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管理价值取向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行政管理中价值非合理化是指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行政主体置行政伦理的规范和原则于不顾,导致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时常发生,公共权力经常被用来满足私利。而高等院校是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机构之一,由于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中内外部环境、教育行政主体、行政监督等方面的影响,价值非合理化现象层出不穷。下面从高校内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高校行政管理中价值非合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高校行政管理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高校行政管理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只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等还远不够,缺少职业道德的管理者常常不能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因而出现行贿受贿、暗箱操作、欺诈瞒骗等现象,这极大地损害了管理人员的形象,也败坏了高校行政部门内部的管理工作作风。
2.高校行政管理制约监督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监督机构的编制主要隶属于有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如教育部或者各省教育厅、教育局,但其权力同时来源于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是政府委任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指导的机构。事实上,很多监督机构的负责人本身就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这就使监督机构始终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控制之下,不能发挥自身的应有职能。此外,现在我国缺乏具有独立性的高校行政管理监督机构,这也为一些腐败活动制造了空间。
3.高校行政部门内部的腐败
在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存在着各种腐败现象,腐蚀着高校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最终结果则往往是管理团体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下降,高校行政管理失去了生命力。例如,在每年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总会出现一些所谓的关系户因为资格等方面不够条件但是却顺利地通过了评审。这样的事件越来越多,而这类事件的增多在不断打击着一些真正有能力的管理人员,也在不断损害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形象。
4.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失误
政府机构改革中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得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有所加强,尤其是211和985院校。这些高校在招生考试、校园基础建设、经费配置等诸多方面,始终由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一起自主决策,而不必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这虽然提高了各个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但是也为那些擅长钻政策空子的人提供了便利条件。
5.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冲击
在现今社会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如其他人一样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但是,教育行政管理则要求坚持公平、公正,要求保障机会的公平。这两个方面存在冲突,在我国这种冲突正在被物质刺激放大,导致一些高校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员把持不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二、高校行政管理中价值非合理化的治理建议
1.加强高校行政管理者的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一个高校教育行政管理者,其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道德人格这三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一个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类个体道德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要求的公平、正义、无私等等。职业道德素质至关重要,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关键,并且直接关系着个体和组织的未来发展和教育行政管理活动相关人的切身利益。
2.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加强监督管理
独立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监督高校行政管理部门时,能更客观地反映教育行政部门存在的问题,并对他们做出必要的指导。对监督人员的从业要求是严格的,他们必须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内部运作和各项规章制度非常熟悉,而且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敏锐的洞察力,能及时发现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内部暗箱操作等,使违法乱纪行为得到及时清除。
3.健全教育管理体制,转变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能
中央政府对教育实行宏观管理,把重点放在制定规划、方针和政策上,统筹大局。地方政府则要确保国家的政策方针落到实处,并负责本区域内的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开展教改实验,科学配置地方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权和事权。具体到高校,则要转变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其主要职能不再是对教育事务的全权操纵,而是营造良好的教育管理环境,确保国家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确保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规范进行。各个学校要不断探索科学管理之路,真正做到自主办学和自主管理。
4.引入社会参与管理机制,促进高校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高校内部,当前主要任务是减弱泛行政化的特点,实现教师自治与党政管理的有效契合。引进家长委员会或其他社会中独立的监督机构,在高校党政机构作出抉择之前,广泛征求社会各方的意见,综合社会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