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我国高校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预算管理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当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财务状况的好坏往往取决于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步步推进的情况下,高校的独立经济主体地位正日渐明显。目前,高校的经费来源不再只是政府拨款的单一形式,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这对高校而言,一方面是一种机遇,为其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是一种挑战,对预算管理工作在高校中的开展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传统的预算管理体制已无法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要求,而且许多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此时找出高校预算管理中的不足,改善高校预算管理,从高校自身方面挖掘潜力,使高校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其效益,已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的预算只是形式上的预算,高校管理层对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预算编制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整个预算编制过程几乎没有其他部门的参与,常常只是对财务部门提交的具体预算编制结果进行确定。
(二)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脱节
一些高校财政补助收入金额的确定是依据部门预算编制要求所制定的高校全面预算,然而,各高校所切实执行的是按照其具体办学状况所制定的校内预算。这种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相分离的预算编制方式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校内预算在其他项目上与部门预算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出入,甚至有少部分高校违反预算法及高校财务制度规定,编制赤字预算。这一方面会冲击部门预算的严肃性,导致高校的预算管理出现混乱;另一方面会造成教育管理部门对下属高校的财务管理失去控制。
(三)预算执行缺乏事后考核
目前,在高校预算管理过程中,呈现出的现象是:着重关注预算的编制,偶尔留意预算的执行,基本无视预算的考核。大多数高校对于预算的执行没有定期、及时地进行分析,即使进行了预算分析,也只能说是预算收支额度指标控制的一个总结,流于形式,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预算分析缺乏相关的评价指标。一些领导在审批资金时,不能从高校整体出发,仅从自己分管的部门或任务的角度去考虑,使用经费完全没有依据部门预算,导致经费审批的随意性过强,致使预算执行失去了它所应有的刚性。
(四)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缺乏基本的法制保障
我国高校绩效评价制度建设同改革前相比已经大有进步,然而无法否认的是,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法制建设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没有法律体制保障的高校绩效评价工作难以得到进一步开展和获取更大的成效。
二、高校预算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资金来源渠道不断增多
根据以往的经验,高校编制预算有一个规定就是不能超出上级所批准拨款的范围,本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各部门只能被动执行学校所下达的预算。高校管理模式发生改变之后,高校经费的来源不仅仅只有政府所拨的那部分而已,而是实现了资金筹措渠道的多元化。因此,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应当随之改变,原先单一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
(二)对高校预算管理认识不足
首先,高校的管理层在对各部门所制定的经费支出预算进行审批的过程中缺乏全局的观念。高校管理层常常没有综合考虑高校所有收入的具体情况和支出项目的轻重之分,凡是下属部门上报的预算只要能执行的,都纳入预算管理,并拨付经费,这自然给财务部门预算编制造成了困难。其次,高校的基层员工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缺乏主人翁的意识,分不清纳入预算项目的主次,往往把预算经费用在许多并不重要的环节上。
(三)部门预算管理跟不上改革步伐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没有建立项目库,而采用的是一种随意的粗放型分配方式,常常造成今年安排了的项目开始不了,而急需的项目又缺少资金。近几年国家对高校的部门预算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高校也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紧跟改革的步伐,继续深化加强相应的改革措施。
(四)负债发展方式加大了财务风险
随着国家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银行将会对一些规模较小、经费负担较重、办学效益不高的高校限制贷款,这一措施将有可能导致某些高校资金链出现断裂,财务运行出现困难。高校为了发展只能借助于负债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作,这样做无疑使高校背负了沉重的财务负担,高额贷款与利息支出的逐年增加加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
三、强化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
高校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为了保证高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借助多方力量来对其进行约束。首先,必须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其次,必须有相关法律与规章制度为其保驾护航;最后,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反馈与考核机制。为了强化高校的预算管理,使高校的资金使用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特提出如下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
规划应当从战略上将高校的运营与发展目标相结合,使高校能够随时应对内外部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高校完整的规划是确定高校目前及未来一定时间范围内发展重点的过程。仅管高校财务预算的重点是下一个财政年度,但许多拥有完整规划和预算执行状况较为平稳的高校均将高校未来3~5年的发展目标纳入了预算编制。用长远的眼光来编制高校预算,可以将高校的日常管理与长期投入有机结合,保证高校预算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从而确保各项预算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相统一
首先,高校工作计划的制定与部门预算的编制在时间上必须能够相互衔接。高校工作计划制定的时间往往是在本年的年底,并且于下年初发放给各部门进行执行。为了使高校工作计划与部门预算相统一,必须将编制部门预算的时间提前。与此同时,高校工作计划的制定时间也应当相应提前,这样才能保证部门预算与高校目标任务的共同完成。其次,对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经济分类支出科目和高校的会计科目进行完善和修订。高校会计制度的确立早于部门预算改革,因此,高校所设置核算科目、所采用的核算口径与内容均不能适应部门预算的要求,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在编制预算时一些内容无法得到反映。
(三)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和控制机制
要想通过预算来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仅仅依靠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真正达到提高高校预算管理质量的目的,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预算,将每一项任务都与预算内容一一对应,并设定相关的绩效评价指标参数以对其进行考核。在执行中,通过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以便随时了解收支数据,并及时向决策部门上报。一但发现偏离指标的情况出现,必须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研究解决对策,从而确保年度收支预算的平衡。
(四)通过绩效评价来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绩效评价是指通过运用相关指标参数对各责任中心进行考核与评价的过程。通过运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对高校的预算进行考核,最明显的优点就是能够让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保持严谨的作风,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严格依照预算方案,从而保证最终预算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卢昌崇.管理学(第三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牛艳.山西高校预算管理的机制创新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3]王曦若.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北方经贸,2011
[4]刘璟.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
作者:郭莹 单位: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