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基本结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内容提要]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有一般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又有其特定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中外和谐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世界优秀文化的和谐共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基本结构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文化发展状态。它把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融为一体,构成自身的基本结构。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观念与一般和谐文化的有机结合,具有和谐文化的共性,由于注入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涵,在一般的和谐文化中增添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又具有其特殊的结构和质的规定性。
一、中外和谐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石
1.中国古代传统的和谐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因
在我国古代,“和谐”的实质,是指尊重差异,注重协调。《尚书·尧典》讲:“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广韵》讲:“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和谐”也指达到某种理想的效果,《国语·郑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禅同,尽乃弃矣。”“以他平他”是指不同的事物汇聚、结合在一起,得其协调、平衡,就可以发展;“以同禅同”,“禅”原指辅佐的,即指单一同质事物的叠加,不会有新的发展。历史上,“和谐”还被认为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规律。《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自然人的状态,“和”指符合礼仪法度的社会人状态,中和、和合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和谐”从哲学范畴到后来成为伦理准则,是一种理想化的思想和理想化的过程,其文化意蕴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小康社会的理想层面。《礼记·礼运》说:“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在执者也,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这是描绘夏、商、周三代时小康社会的生活状态。第二,大同社会的理想层面。孟子设计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老子设计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社会。《礼记·礼运》构建的和谐理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按照设想,这应是小康之后或小康之上的和谐社会。第三,近代思想家的大同社会理想。主要包括:太平天国的“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和谐社会;康有为描述的“至平、至公、至仁、治之至”的和谐图景;孙中山倡导的“天下为公”的和谐思想。
上述和谐观念,在民众心里存在已久,经过发酵、蒸馏、升华,成为今天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目标成了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价值体系,和谐的文化成了教化后人的文化内容。
2.西方社会的和谐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有益补充
西方“和谐”的本义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数的和谐。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是由数决定的,服从数的和谐。第二,音律和谐。与音节之间的音程具有同样的比例关系时,就会产生和谐与美。第三,社会和谐。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卢梭的“社会契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和谐”到思想家格林的“政治和谐”,从巴斯夏的“和谐经济论”到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再到德沃金的“平等权利学说”,都体现着和谐社会的理想。到了现代,西方学者又提出了社会均衡论、协和社会论、社会系统论等和谐理论,构成了西方和谐思想的一道风景线。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理论,是西方和谐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傅立叶在《全世界和谐》中设计的理想社会叫和谐制度;圣西门的“实业制度”,规划了未来和谐社会的远景;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共产主义试验,并用“新和谐”命名,把和谐思想推向实践;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设计的是“全体和谐”社会,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确定为“和谐、自由和共有共享的制度”。这本书被马克思称为是工人阶级“史无前例的光辉灿烂的处女作”。
西方和谐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多借鉴材料。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和谐主张,尽管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却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增添了很多发挥的余地和想像的空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良好素材。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侧重对超验人生价值的追问,而西方和谐侧重现实的致用;中国文化重视群体的正义,而西方文化重视个体的正义;中国文化重视人际的和谐,而西方文化重视人际的界分;中国文化侧重价值的完满,而西方文化侧重人生目标的实现。中西方和谐文化的路向差异,提供了文化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西方文化的致用性、个体性、务实性可以补中国文化“有神乏体”之弱,而中国文化的高远性、和谐性、完满性又可以修西方文化“有体乏神”之缺。中国文化固有的和谐智慧,在吸收西方和谐文化的质料后,更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深厚底蕴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书中,一再“提倡社会和谐”。但是,他们认为,人类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第一,和谐社会消除了对立和差别。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会非常融洽。第二,和谐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们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精神境界也极大提升。第三,和谐社会的关系协调。因为生产资料已成为社会占有,社会实行了各种社会化生产,实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第四,和谐社会是“自由联合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因为没有了国家,没有差别,“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未来和谐社会不仅是物质财富充分涌流,还要有人们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进而达到文化的和谐状态,这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想目标。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从文化方面看,这个价值体系至少应有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指导思想
1.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这是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
指导思想一元化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我们惟一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含义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动摇。同志讲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志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始终作到两条,一是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二是必须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这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靠这个指导思想取得胜利的。这方面,要记取的是苏联和东欧因指导思想的混乱导致剧变的教训。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大厦的设计方向,是决定大方向、大框框的东西。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改变文化的性质,也许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的,但决不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性质的和谐文化。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并不否认其他优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它表明了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和多元化的文化形式的关系,它无意取代其他类型的文化,更不是取消文化的多样化,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显示了和谐文化的结构复杂性。
