逻辑,努力寻找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的遇合点。一方面,要突破既往工具理性的主导话语逻辑,让学生最为熟知的生活逻辑落实到学科话语逻辑中去。也即,现实与道德内蕴于生命哲学话语主题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建构要经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实现生活话语到学术话语的转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受众的特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不仅是汲取到生活世界个别方面,而应深入生活去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资源,提升学科话语内涵层次,得到学生最大效度认同。

(二)强化生命价值意义生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学实践话语多在学校文化场域,通过对国民思想的引导语改造实践起到意识形态宣传的关键性作用,继而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换言之,在我国的政治文化空间中,学校与教师话语的范式转换对社会的总体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加强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学的逻辑结构系统化发展,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事业的规范性。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学事业中教师话语的逻辑性,不仅是保障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学事业的规范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更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学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广大的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三)营造良好环境,完善意识形态吸引力

意识形态主要指一定社会结构中用以引导公众言行的思想体系。我国德育教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强化了教师话语的政治性。倘若一味地迁就结论性的话语表达,必然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功能性缺失。因此,我国的教学话语必须实现结论性语言转换学术语言。为此,既要厘清话语的脉络与意义,又要提供话语逻辑理路。要重视共性话语蕴含的意识形态特征。德育教学中是否考虑过我们习以为常的学术话语是不是西方主导意识的载体。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为了保持自身的话语权不至于丧失,必须真正把握标志性话语,并冷静分析西方主导话语的意义生成过程。

作者:何宇鸣 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新工具选择

一、新媒体工具的定义与特征

传统媒体是指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等载体信息,以达到信息传播与交流的目的,新媒体工具则是相较传统媒体工具而言,在互联网特别是手机互联网兴起的时代,通过互联网、手机网络、无线通信,运用微信、微博、QQ等交流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互动的目的。新媒体工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及时性,即信息一旦传播,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进行反馈;其二,互动性,即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就信息内容进行相关互动;其三,多样性,即传播者与受众可在网络上进行信息、图片、视频、动画等传播形式多样化选择;其四,分享性,即运用新媒体工具可实现信息关联着之间的分享,更加便捷有效传播信息。

二、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出生于90年代中期,属于人们常说的“90后”互联网一代,这一代学生的成长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普及时期,他们具有以往学生在该阶段心理共同点的同时,也有新的变化与特点。其一,标新立异,追逐新潮。在网络、视频、手机、QQ、微信、网络社区等新媒体方式深刻影响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同时,也影响了年轻学生的性格发展,他们本身具有对外在环境的好奇心,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其二,思考问题片面、简单。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具有碎片化、分散化的特点,这些信息传播的过程容易影响年轻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式,该年龄段学生生活阅历浅,思考问题不够全面,行为认知方式简单片面;其三,虚拟性。在各种网络新媒体工具构造的网络空间,容易造成学生群体心理的虚拟性,他们习惯于把网络社会的规则投射于现实生活中,从而影响现实社会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这种虚拟性的心理特点是“90后”一代区别于其他代际的鲜明特点。

三、新媒体工具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选择与应用

1.微信、微博、QQ工具选择

近年来微信、微博已深刻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我们要善于运用微信、微博等通信工具,设立公众号,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关注,寓教于乐,传播积极向上的青春正能量。

2.博客、贴吧工具选择

相较微信、微博信息的短、平、快特征,博客、贴吧具有信息时效的长效性、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我们要经常关注贴吧、博客,鼓励辅导员、学生社团干部建立博客,关注贴吧信息,在分享长效丰富信息的同时,通过博客贴吧与学生沟通交流。

3.新媒体工具在学生班级管理与社团管理中的应用

学生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关心学生学习与生活,及时对学生诉求做出回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在学生班级中建立微信、微博群,学校班级最新动态,增强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在学生社团的管理中,鼓励学生社团干部利用社交媒体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学校与学生相关的各种信息动态。在社团内部建立多层次、多面向的交流平台,方便学生组织交流与沟通。

四、新媒体工具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的要求

1.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主动性

面对新的交流与沟通方式,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需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面对网络资讯时代需要提升自己的信息辨别力与判断力,在海量信息中能正确选择与信息,增强学校与管理者的公信力,提高工作效率。

2.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技能性

相较传统学生管理方式,面对新形势,新媒体时代的学生管理者需要提升自身网络运用技能,熟练运用各类社交工具,创新方式方法,便捷与管理对象的交流和沟通,使工作效果更突出。网络时代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利用便捷新兴的网络技术,在学生基本信息收集、学生课外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兴趣特点、学生热点关注领域,学生专业发展前沿,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着有利于完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3.学生管理工作的民主公开性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对“90后”互联网一代的学生群体,运用新媒体工具,在管理工作中需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使决策过程更高效民主。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提升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公开性,激发了管理对象的参与热情,在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决策的落实,使工作落实更顺利,效果更明显。

