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西部高校管理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新时期高等教育的界定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西部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良好开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促进和保障作用。长期以来,西部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由于众多主客观原因,存在众多弊端,导致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大量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严重阻碍了高校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
1.机构臃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首先,在传统办公方式下,高校行政管理机构臃肿,层级众多,机构重复设置,从而导致工作重复,职责难以分清。这种小而全的机构设置导致管理人员整天忙于应付行政事务,很少总结提高,使得管理者很难把精力用在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中。其次,管理过多、过细,使管理者经常陷入权力欲望中,而忽略了管理就是服务的主要特征,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导致行政工作人员只注重完成领导下达的任务,不会去主动考虑如何采用先进的方法,提高管理效率。
2.缺乏先进的管理意识,管理效率低下
目前,许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现代化的管理观念和手段很难应用在管理上。近年来,虽然各高校在行政管理上也加强了硬件建设,给各行政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建立了校园网,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高校的中层行政管理干部大多不懂计算机技术,所以不愿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强化管理。因此,部分高校的管理工作仍然沿用纸张作为信息记录的载体,计算机只是用来打字或发电子邮件,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管理效率不高。
3.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观念因循守旧
由于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能正视新时期高校的现代化变革,对提高工作效率、搞好工作创新等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热情,工作上因循守旧,学习和创新不够,加上没有全局观念,导致行政工作处于消极低效状态。
4.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敬业精神
高校管理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高校引进人才安置的家属或部队转业等照顾性质的人员,他们一般都不是来自管理、教育等相关专业,学历也不够高,管理意识、管理理念、业务素质、知识结构等都跟不上学校的发展要求。另外,由于学校的政策、财政支出往往更倾斜于教学、科研的人才培养,而对于行政管理者没有进修培训的关注和保障,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很少有自身提高的机会和渠道,从而导致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很难提高。长此以往,一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便在思想上不能正视高校现代化发展,没有大局意识,对待工作缺乏热情,责任感不强,没有继续学习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不能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因循守旧。从而导致他们抛弃了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职业道德的防线开始崩溃,淡化责任感,使国家、学校以及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混乱,奉献与索取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这对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冲击。
二、西部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对实现教育目标的制约
(一)高等教育的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2020年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引起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议论。《规划纲要》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表明,2020年前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已不是重点,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创新培养模式和深化体制改革、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二)教育目标的制约因素
新时期,西部高校在践行高等教育目标的同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需要大力加强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深化改革。同时,完善新时期西部高等教育制度,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改革。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前,西部高校普遍存在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投入不足和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从数量来看,西部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在逐年增加,但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都存在逐渐下降趋势,西部高等院校毛录取率偏低、教育经费投入比例逐年下降,充分说明西部政府还没有真正重视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招生数、在校生数、毕(结)业生数以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就导致东、中、西部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存在速度、数量、质量上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完善西部高校行政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并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
1.建立引入机制
在选拔行政管理人员方面要坚持公开竞聘、择优录用的原则,做到科学、民主、公开、透明,对应聘者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能力测量和评估,以综合素质、办学需要来引进所需人才,要做到因事设岗,用人适岗,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2.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和健全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做到考核有针对性、科学性,考核形式要多样化,年终考核与常规考核相结合,领导评定与同事测评相结合,建立并完善年终述职制度。
3.健全激励机制
要健全激励机制,做到激励标准有针对性,针对具体工作进行奖励,比如提高薪金、改善工作条件等,以消除教职工的不满,从而增强其工作的乐趣和责任感,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建立退出机制
西部各高校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使其端正工作态度,让他们清楚自己的工作业绩的好坏与是否去留存在挂钩关系。另一方面,健全行政人员聘用制度,让管理人员真正做到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保证他们处于良好的流动状态,从而优化结构,提高行政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二)明确职责,保障学术与行政互不干预
根据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应明确教学研究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避免教学科研人员的科研任务与行政管理产生冲突,从而影响教学科研的顺利开展。一方面,应该对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给予政策、时间、资源上的支持,充分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高校行政管理上要充分发扬民主,听取专家、教授的意见,又要对其教学科研严格要求,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规范、指引、管理,确保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两职责形成有效的合力,共同促进学校快速稳定的发展。
(三)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行政管理工作的宗旨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校、服务于社会,所以,行政人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从思想上重视行政管理工作。在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必须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立足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开拓创新,大胆细心地开展工作,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同时,管理人员要在工作、纪律、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积累经验,学会运用发散性思维,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业务素质,以便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四)制订长期、规范的行政管理人员培训计划
行政管理的质量对于高等学校的建设发展和教学科研起着重要的基础和辅助作用,尤其新时期人才的继续教育中呈现出必要性与紧迫性,所以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必须列入高校发展规划之中。在符合高校自身资源条件和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制订长期、规范的行政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的、培训内容,进行规范化、长期化、职业化的培训工作。另外,要对培训结果进行跟踪测评。同时要鼓励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务教育、服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