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行动导向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行动导向法的原理和特征
(一)行动导向法的形成和基本概念行动导向理论起源于德国。1974年,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Mertens)提出“关键能力”的概念,即那些与一定的专业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劳尔—恩斯特主张将职业行动作为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典型职业问题和应对典型职业环境,并综合应用有关知识技能。为此,需要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跨专业的能力。1995年德国颁布的职业教育大纲计划明确指出,学习领域面向职业任务与行动过程,学生们需要与行动和情境相关的独立学习活动。行动导向教学侧重传授给学生导向型知识,让学生系统地行动思考,并解决典型的工作任务。由此,行动导向教学法从学术理论层面逐步上升为职业教育国家政策。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产生学习成果的策略与理念。它在教学形式上由传统的以“老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和做”为主,由一系列的具体教学方法组成,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现场辩论法、媒体展示法等。
(二)行动导向法的特征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单向灌输为主,教师和教材是权威,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传送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与此大相径庭,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以学生的学习行动为主。实施行动导向,教师不用在课堂上由始至终极力地展示其学识和理论功底,而是把主要工作放在课前的教学活动设计上,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出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的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简单介绍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之后,把课堂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通过行动探索学习新的知识;教师退居幕后,提供咨询和辅助服务;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引导其他学生对其进行帮助,如仍有疑问,则由教师进行答疑解惑。
2.注重学习行动的合作性。企业选拔人才十分重视考察劳动者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通过团队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方能受到企业的欢迎。行动导向法提倡采用分组进行项目工作或案例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主动与人交流、沟通、合作的习惯,迅速融入小组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当中。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行动导向的教学环节中,学生要主动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达成任务目标,获得考核成绩。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去图书馆借阅书籍、与同学交流或主动向师长请教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对于学生是终身受用的。
二、行动导向法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
1.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局限性需要行动导向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极富政治性和理论性,学生缺乏阅读和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易被学生接受的行动,通过参加活动体现个体的自我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2.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方法需要改革。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老师制定严格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学生被动地适应老师,失去了学习的好奇心和自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常常局限于教室和课堂,学生鲜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需将人数众多的学生分解成若干小组,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后和校园内外,有更多的机会使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提高学习效果。此外,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外实践活动被安排到寒暑假进行,此时教师因正在休假,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予以指导和监督,学生往往草草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实践报告。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教师全程督促和指导实践活动,减少了学生抄袭或应付了事的现象,较好地发挥了实践教学的作用。
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考核方法需要改进。思想政治课为考查课,传统的考核方法是平时成绩+课后作业+期末考试=期评成绩。多数高职院校考虑到学生的应试能力较差,将此课程的期末考试设置为开卷答题。教师平时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完成理论课的讲授后,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期末开卷考试,再加上平时成绩和课后学生或写或抄的心得体会、实践报告,得出期末成绩。如此,教学实效难以从成绩中体现,既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也不利于教师从考核结果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技能。行动导向教学法将考核模式设置为平时成绩+实践成果+理论课考试=期评成绩。教师采用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学生表现的机会较多,有助于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据此评定的成绩比较客观,既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行动,又能使教师及时发现自身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增加此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行动中主动地学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喜爱学习,任课教师收获工作的愉悦和成就感,有动力提升教学技能,方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三、行动导向法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根据行动导向法的基本原理和特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行动导向法在高职细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的思路和具体操作实例。
(一)基本思路行动导向教学法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实施具体的行动来学习知识和培养职业能力。与我国传统教学相比较,这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因此,要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解除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传统使命感的思想束缚,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引导和监督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全新教学观。在制作教学计划、课堂设计、学习考核等各个具体的工作环节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如班级人数、现有总体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着重考虑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具体的学习行动,一切工作围绕着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来进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行动做出科学的策划,制定行动内容、方式和规则等,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具体的学习行动。其次,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以个人或学生团体为单位展开行动,遇到困难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尽量不依赖于教师;如若无法解决困难,应及时向教师反映。最后,在学生完成学习行动展示成果之后,教师要进行总结与评价,如有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要求,可在此环节结合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讲解。
(二)具体做法
1.项目教学法。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带有具体任务的项目,交给学生完成。该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通常是跨专业跨学科的,有较强的综合性,绝大部分的工作要求各小组在课后自由支配时间来完成,组员之间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师只进行必要的辅导和督促,同时与学生保持畅通的联系,便于对学生的答疑解惑。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绪论中提到,大学生应树立自主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然而在管理相对宽松、课余时间比较多的大学里,不少新生无所适从。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教材的要求,学会珍惜时间学习和锻炼,可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8人,各小组分别设计制作问卷,调查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制成规范的社会调查报告,并在班级活动中进行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教师担当辅导和督促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团队、分工协作完成设计问卷、开展调查、统计数据和制作调查报告。通过参与项目工作,学生能主动发现其他同学的课余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得到经验教训,这样的思想教育比教师单方面灌输更为有效。
2.角色扮演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设计特定的人物角色和情境,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安排学生自编节目在课堂上表演,其他学生充当观众与评论员,教师进行总结或理论知识讲授。如在讲授“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时,可设定劳动者和企业人事专员两个角色、招聘与离职两种特定情境,让学生根据角色和情境自行查阅相关劳动法规,进行节目排练或者为担当评论做好准备。学生的学习、表演和评论活动结束后,教师再进行点评,系统地讲解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如此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对教师后续理论讲授的兴趣。
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学会的应该是德育的基本技能及表达,是一种具体的、客观的表现能力,它是工作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最适合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人们常言:“教无法定,教学相长”,教学方式应当根据教学对象、内容、授课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做出相应变通,并非所有的授课内容都适合以学生为主角的行动,一些基本的概念、理论仍然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另外,德国职业学校多为小班教学,每班30人左右,教师可对个人进行充分的指导和监督。而我国许多高校将思想政治课设定为大班教学,直接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会遇到诸多困难,如学生不好组织、活动空间不够、课堂容易失控等。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同时在分组的时候适当缩小规模,在时间上适当延长,尽量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
作者:赵莉丹李建柳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地方税务局