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艺术类高校学生个性特点突出。
大部分艺术类高校学生性格外向,热情开朗,思维敏捷而富有自信。但这种性格往往容易造成其盲目自信而做事冲动。同时,有些学生更易产生首领意识,具有强烈的主动性,如何培养这类学生,帮助其发挥特长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艺术类学校学生往往爱好广泛但不稳定,生活态度比较自由,处事不够严谨,甚至容易出现学业懈怠等问题。
(2)学生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虽然管理条例众多,但配套的服务跟不上;虽然行政命令较多,但落实的辅导较少,这样的理念导致艺术类高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较弱。
(3)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艺术类学校往往重视教学而轻视管理工作,导致管理团队人员素质低下。管理队伍素质、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低年级管理人员往往缺乏理论修养,也没有经验。部分高校放松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
二、新时期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的模式创新
(1)制度管理。
管理制度是高校实现管理科学和规范的前提,对于校园打造和谐公正、具有活力的氛围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要在整体把握制度特点的同时,按照制度建设的原则进行合理有效的制度建设。同时,在管理制度实施上,要善于从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和制造创新点,不断推出利于管理制度落实的新制度;要通过制度管理对师生进行创造性的激发,从而促进新举措的产生,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2)层次管理。
艺术类高校学生往往表现出多样化、多极化的个性特点,因此,实现分层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分层管理措施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区分,一方面是以管理角度划分,分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和学生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另一方面是以人的需求层次进行管理层次划分。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管理,可以把人的需求总结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大类。管理者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最基本的需求,对症下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需求意识。这一点同样需要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实行有人文关怀气息的人性化管理,而这也恰恰是新时期学生管理体系中容易被忽略的一种十分有效而必要的管理方式。
(3)全员管理。
作为高校管理中的重、难点工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对学校自身的全局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新时期教育形势的变化需要艺术类高校从时代要求出发,积极寻求最适合学校发展的学生管理模式。首先应当意识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多样性,目前,仅仅是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或家长等的个人管理已不能满足学生管理的发展要求。作为高等艺术院校,应当建立全员管理模式,对每个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管理,全员参与,充分发挥每个教职工的参与意识和管理作用。并保证各个环节协调统一,且使学生管理工作更有效率,人人、时时、事事地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4)心理管理。
心理管理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心理暗示、疏导等方式转变被管理者的心理状态,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随着近年来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艺术类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下滑,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且较之普通院校学生,艺术类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容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不给予这类学生及时的心理指导和正确的管理,放任发展,极易形成心理障碍而导致严重影响学生发展的后果。因此,新时期高校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在研究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利益,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管理。在不断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过程中累积经验,提升管理效果,不断探索、创新学生心理管理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为学生健康发展负责。
三、结语
总之,艺术类高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其学生管理工作要充分从学生个性特征出发,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以人为本”制订出适应时代变化的学生管理模式。
作者:颜廷学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