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提高校医卫生知识的学习成效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校和托幼机构是儿童青少年集中的场所,人群密度大,人与人接触极其频繁,一旦发生非典、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肺结核等传染病,很易造成快速扩散[1-3]。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和其监护人在预防接种、心理卫生、口腔防治、意外伤害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4-7]。因此,加强中小学生及其监护人公共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校医和保健教师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力军,其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8]。2009年6月广州市卫生局、教育局联合发文,由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对广州市1515所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的校医和保健教师进行了公共卫生知识的调查和培训,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随机抽取各区一半街道办所覆盖的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共有1515所学校的1527名校医和保健教师。其中中小学和托幼机构70%以上为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中以幼儿园和综合院校为主(所占比例均超过80%)。校医和保健教师中,男性445名(30%),女性1082名(70%),年龄中位数为36岁,最小19岁,最大59岁,40岁以下约占70%。
1.2方法
采用分区、分期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和培训工作,2009-2011年利用暑假共开展调查培训15期,每期3d。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前后所有对象均填写相同调查问卷,上交时由调查员仔细检查,如有缺漏项及时补充完整。培训采用面授形式,每个部分聘请相关领域专家亲自授课。根据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写的《实用学校公共卫生指南》校医培训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和公共卫生知识测试两部分,其中公共卫生知识测试分10个部分:学校公共卫生概述、学校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学校预防接种管理、学校结核病防控、学生晨检信息网络直报、学生伤害及健康危险行为、学校心理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学校卫生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问卷共计100道单项选择题,由于每个部分题数不等,故按照每个部分10分的标准分进行计算,共计100分。培训前后各发放问卷1527份,全部收回。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797,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RMSEA=0.052,SRMR=0.050,NNFI,CFI均大于0.85,各题目在一阶因子上的载荷均大于0.70。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02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采用SAS9.1。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或F检验;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构成比或百分率表示,培训前后分值的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公共卫生知识认知情况与培训效果
表1显示,广州市中小学及托幼机构校医和保健教师培训后公共卫生各部分知识得分和知晓率均得到明显提高(P值均<0.01),公共卫生总分提高约10分,知晓率提高约12%,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心理卫生、预防接种管理、传染病与突发卫生事件方面效果更加明显。
表2显示,每种类型学校的校医和保健教师培训后公共卫生知识测试得分和知晓率均明显提高(P值均<0.01);不同教育程度学校的校医和保健教师在培训前、后的得分和知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幼儿园校医和保健教师最低,其他类(职业学校)最高;公办和民办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在培训前、后公共卫生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每个区域学校的校医和保健教师培训后公共卫生知识测试得分和知晓率均明显提高(P值均<0.01);不同区域校医和保健教师在培训前、后的得分和知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培训前老城区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公共卫生知识测试得分和知晓率最高,而培训后郊区最高。
3讨论
调查显示,培训前广州市中小学及托幼机构校医和保健教师在10项公共卫生知识测试中有8项知晓率高于60%,公共卫生知识测试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8-9],但却低于医学专业大学生[9],这与不同公共卫生测试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也可能与校医和保健教师参加工作后知识遗忘有关,同时保健教师多为非医学专业教师兼任,虽然经过相关医学保健知识培训,但公共卫生知识基础依然较薄弱。培训后各项公共卫生知识测试得分均明显提高,总知晓率提高12.1个百分点,取得了明显的培训效果;但只有3项测试知晓率在90%以上,说明校医和保健教师在公共卫生知识学习方面还有一定提升空间,进一步的培训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培训前后对不同类型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进行公共卫生知识知晓率分析发现,幼儿园最低,综合性学校(小学、初中等合办)较高,而这2类学校多数为民办学校,所以最终结果公办和民办学校差异不大。由于大多幼儿园为新建民办性质,综合投入较低,校医和保健教师准入门槛较低,今后应进行重点培训;而综合性学校为了提高与公办学校的竞争力,其综合投入较大,学费也较贵,故校医和保健教师的准入门槛较高。培训前后不同区域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公共卫生知识得分和知晓率老城区均最高,这可能与校医和保健教师所在学校的重视程度、工作稳定性、曾经接受的医学培训以及工作经验有关。老城区校医和保健教师所在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高、工作相对稳定,职龄较长,所接受的医学培训次数较多,而新城区和郊区的校医和保健教师多为兼职,教学任务较重,且兼顾其他工作,工作流动性较大,所接受的医学培训机会较少,学校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大部分公共卫生问题都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教育与治疗,从而使相关疾病得到预防、减少和控制,因此校医和保健教师承担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10]。卫生与教育部门应通力合作,及时了解校医和保健教师公共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其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培训,不断加强其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对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