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儿童情绪幼儿管理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儿童情绪幼儿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儿童情绪幼儿管理论文

一、儿童情绪自我管理及其重要性

所谓情绪自我管理,英国学者鲁道夫•谢弗认为,就是指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抑制或者调节自己情绪的过程。能够控制、转移和修正自己的情绪,使之符合社会标准,是社会井然有序的基础。对儿童而言,把情绪的控制从抚养人的控制转为孩子自我控制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对于学前阶段的儿童,已经可以学会在一定程度上管理自己的情绪了。贝克指出,虽然照料者对孩子情绪行为的塑造很早就开始了,但是直到3岁,孩子才能做出经过控制的表情。“3~6岁的幼儿在表达和情绪进一步发展时,能采取积极行动和认知策略进行自我控制情绪;遵守情绪表达规则的能力,尽可能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在情绪的理解上,能够理解因果关系,表达情绪的行为更准确,更复杂;随语言发展,移情反应更深思熟虑。”儿童学习情绪自我管理非常重要。鲁道夫•谢弗的研究表明:“借助于父母和老师的帮助,获得相应的策略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及其表现,个体运用这些策略范围越广,越娴熟和恰当,其社会事业就越可能成功。”贝克则发现,“那些参照他人的情绪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表达发展的学龄儿童,在老师看来特别爱帮助别人、具有合作性,并有良好的社交回应”。

二、父母和教师如何观察儿童的情绪

1.观察的目的与内容

在观察之前,思考观察的目的非常重要。教师与家长观察儿童情绪的目的,在于以此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问题,以更好地帮助儿童。“通过观察,你会了解儿童当前达到了什么发展阶段,而后你能将他们的进步与这一年龄段群体应当达到的水平范围作比较,从而设计能引导他们继续向前发展的各种活动。”判断孩子情绪发展所处阶段,一是可将正常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状况;二是也可以将之与幼儿园及班级内相应年龄段的儿童发展状况比较。除此以外,为了确定观察的范围、评价和促进儿童管理自己的情绪,实施相应的干预,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学业、社会、情感学习协作组”提出的社会—情感学习所涉及的五个技能框架。借助于这个框架,可以观察生活中幼儿与家人、伙伴、老师交往时发生的各项事件,或者一些典型事件,如当幼儿的要求没有得到父母、玩伴或老师同意的时候,当行为受到老师和父母批评的时候,当接受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或游戏的时候,当活动或游戏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不熟悉的人要拥抱自己的时候,以及和伙伴有矛盾和冲突的时候等。除此以外,还要注意一天或一周当中孩子总体的情绪状态,看看孩子的情绪是稳定平和,还是敏感易起伏波动。如果有异常之处,更要多加留意,主动关怀,了解原委,教师和父母也要及时沟通。

2.观察与记录的方法

父母和教师的观察是双方合作的一部分,需要将观察的结果分享、分析、讨论,并为帮助幼儿管理自己情绪提供依据和参考,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如果是判断幼儿情绪的发展阶段,选取几个典型事件,对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中间的过程、对话、表情作详细完整的记录。记录表中写明参加幼儿的姓名、时间、年龄以及发生的环境。如果只是将幼儿的某一种情绪(如生气)作为观察对象,并且要看其发生的频率,就要根据其一般发生的频率,以5分钟、1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作为观察统计的时距。

三、家园及社区合作,创建促进幼儿管理

自己情绪的优良环境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个体的发展除了受到先天与遗传因素影响外,也受到微观系统、中间系统与外层系统等后天时空环境因素的影响。处于这个社会生态系统核心的家园及社区的合作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美国社会和情感学习领域的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达成的一个共识是:情感学习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育;学生在课堂内外参加的积极的活动,以及在计划设计、实施和评估过程中广泛的学生、家长和社区参与。较为理想的是有计划的、长期的、系统的、有协调的情感教育应当从幼儿园开始并持续到中学”。为了促进幼儿管理自己情绪,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开发有效的促进幼儿管理

自己情绪的课程,使之延伸到幼儿园环境的所有方面,以及家庭和社区。对于幼儿来说,除了直接教学以外,让幼儿管理自己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将之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以及幼儿的所有经验中去。在此基础上,努力让幼儿父母介入这个过程,引起他们对于培养幼儿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的重视,并帮助他们了解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指导。

2.成立家长间共同讨论、学习的网络平台

重视和谐互助社区的建设,改善父母的情绪。贝克的研究发现,容易沮丧的父母的孩子患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要高2~5倍。虽然遗传基因起部分作用,但父母抚养的质量———尤其消极的交互影响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说明,建立起互助的良好社区环境,在工作、生活中解决彼此的难题,改善社区每位父母的情绪,这些对于儿童的情绪发展将是极为有利的。

3.帮助家长了解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指导,促进与教师的合作。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大都非常重视,所缺的就是恰当的方法。这方面需要幼儿园做一些普及工作。

(1)亲子之间有关情绪的对话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他们的情绪,获得安慰。专家学者研究发现,在情绪体验上与父母有更多交流的3岁儿童,3年后在小学阶段能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绪,更好地解决与朋友的争执。可以说,家庭成员对情绪体验的交流有助于儿童的情绪理解、移情和社会能力的发展。鲁道夫•谢弗则指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对话有以下作用:它使孩子能够直面自己的情绪;它帮助解释别人的行为;它加深孩子对范围不断扩大的情绪的理解;它可以洞察人际关系的实质和背景;它使孩子能够与他人分享情绪经历,将之纳入人际关系之中。

(2)关于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指导方针,专家认为是以鼓励儿童的主动性为主。其具体方法包括:鼓励儿童做出选择并且付诸行动;确保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体验成功的机会;利用各种不同的角色来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能容忍意外和错误,特别是当儿童尝试自己做一些事情的时候。

(3)以控制孩子发脾气为例,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教养孩子中,管理好自身情绪,不说粗话脏话,温和理性以对,做孩子榜样;告诉孩子,父母接受你所有的愤怒情绪,可以打枕头,也可以空中挥舞手臂,但是不能伤害别人和自己;如果还不能使孩子情绪控制下来,带孩子暂时离开当时的情境;积极倾听孩子诉说愤怒的原因,并做出相应反馈;和孩子共同商讨解决问题,找到彼此都接受的办法;制订规则时,充分虑孩子合理的需要和要求,但在实施的时候要坚定、严格;如果孩子想通过发脾气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不理睬孩子。通过这些方法,向孩子传递的信息是:积极沟通,父母会帮孩子处理问题;如果有好理由,父母可以改变想法和做法;如果无理取闹,将一无所获。

作者:毛作祥单位:嘉兴学院平湖校区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