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就业危机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十几二十年前,上海人的优越感曾经让所有非上海人不敢恭维,“阿拉上海人”几乎成为上海人傲视全国人民的资本,弄得外地人在上海老有一种要饭和讨赏的感觉。
时过境迁。谁都想不到如今到了个儿。上海平均每天颁发40多张《上海市居住证》,每年要接纳1万多名海内外人才进上海。到上海工作和生活、取代单纯的“上海人”竟然变成“外地人”足以自豪的资本。
当上海的人才制度开始不惟文凭、不惟学历地大力引进急需人才的时候,当每年数以万计的外地大学生纷纷考入上海的时候,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尤其是上海年轻人开始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阿拉上海人”这5个字几乎从上海年轻人的口中绝迹。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杨武星说,上海市25岁以下的失业青年,从1998年的6.91万人迅速攀升到2001年的10.2万人,失业率占39-40%,其中,毕业于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的“三校生”占到42.8%。
当时对我的打击很大,因为我刚刚踏入社会就被无情地拒绝了
方嘉彦一米八的个头,鼻梁上架副眼镜,显得既高大挺拔,又斯文秀气,是个谁见了都喜欢的男孩儿。他可是个地道的上海人。然而,在他职业学校毕业以后开始找工作时,却特不受“待见”(北京话:遭冷眼),四处碰壁。他不明白:上海人怎么不要上海人呢?
“我是2001年从上海市一所学校食品专业毕业的,由于毕业的学校不是重点,所以很难找工作。我曾经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单位,按理说专业对口,我应该很开心。可是试用期3个月还没有结束,我就被‘辞退’了,说我缺乏工作经验。我很委屈。依照我的理解,‘工作经验’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我是一名刚刚离开学校的毕业生,怎么会有‘工作经验’呢?”
“当时对我的打击很大,因为我刚刚踏入社会就被无情地拒绝了。我伤心地回了家。我住在杨浦区,爸爸在街道工作,妈妈是个退休工人,家里的条件不怎么样。我这么大个人,肯定不能在家吃父母的,就算父母亲肯养我,我自己也接受不了……”
那段日子,方嘉彦四处寻找工作,可看到的招聘条件几乎都一样:要有多少多少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或者经验。这让他一筹莫展。“我连个工作都没有,哪来的经历和经验呢?”他几乎绝望了,去向人家讨教怎样理解这个“工作经验”。人家告诉他:“工作经验”的含义很丰富,既包含专业知识,又包含社会知识,是一种综合技能。一家大公司的经理很感慨地对他说:“我们招聘了500名应届毕业生,可两个月就淘汰了20%,现在还在淘汰。原因是这些毕业生基础技能差、基本操作能力差、综合能力差,一句话:动手能力差,一开始干活就发现没法上手。”
这位经理的一席话很让方嘉彦震动。他想起自己有个学电工的朋友,在一家公司干了不到两个月就被辞退了。问起原因,这个朋友告诉他:“公司的人待我不错,可是我在学校里面学的东西根本干不了公司的活儿!”
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面对市场的需求,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仅仅掌握传统的简单的加工制造技术,在上海这样一个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大都市里,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全球化的需要了。这就意味着,如果跟不上上海快速变化和发展的节奏,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会在上海新一轮的居民大洗牌当中,被毫不留情地淘汰!
方嘉彦睡不着了。怎么办?
刚刚毕业就失业,原因在哪里呢?
正当上海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40-50岁失业人口的身上,推出以帮助他们“重新就业”为目的的“4050工程”的时候,谁能想像到,20-30岁人口的失业问题又迎面而来呢?根据调查,上海市仅25岁以下的失业青年,就从1998年的6.91万人迅速攀升到2001年底的10.2万人。其中,毕业于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的“三校生”占到42.8%,其他大专以下学历的人占到38.7%。
“埋头苦读好几年,刚刚毕业就失业。”为什么?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开发处的杨武星分析说:从世界范围看,当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时,青年的失业问题就容易凸现,这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像德国总理,上任以后首先关注的就是德国青年的失业问题。现在的上海就和早几年西方国家的情况相类似,在开始自身的产业梯队转移的时候,注重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而高层次的服务业似乎更需要有智力、经验和成熟感的中年人。另外,这些毕业生也有自己的不足:1.缺乏职业经历。现在很多用工单位都要求录用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而学校出来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2.专业技能缺乏,动手能力差。不管中专的还是大专的,尽管在学校学习了几年,但所学的课本知识一到社会上就和实际脱节,因此很快被淘汰。3.就业观念不切实际,对就业期望值高,不愿意迁就;比较浮躁,缺乏老一辈人扎扎实实的敬业精神。杨武星说:关键是缺乏职业指导,这是制约他们就业的瓶颈之一。
上海康培职业信息中心的统计佐证了杨武星的分析:2000年,上海招聘单位要求应聘人员的平均工作经历为2.98年。而在5年前,几乎没有企业提出过这方面的要求。现在,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上海徐汇区就业促进中心的金平说,企业之所以不愿意招收新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手可能造成企业成本的大幅度增长,因为企业要对他们重新进行培训。一家大型软件公司的人事行政经理算过一笔账:公司去年招收了20多名应届毕业生,由于不能马上上岗,公司对他们进行了1-3个月的企业理念、职业技能和相关软件技能的培训。在这期间,他们不但不能为公司创造任何价值,相反,公司替他们光支付专职培训师的酬劳就花去数万元,还要支付他们每人每月3000元的工资。公司很不划算,所以,再招聘时,所需“熟手”的人数就比新手多了一倍。
这就出现了一个怪圈:新手永远是新手,永远难以就业。那么,谁能帮助他们转变成为“熟手”,从而帮助他们就业呢?或者说,谁能为他们成为“熟手”付成本费?
