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校园精神文化创新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校园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点;弘扬校园精神文化的创新观念;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的途径,对校园精神文化创新研究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等、以人为本的观念、人文教育的观念、以学生社团作为重要载体,建立学生提高素质的“第二平台”、从学生德性养成与诚信教育抓起,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弘扬校园精神文化的主旋律,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本文从校园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点、弘扬校园精神文化的创新观念、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就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创新观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高校随着办学硬件投入驶入快车道的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治校的观念,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校园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点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等。它是师生员工精神的避风港和养分的补给所。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一旦形成,就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规范体系。它可以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来引导群体成员的行为、心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可以对学校师生员工起着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约束作用,使他们自觉地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明辨是非界限。它的形成、传播和发展,充满着创造活力和创新精神,能激励学生探索奥秘、增加求知的自觉性和解惑的主动性,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趋势日益突出,少数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走入误区,引起身心的失落和彷徨。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最具竞争心理、开拓意识、批判勇气和创新精神的实践群体,是学校精神文化最热情的需求者和最积极的创造者。在实践精神的感召下,校园精神文化洋溢着创造性,反映出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倾向及个性行为方式的特征。这种创造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既是大学生生命主体形象的设计和诠释,又是其知识文化底蕴和潜能素质的外化与彰显。因此,完善人格和实践精神,是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鲜明特点。
二、弘扬校园精神文化的创新观念
1、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突出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道德生成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学生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学生管理和各种社团活动中,都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实践的呼声,充分理解、信任学生,真心依靠学生,放手发动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工作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工作和生活,促进他们道德自觉自律意识的养成,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当然,在强调教师弘扬人格力量、自律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同时,学生也需要尊重教师自身的需求、发展和提高。彼此相互理解、关爱应该成为师生双向情感互动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因为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忽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融合;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代替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
2、素质教育的观念。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它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在第一课堂中获得知识、获取信息,增进文化涵养;在第二课堂中参与实践,提高素质和能力。因此,学校必须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这个重要阵地,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促使他们全面协调发展。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思想品质、道德人格的塑造远比知识的获取、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因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
3、人文教育的观念。
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使其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洞察社会、通晓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实践证明,通过人文教育,有益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业余爱好、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使学生拥有经济的头脑、法制的观念和环保的意识。正如培根所说,历史使人聪慧,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自然科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修辞学、逻辑学使人善辩。
与人文精神共同贯穿高校发展全过程的另一种精神就是科学精神。它着重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训练,为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求真须以求善为导向,求善须以求真为基础。
4、个性教育的观念。
个性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个体需要、兴趣、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系列心理特征的教育。培养个性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就没有创造性。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爱好、追求、特点、兴趣,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挖掘其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培养个性必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育者必须帮助学生找出其价值、优势和潜能,鼓励并积极帮助他们成才。
三、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的途径
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就是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相结合,把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必然要求。
1、以学生社团作为重要载体,建立学生提高素质的“第二平台”。
我校党委对学生社团高度重视,明确了“以共青团为核心,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为两翼”的学生第二课堂组织格局。学校团委、学生会坚持“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原则,致力创建“明星社团”、“优秀社团”和“特色社团”,切实加强对现有“风采”书画协会、《启航》文学社、摄影协会、营销协会、英语协会等学生社团的引导、规范和管理。学校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针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同需求开展的诸如足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卡拉OK比赛、大型文艺晚会、书画摄影作品展、“手抄报”比赛、黑板报比赛、模拟招聘会、英语演讲赛、“星级寝室设计大赛”、“校园文明之我见”征文比赛、“营造优良校风,从我做起”演讲赛、“整顿校风校纪,是靠教育,还是靠惩罚”主题辩论赛、“一句话文明”和各种新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提高素质的“第二平台。
2、从学生德性养成与诚信教育抓起,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
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形成“讲人格道德为荣,失诚信伦理可耻”的校园道德文化氛围,必须从学生德性养成与诚信教育抓起。一方面,大学生德性养成主要包括生活习性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的养成,心理倾向的养成,劳动观念的养成,环境意识的养成和规则意识的养成。学生寝室是培养大学生德性养成重要场所。我们一直致力于创建优秀的寝室精神文化,并把它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诚信是德性养成的基本条件,我们正酝酿启动以培养学生诚信观念为主旨的“诚信工程”,让学生意识到诚信已成为市场经济下企业选聘人才的一张重要的道德通行证;让学生明白在强化社会规则意识的今天,个人成功除了依靠智商、情商外,还必须奉行“互利为本、诚信至上”的律商理念。因此,必须教育学生承诺从进校军训做起,从道德操守方面着眼,从日常生活着手,以良好的心态、主动的姿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新世纪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
3、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弘扬校园精神文化的主旋律。
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意识,自觉地在日常管理、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要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要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广播、宣传橱窗和学报杂志等宣传媒介和党课、团课的正面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三自”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三创一做”(创文明寝室、创文明班级、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的亲身体验、感悟作用,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精神文化,引导校园精神文化由娱乐型向知识型、科技型转化。同时,教育学生自觉地抵制“消极文化”或“垃圾文化”。要建立“评先创优”、“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等激励机制,引导学生树立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激发学生成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和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高校随着办学硬件投入驶入快车道的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应该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治校的观念,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并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田建国,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5):20-22。
[2]曹万鹏,推行素质教育应强化的几个教育观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3,(6):42-43。
[3]周健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江西?押江西高校出版社?熏2002.187-193。
[4]中共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对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两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2,(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