由于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阶层和社会思潮表现出多样化的形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问题在于,如何引导多元文化,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有机成分。这关键是增强多元文化与一元指导思想的共性,不断丰富和发展指导思想的新内涵,增强指导思想的现实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用一元化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性思想文化,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使其他优秀文化百花齐放而不是万家墨面,百家争鸣而不是万马齐喑,使指导思想在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不是“平等竞争”。
第二个层次: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
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广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旗帜,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因而也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社会文化和谐了,就能人心凝聚,振奋精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共同的理想能够把亿万人民凝聚在和谐文化的旗帜下,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起来,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定意义上说,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只是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差别。
共同的理想信念是联系各种社会群体、超越具体利益关系而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千人千面,众说不一,就不可能实现整个社会的文化和谐。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个人境遇和命运的差异性、多样性、偶然性明显增强,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也明显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共同理想的关注。特别是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深化改革、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原有体制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进一步触及,社会利益关系将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将会加大,不同利益群体差距的扩大已经对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提出挑战。能否始终坚定全体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精神支撑,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它担负着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的历史使命。先进文化能培养人的信念,锻造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人们的思想,腐蚀人们的灵魂,破坏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坚决抵制落后的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撑。科技文化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可以想像,一个愚昧无知的社会谈不上任何和谐文化,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家也不会有太多的和谐底蕴。科技昌明、教育兴盛带来的必然是文化的繁荣。科技文化不仅引导人们学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对构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通过科学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我们的文化建设决不能只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只求形式而忽视内容,只求靓丽而忽视灵魂。那些颠倒荣辱的精神文化产品似乎没有政治倾向,只涉及个人情感、日常生活,却容易使人们丧失警惕,在政治上对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事业起着釜底抽薪的有害作用,它们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腐蚀作用决不能低估。要通过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和群众性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去。要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坚持“八荣八耻”导向,在社会活动中体现“八荣”、“八耻”的分野,在整个社会形成一个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第三个层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把主流文化导向作用与非主流文化的积极成分统一起来。无数事实表明,舆论导向正确,则文化和谐,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则文化不谐,是党和人民之祸。正确的文化导向,有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必须掌握新闻舆论的领导权,提高引导水平,形成有利于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舆论。达到了这样的要求,就实现了文化和谐和社会和谐。
引导非主流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从辩证的观点来看,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具有合理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正是有了文化上的主次之分,才有文化的和谐相处问题。和谐文化尊重个性文化,它所强调的个性,是与集体性相和谐的个性,不是极端个人主义宣扬的那种自私的个性;它所崇尚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激励和鼓舞每个人在为国家的利益、为美好的理想锐意进取的丰富和完美的个性。各种文化、学说、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批评,争奇斗艳,互比高低,可以促进科学、文化、艺术的繁荣,但是,“百家”、“百花”无论怎样“鸣”和“放”,都不应该与国家意识形态相抵触。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不是重合或平行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偏移度,甚至会有很大差别。这种“文化偏移”现象,一方面促使主流文化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从非主流文化中吸取新鲜的、合理的成分,从而得以保持一种动态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主流文化随之偏离,冲击和动摇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不能忽视非主流文化的影响,要积极引导,为我所用,使之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不能武断地取消或消灭非主流文化,而要积极引导,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尊重文化个性,提倡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力戒万马齐喑、鸦雀无声。
三、世界优秀文化的和谐共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广义上讲,外部环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部分,因为封闭的文化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还存在着与国外优秀文化的共处、吸收和借鉴问题,这是“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适度结合。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这个思想运用到开放的文化关系上,就是尊重文化差异。“不同”是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在客观上存在文化差异,我们要和别人和谐相处,不必盲从、附和人家的文化习俗,但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文化习俗,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这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化,其优秀之处,不一而足,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养料。如西方民主、自由和进步的社会理想,西方的艺术形式以及表达这些艺术形式的技术手段,西方的先进生活方式以及优秀文化观念系统等,甚至某一个思想火花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分子。这些外来文化因素经过中国文化的选择性吸收后,就成为中国人生活背景的一部分,也使中国文化因其多元性而具备了世界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上,东西合璧,优势互补,是一条合理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