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校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资源,是学校发展的资本。有效地开发资源、合理地经营资本,是学校管理的精髓。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日趋白热化的办学竞争,更大程度上需要学校倡导以师为本的思想,凸现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理念,强化教师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使学校成为教师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场所,成为值得教师依赖、充满人文关怀的家园。
一、学校管理人性化
学校管理不仅是一项科学的事业,而且更是一项需要投入关怀、投入真诚、投入良心的事业。学校管理要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搭建好感情的平台,通过感情这根纽带,把学校凝聚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达到思想上相互理解、工作上相互协作、心理上相互依赖,使全体教师对学校产生信任感和归属感。
1、尊重教师,凝聚其力量。古人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要求。“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管理者淡化“指挥家”角色,强化“设计师”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最大程度地促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使之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管理中,要及时发现和肯定教师的成绩和经验,善于用闪光点激发教师不断进取,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成功之后的快乐,提升教师内在的尊严和价值。如学校领导每次听课后,大都分教师都想知道学校领导的意见,其一是要领导批评指正,其二是希望了解自己的课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所以校长在评课中,既要诚恳地指出成绩,又要建设性地提出改进意见。
2、宽容教师,抚慰其心灵。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宽容是一种环境、一种修养、一种艺术。虽说教师大都受过正规教育,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但人无完人,人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孔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对教师工作中的过失、错误,只要教师非常明确地意识到,而且有改正的倾向时,学校领导应当点到为止,给教师以台阶,切不可求全责备,更不能上纲上线。即使需要批评教育,也要就事论事,有根有据,力求晓之以理要透彻,动之以情要真诚,达到情与理的真正交融。特别是在工作发矛盾、分歧、冲突时,管理者要有容人之量,用宽容与理性的心态平等地对待教师,切实维护教师的人格和尊严。
3、信任教师,期待其成功。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信任是一种希望和期待,是激活人们智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对教师来说,最大的乐趣和愿望在于干事业,最大的理解和满足在于事业成功,实现个个价值。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对教师的信任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可以促进优秀团队的形成,而且更能激发出每个教师的内在动力。因此,要大胆、放手地使用教师,给他们以机会、时间、空间、信息和资源,让他们充分展现才华。要克服求稳怕砸的思想,投入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大胆地给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压担子、搭台子,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产生信任共鸣,努力创造出最佳的工作业绩。
二、教师成长专业化
日本著名企业松下集团提出了生产人优先理论,认为一个成功企业首先生产的是人,其次才是产品。学校同样要把教师的成长优先定位于学校的发展。最新的研究甚至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本质的指标只有一个——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因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其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1、强化全员学习。对教师而言,知识的汲取、更替和重组是贯穿一生的任务,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责任,学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率先建立学习型组织,大力开发信息资源,积极倡导读书学习,引导教师养成购书、读书、藏书的习惯,让读书学习成为学校的一种风气,使教师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自觉地进入学习提高状态,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2、开展校本教研。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校要从客观规律和本校实际出发,建立动态的校本教研制度,使教师在有效的研究中提高教学水平,形成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不断地朝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方向发展。强化“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本校资源,通过课例观摩、教学反思、问题会诊、深度交谈等,让教师在参与式的培训中掀起“头脑风暴”,自觉地转变观念提高反思和探索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沟通与协作,集思广益,让教师在协作中分享经验,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建立定时定点的集体备课制度,强化教师之间协同合作,使集体备课成为教师释疑解惑、发表见解的舞台。建立课题研究制度,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让教师在实践中锻炼,在研究工作中成长,真正感受到工作的幸福,快乐与价值。
3、提升专业智慧。教师专业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是教师创造性地从事职业活动的个性心理品质。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的教师,仅有系统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更需要的是创新精神、实践探究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学生、捕捉教育契机、优选教育方法、追求教育效益的专业智慧。有了充满智慧的教师,才会有充满智慧的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充满智慧的学生。学校应引导教师敏锐地吸收和运用先进教育工作者理念,更新教育观念,真正把教育工作看成是自身智慧、才能、力量的表现,是一种崇高、富有激情的活动,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建立和丰富自己生活的教育哲学,用自己的睿智在细微之处启迪学生的智慧,实现教师角色行为质的突变和飞跃。
三、环境建设人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不打就垮。”学校作为教师教育的承担者和校本培训的组织者,一个义不容辞的职责就是营造校园人文环境,丰富教师人文素养,用教师卓越的人文素养来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
1、营造充满魅力的文化环境。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学校要通过制度规范、活动促进、环境建设来体现办学理念,提炼出具有激励性、前瞻性、启示性和独特性的校魂、校训、校歌、校风等学校精神,引领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建立共同愿景,让校训、校风成为一种精神追求,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积极激发团队精神、鼓励与时俱进的舆论氛围,努力把自在的环境变成能动的环境,进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熏陶力。
2、营造充满张力的人际环境。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层次的需要后,明显地表现出友谊、归属、尊重、信任等需要,而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实现和满足这些需要与否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处在平等合作的人际氛围中,体验到自己受关注、受信任、受尊重,时时有一种安全感、依恋感、成就感,进步和发展才有不竭动力。学校要致力于建立宽松、平等、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人性,凝聚人心,提高人格,提升人气,使人与人之间情感融融,真诚相待、相互尊重,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形成彼此依赖、团结合作、乐于争鸣的文明氛围。
3、营造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家庭、社区是现代学校不可或缺的资源,更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境。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使潜在的教育力量变成现实的教育生产力,是学校管理应有的题中之义。学校要以社会满意为追求,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适应学生发展,一切促进学生发展,不断强化教育的服务功能。除了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庭访问等,密切和家庭、社区的联系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共同体,建立健全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正常而广泛的双向信息交流机制,广泛获取社会、家长对学校、教师的评价信息。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真诚回报社会,努力赢得社会、家长的认同和理解,优化社会关心教育、促进学校发展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