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医者与患者冲突激烈的原因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院和社会追求的目标,但是医疗纠纷增多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基层医院由于规模小,受冲击能力弱等种种原因的制约,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必须对新时期医患关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期最大限度的减少纠纷,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医患和谐关系的建立,是要通过社会、医院、患者各方面共同努力来完成的结果,首先应找出影响医患和谐关系的真正原因.并要求基层医院医师不断提高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从而为医患营造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
1社会方面
医疗体制的不健全,日前看病难、看病贵,仍是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医疗补偿机制不合理,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医疗行为的监督体系不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加之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机构医护工作要求和期望值过高,医疗机构维权难,医务工作者自身风险大、压力大,医患诚信缺失,造成信任危机,导致医患纠纷频发。
2医院方面
2.1医疗差错是引起医患纠纷的最直接的原因;
(1)违规操作,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不严,导致临床感染及异常发生(2)责任心不强,不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造成误漏诊不能及时确诊,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3)业务素质差,治疗方案不合理及违规用药.(4)超范围执业,不具备相关资格,而进行有关操作,医师跨科执业在基层医院较普遍,也是困扰基层医院的一大问题.(5)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及时,不完善,不全面.漏记错记涂改,医护记录不一致等,出现问题后引起纠纷。
2.2服务意识较差
不能以人为本去理解患者及其家属,不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造成误解.表现在服务态度较差,言语简单无技巧,对患者关心不够,解释不耐烦;受社会影响,存在功利思想,不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患者;敷衍应付,缺乏诚意和对患者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沟通中不顾及患者及家属的感受而主观臆断乱下结论,或随意误导患者,或用各种理由相互推诿病人。
2.3制度不健全,执行不规范由于多种原因,基层医院专业人员少,相关科室不健全,分科不细,存在相应制度不全或落后等缺陷,制度制定较模糊,制定制度后不注意及时更新,不能运用新标准进行相关的医疗操作,有时不是从管理角度制定制度,而是单纯为应付检查,再有是管理者多为兼职,具体工作无法兼顾,存在重制定,轻管理或管理界限不清,由于条件所限,有些制度无法落实到位.执行力度不佳。
2.4医疗技术水平不高
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基层医院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再者基层医院医师不注重培训学习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得过且过,加之患者及家属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对医院期望值很高,与实际形成极大反差,现有医疗技术水平根本不适应广大患者与家属的需求,进而造成临床上观察治疗不及时,不合理,出现差错,引起纠纷。
2.5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基层医院普遍缺乏法律知识方面的学习,法律意识淡薄,有关医疗法规的学习也不及时,不全面,不能利用法律知识有效保护自己,医疗文书不按规范书写,随意性太大,与患者沟通中缺乏良好的交流技巧,用词不严谨,相关证据保全不到位,留下后患。诸多因素,引发纠纷。
3患者方面
自我保护及法律意识的增强,一方面有利于医学的不断完善与进步,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个别患者及家属把一些对个别医生及医疗的不满也作为差错处理;由于某些原因,患者隐瞒实情,加之医生未深入了解等多方面原因,而影响病情诊治;由于体质及未发现的先天性疾病等原因,出现猝死,急性病情变化加重等不可预见的情况;超限量购药,不合理退药,特殊服务要求达不到满足等情况;对医务人员过高要求,我到医院就医,病人只能好不能坏,一旦出现不如意,和病情加重的现象,往往都迁怒于医院,追究医院和医师的责任,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综合上述原因,怎样构建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确实已成为当今医疗系统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尽快提升基层医院医师自身素质修养以及基本技能,已刻不容缓。更关键的是人的工作,重点是法律、法规、制度的有序运行,目标是使医患双方和谐相处。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患和谐则建立在良好的医患沟通之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多么神圣的责任所在,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明白自己所担负的重任,我们能做的主要是不断加强和完善医院各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医师基本技能和业务素质,尽可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1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严细监督执行.及时整改,对重点岗位、科室及薄弱环节要定期检查,加强自身隐患的排查,包括管理,制度,医务工作者自身的方面,把医疗的注意义务列入日常防范工作中,植入服务理念,实行人性化服务,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责任心,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取得社会以及患者与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从而赢得医患间的相互尊重,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3.2加强和重视制度、法律、法规的学习,懂法才能更有效的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和技术力量,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操作规程,规范医师的执业行为,建立医师的道德信念和义务,增强对事业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有效地更好地为广大的患者服务,最终换取患者及家属的满意。
3.3掌握和运用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化解医患矛盾.沟通对于医生来说尤为重要,是医生的第二种治病的执业能力,也是对执业医师的基本要求,与患者的沟通中,从表情、文字、语言、声调、肢体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的技巧,态度和蔼可亲,尊重患者,耐心认真聆听,明确说话的内容,选择说话的场合,区别说话的对象,把握说话的时机,使用适当的称呼,掌握说话的语气和音量,讲究说话的角度,措辞,禁忌.避免误会的产生,减少医患冲突,融洽的医患关系,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3.4在当前我国医患处于一种双方缺乏信任的大前提下,证据意识对临床医师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缺乏这种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留各种医疗行为的客观证据,一旦与患方发生纠纷和诉讼,医方就会因缺乏证据而陷入困境,临床医师应在工作中养成随时收集,积累证据的习惯,应用正确的方法采集并保留医疗过程中及医患双方的立场的真实情况,必须及时,客观,准确地书写各种医疗文件,证据收集后要妥善保管,避免损坏和遗失,收集的证据要清晰、全面、完整、真实、一致.患者特征及病情变化情况,如主诉和现病史等,是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基本依据,它既是反映患者情况的依据,又是开展医学科研的重要素材,因此必须准确详细地加以记录,各种特殊情况和事件,如非常规事件或能够导致患方人员不满的事件时,要尽可能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及解决的方法。
3.5我们必须认识到医患双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医生既不是患者的施舍者,也不是患者的奴隶,医患是互为依托的,医生为患者提供帮助,同时医生又靠患者而生存,人格和尊严都是平等的,因此,相互坦诚,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充分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换位思考,最终才能赢得良好的医患关系.构建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我们相信通过社会、医院、患者的共同不懈努力,医患双方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