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栀龙散制备质量控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目的制备栀龙散,建立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介绍该制剂的处方,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并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处方配伍及制备过程合理,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结论该药制备工艺简便,检测手段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关键词:栀龙散;质量控制;临床应用
关节扭伤疼痛红肿是骨科常见易发疾病,我院骨科根据中医理论研制的栀龙散经多年应用,疗效满意。本文主要对中药制剂栀龙散的制备过程、质量标准及临床疗效作一介绍。
1处方与制备
1.1处方组成栀子30g,姜黄15g,白芷10g,川芎10g,秦艽10g,地龙9g,乳香9g,没药9g,冰片5g。
1.2制备工艺将栀子、姜黄、白芷、川芎、秦艽、地龙、乳香、没药7味药烘干粉碎,过7号筛,冰片研细,配研混匀,分装即得。
2质量控制
2.1性状本品为黄绿色细粉;气清香。
2.2鉴别
2.2.1冰片取本品2.5g,加硝酸10ml,既产生红棕色的气体,待气体产生停止后,加水20ml,振摇,过滤,滤渣用水洗净后有樟脑臭。
2.2.2栀子取本品粉末5g,加50%甲醇30ml,超声处理40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不含栀子的上述药粉,同上法提取做空白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1],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液无斑点)。见图1。
2.2.3白芷取本品粉末5g,加石油醚(60~90℃)20ml,做白芷的薄层鉴别时,其提取溶剂曾用乙醚与石油醚相比较,显色效果没有后者清晰,且乙醚挥发性强,故采用石油醚作提取溶剂。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不含白芷的上述药粉,同上法提取作空白溶液。另取白芷对照药材1g,加石油醚(60~90℃)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欧前胡素对照品、异欧前胡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1],吸取上述4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醚(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液无斑点)。见图2(略)。
2.3检查各项检查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散剂项下要求。
3临床疗效观察
3.1病例选择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确定病例入选标准,(1)符合西医急性软组织损伤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气滞血瘀型。随机分组,治疗组使用栀龙散,对照组使用扶他林乳剂。治疗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5~78岁,平均40.2岁;对照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0~75岁,平均41.1岁。
3.2临床症状伤处部位疼痛,肿胀,有瘀斑,关节屈伸不利。
3.3治疗方法治疗组取1份桅龙散用3份白凡士林加热熔化后调和成药膏状,涂于伤处,涂药前清洁皮肤。使用时抹上一层药膏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2日1次,疗程1周;(月经期妇女停用)对照组用扶他林乳剂涂于伤处,涂药前清洁皮肤,每日3次,疗程1周,之后观察其肿胀及疼痛改善情况。
3.4疗效标准[2]痊愈: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全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有效: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有缓解,关节活动改善;无效: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和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均无改善,关节活动无变化。
3.5疗效统计见表1。表1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略)注: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4讨论
栀龙散系一种纯中药制剂,组方针对病因和体征,以消肿止痛、行气活血、清热化瘀为治疗宗旨。方中以栀子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药,依据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配伍姜黄、白芷、川芎、秦艽、乳香、没药、地龙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改善微循环,改善局部水肿,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并以冰片之芳香走窜,以清热开窍而燥湿热,消肿痛,且冰片有一定抗炎作用[3]。诸药合用,能迅速消炎消肿,泻火解毒而止痛。
经临床观察,栀龙散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有明显减轻疼痛、肿胀的作用,栀龙散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可行,给药方便,使用安全,除个别病人敷药局部出现红疹外(不用治疗,停药后自行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37,附录IB.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342-345.
3周小雅.中药冰片的药理作用.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8,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