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会计信息披露分析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会计信息披露分析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会计信息披露分析论文

摘要:首先介绍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原理,然后分析影响我国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应对措施,以期促进证券市场的有效发展。

证券市场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是上市公司主要的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机制。信息是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主要信息来源。投资者通过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分析、预测投资前景,进行投资决策,从而引导资金流向,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全面、可靠、准确和及时的会计信息披露不仅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关系到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本文从证券市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成因,并提出应对措施,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有效发展。

一、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指各种证券的价格能充分反映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也就是说,有效率的证券市场是一个每种证券价格在任何时候都等于投资价值的市场,投资者可根据最新获得的信息,迅速调整对某一证券的买卖计划,从而准确地把资本导向收益最高的企业

有效市场的建立需要四个条件:(1)信息公开的有效性,即有关每一只股票的全部信息都能充分、真实、及时地在市场上得以公开;(2)信息从公开到被接收的有效性,即有关每一只股票的全部信息都能充分、真实、及时地被关注该股票的投资者获得;(3)信息接收者对获取信息做出判断的有效性,即每一关注该股票的投资者均可据所获信息做出一致、合理、及时的价值判断;(4)信息接收者依据其判断实施投资的有效性。但现实中,几乎不存在完全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情况。根据四个条件满足程度的不同,HarryRoberts将有效市场分为三种:强式有效性、半强式有效性和弱式有效性。

1.强式有效市场证券价格已充分反映了所有公开与非公开的有效信息,任何投资者运用任何信息,都无法获得超额利润。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对强式有效的证券市场毫无意义,因为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已作为有效信息的一部分反映在股票价格之中,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2.半强式有效市场证券价格不仅反映了过去价格或收益的一切信息,而且还融会了一切公开可以得到的信息,投资者仅利用可公开获得的信息,无法获得超额利润。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一经公布,立即会引起证券价格的调整,从而引导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变化。因而,能否合理配置资源,一方面取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能否真实,充分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动状况,另一方面取决于投资者理解的正确性。

3.弱式有效市场证券价格能够反映所有历史价格或收益的信息,因而投资者不可能通过技术分析方法预测股价而获得超额利润。在弱式有效市场上,证券价格与会计信息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在引导资源配置上具有时间的滞后性。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们知道,除强式有效的证券市场(现实中并不存在)外,弱式有效性和半强式有效性证券市场合理配置资源功能的实现,都有赖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故证券市场若要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必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提出诸多严格要求,如要求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可理解性、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充分性等。反过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将影响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会误导信息使用者(主要是投资者),并导致无效市场。故规范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证券市场的有效发展,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披露不充分部分上市公司对于会计信息披露流于形式,避重就轻,对于有利公司的信息过量披露,对不利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如对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股份及变化情况等披露不充分;对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的揭示不够充分;以及对资金投放去向和利润构成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等等。

2.信息披露不规范、及时尽管国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定了系列规定,如要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必须按照统一的内容和格式标准公开,并以最快的速度公开与其经营和财务状况发生变化相关的信息。但仍有许多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式、披露内容和披露时机的选择上很随便,有些上市公司的相关重要信息(如业绩、分配方案、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等)尚未公开披露,市场上一部分人已了如指掌,从而作出早于其他投资者的决策,有时严重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3.信息披露不真实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不实的会计信息使得证券价格不能完全反映所有已经公开的信息,无疑将损害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有的上市公司出于种种目的,蓄意歪曲或不愿披露详细、真实的信息;有的运用不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提供误导性财务报告,粉饰经营业绩。此类违规行为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虚假陈述,二是未按规定履行有关文件和信息的报告、公开义务。在这些形形色色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后面隐藏的原因有:(1)从主观上看,首先,上市场公司利益驱动是主要内容之一。

国家明文规定:连续3年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的上市公司将失去支配股资格;连续2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将被特别处理;连续3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将被停牌。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上市公司为不失去配股资格、不被特别处理或停牌,或者为了在证券市场上有一个良好的形象,提高股价,圈到更多的钱,而不顾其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恶意粉饰财务会计信息。其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权比重大,其产权主体缺位,流通股少且分散,造成股东对上市公司管理权的失控,出现了利润操纵者。(2)从客观上看,首先,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主要是上市公司会计约束的法律、准则和制度不完善和不科学,存在执法不严、处罚不力等现象。如《会计法》虽然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在整个《会计法》中还没有如单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单位负责人到底要负怎样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又如《会计法》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义务及对违规行为的相应处罚,但并没有明确会计人员的权利,使得会计人员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制于人。其次,一些中介机构执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无法发挥独立审计对会计信息的鉴证作用。

三、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我国现在的证券市场还很不完善、成熟,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探讨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的证券市场目前勉强可以达到弱式有效市场;更有一些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目前还未达到弱式有效,正处于无效市场向弱式有效市场过渡时期

而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从无效向有效市场的发展进程,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使得投资者在与信息披露者的博弈关系中处于劣势,无法作出正确决策,从而造成证券市场上供求双方大量的非理性投机,一方面加大了证券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则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以期加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更好地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

1.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应当依靠自身的实力,根据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制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组织并有效实施,而不是靠人为调控企业信息流,直接干预企业信息的生成,通过粉饰会计信息达到其各种目的。

2.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不仅规定了公司股东、董事会、总经理之间的责、权、利,使之形成紧密相连的委托关系链,而且明确了决策公司事务时应遵循的规则程序。而信息披露不完善的问题大多源于公司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如: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无法真正确保委托人的权益不被侵害。今年年初,中国证监会、国家经贸委共同了《上市公司的治理准则》。《治理准则》明确了公司治理中各方的角色定位、制衡关系和行为准则,对公司治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加以防范,并结合中国国情,确立了公司治理的初步规则。尽管《治理准则》还需进一步摸索、完善,但《治理准则》的出台,无疑将有助于解决上市公司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从源头铲除虚假信息的生成。超级秘书网

3.制定科学、配套的会计规范体系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规范制度构成,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行为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但仍存在漏洞与不足,如财务信息披露中对重大事件披露的规定显得不够明确完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现象、经济业务不断出现及中国加入WTO,为避免因会计规范与会计实践之间的“时差”而造成会计舞弊,完善会计规范已成当务之急。其中,主要在于不断完善《会计法》,加强企业会计准则的技术性,同时处理好借鉴世界已有成果与结合我国具体实际的问题。

4.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按《会计法》要求建立“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即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国家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以单位为主体的内部监督,是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有效保证。对各单位会计工作进行监督首先是财政部门要经常进行指导;其次是由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事务所对其会计行为进行查验、评估。由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必须经过中介机构的审查之后才能向社会公布,因此,提高中介机构执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维护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三是通过内部利益者权、责、利合理安排,形成一个相互交叉、相互制约、相互检查的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从上市公司内部根除虚假会计信息的土壤。

参考文献:

[1]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研究[M].哈尔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6.

[2]隋辉.证券市场的写作论文有效性与会计信息披露[J].会计之友,2002.7.

[3]张波.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财会研究,2002.10.

[4]吴雪贞.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任重而道远[J].会计之友,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