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行政单位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浅议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行政单位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浅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实现工作转型,满足新时期的工作需求,更好地提供社会服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转型中,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与完善绩效评价工作,对于推动职能转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转型需求,从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研究入手,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优化的主要方向,希望能够为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对日常工作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有效防止出现违规行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建设工作。此外,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更好实现经济效益目标,保证财政资金的优化使用。综合来看,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的推进,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优化,推动财务精细化管理。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对工作业务展开合理评估,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工作内容,对管理步骤进行优化,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使得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在单位内部对整体的资源进行综合协调,合理规划资源的使用,以期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既需要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同时也需要符合规范化的管理目标,保证单位社会服务内容的实现,以实现自身的社会效益为前提,做好成本的合理控制。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还需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实现个性化的管理方向,满足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差异化需求。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能够对年度内的业务活动以及财务活动进行充分评估,分析预算管理工作以及其他业务的最终工作成果,了解工作环节存在的问题,对整体的工作成果做好考评,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根据工作反馈,调整之后的管理内容,推动管理的优化。

二、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关键点分析

1.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同于传统的预算管理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跟业务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财务工作对业务工作的指导,保证财务工作以及业务工作的双向良性反馈,并最终提升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水准。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优化,首先在预算编制环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考虑单位实际工作情况,通过财务工作人员对单位内部的情况进行实际调研,以调研结果为基础,明确未来的工作目标,并对工作目标的完成步骤做好分解工作,以此制定初步的预算编制方案。参考单位内部不同部门成员的意见之后,对预算编制方案进行修改,修改完善之后进行专门的审批,而后才可以确认最终的预算编制方案,保证预算编制工作可以对实际运营起到指导作用,避免预算编制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在预算编制中对于关键性的经营指标应当进行复核,保证这部分经营目标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方向一致,并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在预算执行环节。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预算执行应当通过专门的机构,如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负责,由其对预算执行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定期就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与财务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管理人员进行研讨,找出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处理方式。在经过充分研讨之后,对预算执行工作进行动态调整,根据当前执行工作内容的周期进行月度或者年度调整,做好不同项目的资金调整或者调度工作等。最后是在决算环节。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对预算执行情况做好评估工作,重视决算环节的资源投入,提高最终决算结果的有效性。

2.绩效评价工作。而对于绩效评价工作,应当注重在前期制定科学的绩效目标,这一部分内容往往与预算编制工作相互重合,因此在此阶段,绩效目标的制定除了要考虑绩效评价工作可行性之外,还需要考虑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在确立明确的绩效评价目标之后,应当运用科学的方式,对绩效评价目标进行分解,并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此阶段应当注意的是,评价指标应当保证有效性,且对于不同指标的权重赋值,应当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分清评价指标的主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以对单位的工作效益性以及工作效率性等方面进行合理考核为前提,且应当保证具有科学性,即一切从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实现对于单位活动的全面覆盖。除了强调指标的系统性之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要保证绩效评价工作的可行性。对于部分工作,如果绩效评价指标可评估性较差,且有更加经济的替代指标,则应当选择更加经济可行的替代指标。在绩效评价工作中,还需要从单位长远发展出发,强调核心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以切实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水准。

三、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的具体优化措施

1.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逐步转向精细化管理,因此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及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应当扭转以往的管理理念,注重单位内部的资源使用效益,合理定位社会服务目标,注重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单位内部,应当开展专门的培训工作,如开展定期的宣传会议,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方向与绩效评价工作内容调整情况进行专门的宣传,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了解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及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落实提供支持。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当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比如在初期的工作调整中,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于单位内部财务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在前期专业财务工作人员较为缺失的时候,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与专门的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者及时引入财务管理方面人才,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负责,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可以顺利展开。在后期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工作,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能力,满足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求。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统筹安排财务资源以及非财务资源,因此在预算编制以及预算执行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当给予财务管理人员较多的权限,强化财务部门职能,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可以积极参与单位内部的实际运营,在对单位运营内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加大财务人员在管理决策方面的参与力度。在绩效评价工作中,应当逐步实现将责任落实到人的绩效评价方式,改变部门绩效评价的传统方式,实现绩效评价工作的精细化,提高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相应地,也需要引入专门的激励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专门的奖励,从而督促工作人员主动完成岗位职责。

2.创新管理机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涉及内部的财务工作与非财务性质工作,对财务工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工作内容的增加,导致工作中存在失误的可能性增加,而绩效评价工作的优化处理,也需要工作人员对单位经营内容进行系统性掌握,增强对于单位内部工作情况的记录以及审查工作,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创新管理机制,在单位内部引入信息化等处理方式,辅助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借助信息化技术,在内部构建专门的信息分享平台,将财务数据以及非财务数据及时上传到信息平台中,在平台中实现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的统筹管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借助新的信息化处理平台,绩效评价工作也可以实现对于工作内容的及时记录处理,保证基础信息的真实性。在专门的信息平台中,单位内部还应当做好模块化的处理工作,对于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以及审核,既保证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可以统一管理,又保证信息处理的准确性,避免出现信息混淆的问题。除了引入信息平台,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做好实时处理,保证信息的透明度以及处理效率之外,在信息平台的权限方面也应当做好设置工作,维护信息平台的数据安全性。在权限设置中,需要保证一般的部门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了解当前本部门工作情况以及单位综合管理情况,根据工作内容进行信息及时反馈;同时,也需要保证核心处理权限只能够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操作。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还需要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对于不同的工作环节责任进行落实,制定步骤清晰,分工明确,防止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关于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由财务部门牵头,综合不同部门的工作意见进行完善。另外,对于绩效评价工作结果,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将其与员工的薪资以及职位调动充分结合,以绩效评价结果对不同部门以及人员进行奖励或者惩罚,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李敏.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研究.财会学习,2020(08).

2.薛芳.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探讨.当代会计,2017(07).

3.王小菊.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研究.中外企业家,2016(16).

4.邓蓓.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探析.纳税,2018,12(36).

作者:刘俊荣 单位: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