五、结束语

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当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职业教育管理更趋专业性,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迫使我们学习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在便捷沟通与交流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我们要善于运用新媒体工具,转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架设桥梁,为教学工作服务,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作者:高发洋 单位: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第四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博弈研究

一、注册招生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行为特点

与同龄的其他学生相比,注册招生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1.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不重视职业生涯开发,对毕业后的发展路线缺乏规划意识,薄弱的目标和方向感,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这样,几年下来,学生陋习积重难返,在应聘时没有竞争优势,形成恶性循环。

2.抗挫能力比较差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性格上比较自我,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男生“骄横”,女生“娇气”,受不得委屈,遇到挫折就容易放弃,依赖性强而抗挫能力较差。

3.网络依赖现象严重

如今,电脑、手机、网络等早已入侵学校,诚然作为信息化的标志,在某些方面他们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过度沉迷,存在着网络依赖的现象,不愿与老师、同学相处和交流,在班级中形成隐形人,长期以往,易养成孤僻的性格和一些不良的习惯。

二、家庭与高职院校的博弈

1.博弈基本要素与模型的建立做如下假设:①高职院校和学生都是理性经济人,②p1为家庭选择配合的概率,p2为家庭选择不配合的概率,p1+p2=1;其中q1为高职院校选择配合的概率,q2为高职院校选择不配合的概率,q1+q2=1高职院校可能认为,学生是成年人,有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是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学生的管理,高职院校选择不配合,家庭可能认为,学生已经交过学费,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的事情,家长没必要参与,而选择不配合,高职院校和家庭也可能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而选择配合。由以上可知,高职院校的行动策略集为(与家庭配合,与家庭不配合),家庭的行动策略集为(与高职院校配合,不与高职院校配合)。本博弈的基本要素如下:局中人为高职院校,家庭。局中人策略为局中人在博弈的每个时点上均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策略,高职院校的行动策略集为(与家庭配合,与家庭不配合),家庭的行动策略集为(与高职院校配合,不与高职院校配合)。局中人支付为局中人获得的效用,即高校和家庭在选择了相应的策略并博弈完成后,二者获得的满足欲望的能力评价。.家庭方的收益情况根据上表所示可推算出家庭的效用为:Ea=p1q1a11+p1q2a12+p2q1a21+p2q2a22,将p2=1—p1和q2=1—q1代入整理的Ea=p1δ+q1(a21—a22)+a22,其中δ=q1(a11—a21)+(1—q1)(a12—a22),正常情况下,如果高职院校配合,家庭也配合的话,则双方通过信息交流,可以更为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管理,在这种教育互补的模式下,学生拥有较高的素质,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对于家庭而言获得的效用无疑较高。如果高职院校配合,家庭不配合的话,缺少信息交流,单方面的教育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小,家庭获得的效用无疑较低,即a11>a21,同样道理在高职院校不配合的情况下,存在a12>a22,因为a11>a21,a12>a22,又因为q1∈[0,1],所以δ>0,要想让Ea最大,则必然有p1=1。即对于家庭而言,选择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概率为1。3.高职院校方的收益情况Eb=p1q1b11+p1q2b12+p2q1b21+p2q2b22,将p2=1—p1和q2=1—q1代入整理的Eb=p1δ’+q1(b21—b22)+b22,其中δ’=q1(b11—b21)+(1—q1)(b12—b22),可以得到b11>b21,b12>b22,又因为p=1,所以δ>0。要想让Eb最大,则必然有q1=1。即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选择与家庭合作的概率也为1,则此混合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点即为(1,0),(1,0)如上图所示,纳什均衡解为(配合,配合)。

三、对策

1.规范教师职业道德

从前文可知,如果高职院校在不受责任与义务制约的情况,要确保高职院校效用的最大化,学生遵守高职院校的相关制度的概率是0,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须重视高职院校责任与义务建设工作,一是提升教师包括学生管理者自身的修养,规范职业道德二是对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义务予以法定化,并能形成相应的监督与制约机制。

2.科学运用激励与处罚措施

由P=(D+Y)/π1R+TF可知,要让学生遵循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可优化奖励对学生的效用,即提高π1的值。这就须要高职院校能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需求,寻求能给学生带来最大效用的奖励措施,并且实现激励的多样化,柔性化,改变传统机械的、单一的奖励模式。同样道理,还要强调处罚在管理中的地位,即提高F值,对某些高职院校而言,因害怕学生流失,在管理工作中只奖不罚,或处罚力度太小,这显然是不行的。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走进“囚徒困境”的误区。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处罚必须要切中要害,一针见血,这样才能在低成本下达到学生的效用损失最大。

3.加强高职院校与家庭的合作

由家庭与高职院校的博弈纳什均衡点(1,0),(1,0)可知,家庭和高职院校应互相配合,互通消息,共同管理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学生毕业后较容易获得优秀的就业机会,进而保证高职院校和家庭的效用最大化。

作者:夏喜莲 戴澍 杨贤超 单位:炎黄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