青年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成本谁来掏?
在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是青年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过去,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帮助下岗和失业的中年人强化和更新职业技能,从而恢复他们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谁也不会想到,短短的时间里,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危机,更需要社会给予最直接最实际的援助。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祝均一局长认为,上海青年失业的主要障碍在于就业意识差、就业技巧欠缺和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符。上海为此要突破三个瓶颈:一是帮助年轻人提高职业技能;二是增加他们的就业经验;三是打造他们的职业精神。他表示,上海会学习和借鉴德国、瑞典、英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用国际化模式缓解目前的青年就业危机。
学习和借鉴的最直接收获就是像方嘉彦这样为就业而愁眉不展、度日如年的失业青年,在迎来2002年灿烂春光的同时,也迎来了自己崭新的人生。“今年3月份,我在收音机里听到,政府决定对本市失业青年实施‘职业见习计划’,组织失业青年到重点发展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进行实践性见习,并且给予一定的见习补贴。这个消息让我感到意外和震惊,政府花钱培训我们,帮助我们增长工作经验,为我们就业创造条件,我想不到会有这样的好事……”
方嘉彦激动地跑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求参加职业见习。他说:“这是帮助我增加工作经验、重新找到工作的好机会,我不想错过!”20岁出头的李俊几乎与方嘉彦同时赶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报名。他1998年毕业于一所学校的房地产管理专业,为了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他在这座从小就熟悉的城市里面奔走着。报名,面试,他重复地做着这样的事情,可结果总是不如意。他感到上海变得陌生了,虽然上海话依然能够迅速沟通上海人之间的感情,但解决不了吃饭问题;上海这座大都市的笑脸和热情不再只对上海人展开,而是开始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和人才了。过去作为上海人的优越感,现在反倒变成了压力。他意识到,如果不重新打造自己,增强就业的竞争力,就难以固守上海人的荣耀。
让方嘉彦和李俊激动不已的失业青年职业见习计划,是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了使失业青年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岗位,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模式(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而着力构筑的一个由政府搭建创业平台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杨武星解释说:这项计划的内容,就是采用政府出一定经费补贴的形式,把不能就业的青年组织起来,送到一些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在上海市重点发展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能为见习职业或工种提供相应条件、并有志愿服务意向的企业中去,在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岗位上进行实践性的见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丰富他们的岗位经验,以期帮助他们获得就业机会。凡是具有上海市城镇常住户口,年龄在16-25岁,持有与见习补贴相对应的职业或者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自愿提出见习申请的失业青年,均可报名成为见习补贴的学员。
计划一经推出,立刻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两次全市性的大型咨询报名活动吸引了近万名青年参加。青年和企业为什么都愿意参加这项活动?杨武星说:失业青年在家是没有收入的。而按照计划试行方案,失业青年在见习期间,可以得到政府用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的见习费用补贴——每人每月按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70%予以补贴,就10月份来说,每人每月能补到420元钱。更重要的是,见习培训能够直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企业参与见习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回报社会,提升企业在上海的形象,同时也能获得政府给予的见习单位(统称职业见习基地)实训费补贴。
作为上海市政府,对于这项计划的出台有着更深远的认识。蒋以任副市长称:见习计划要达到“三赢”的目的,1.政府要提高青年的就业能力,缓解上海的就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2.学员不仅免费学习技能,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最终实现就业,还有补贴;3.见习单位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形象,还有了人力资源储备,增加了挑选和发现人才的途径。
在参与见习计划的企业名单上,方嘉彦看到了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字。生物制品制造正好是他所学专业的方向,他抑制不住喜悦和兴奋,立刻报了名。同他一样,李俊也为自己能够物色到一家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见习基地——上海房屋置换股份有限公司而激动。他们顺利通过各自职业见习基地的面试,被分配到见习岗位上。如今,见习期早已结束。由于表现出色,方嘉彦和李俊被公司正式录用,终于实现了就业。听说记者要采访,李俊表示他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半小时以后他要接待客户,要帮助客户设计经济合理的房屋置换方案和贷还款方案。他高兴地说:“尽管很忙,但我感觉蛮充实的,有工作的人生是最美丽的!”而方嘉彦呢?尽管他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可他不辞辛劳地早出晚归,无怨无悔。为了表示他做好工作的决心,他干脆在单位附近租下一间小屋,这样就能够经常加夜班了!回顾自己的这一段人生经历,方嘉彦感慨地说:职业见习计划帮助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一个“新上海人”,那就是不光要有学历,还要有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杨武星告诉记者:2002年第三季度,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完成失业青年职业见习培训63379人,培训后实现就业22607人,就业率为35.6%。他说:“这项工作刚刚起步,它会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